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隋》第110章 神棍
  大業七年冬天的第一場雪,鋪天蓋地而下。

  徐世勣進入彭城,見到了十二娘子和崔九,把李風雲所說詳細告之,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你崔氏大難臨頭,當務之急是設法自救。

  見過猖狂的賊,但沒見過這麽猖狂的賊。十二娘子和崔九都有一種啼笑皆非之感,這不是荒誕,而是滑天下之大稽了。一個如喪家之犬般的賊,憑著一番胡言亂語,也敢威脅崔氏?

  把李風雲的話,換一個角度來解讀,就是某既然知道你崔氏大難臨頭了,當然有解救之策。既然某能解救你崔氏之危難,做為等價交換,你崔氏理所當然要回報某,而某要求的回報是,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結成利益同盟。

  其荒誕之處,就如一頭掉進陷阱裡的狐狸,對一隻正在陷阱外晃悠的老虎說,你有性命之危,我可以救你的命,但條件是,我們要做兄弟,以後我們就同甘苦共患難了。如果老虎愚蠢,傻了吧唧的答應了,把狐狸救出了陷阱,以後便是狐假虎威,狐狸依仗老虎的威風橫行霸道。

  崔氏是愚蠢的老虎嗎?崔氏會傻了吧唧的相信李風雲危言聳聽的胡言亂語?

  答案不言自明,但問題的關鍵是,李風雲不僅是一頭狡猾的狐狸,還是一個殺人如屠狗的惡魔,如今更是拉起了隊伍,佔山為王,對大河以南的齊魯、徐州地區形成了威脅,如此人物說出來的話,當真是“胡言亂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既然是李風雲主動求助於崔氏,而且當初並不抱太大希望,如今有希望了,崔氏做出了回應,李風雲卻狂妄自大到失去理智,像個瘋子一般衝著崔氏大叫大嚷,威脅崔氏,成心要把崔氏這條路斷絕,這種可能有多大?

  十二娘子和崔九冷靜下來後,決定先耐心觀察一段時間,先送出一些“誘餌”,看看李風雲接下來會乾些什麽,畢竟他現在有利用價值,不用白不用,至於他的胡言亂語,權當瘋子的聒噪,不予理睬。

  徐世勣又匆匆趕至蒙山。

  這次徐世勣帶來了一些機密訊息,最為重要的便是齊魯和徐州兩地的衛府、諸鷹揚府、諸都尉府和各郡官府的機密訊息,還有便是周法尚圍剿蒙山的軍事部署以及東都敕令戡亂剿賊的聖旨內容。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義軍通過崔氏獲悉了對手的機密,而對手卻對義軍一無所知,這便給了義軍擊敗對手的機會。

  崔氏的“誘餌”撒出去了,李風雲是否會“上鉤”?

  “從你送來的這些訊息分析,打琅琊最有把握。”李風雲笑道,“琅琊郡守是竇璿,竇氏是關隴虜姓,而琅琊郡又處在連接東萊和江淮的運輸通道上,打琅琊既可以起到打擊關隴人的作用,又能對水師渡海東征造成威脅。”

  “阿兄要打琅琊?”徐世勣問道,“現在就打?”

  李風雲搖頭,“孟讓帶著長白山義軍已經打過琅琊了,但迫於實力不濟,他不敢打首府臨沂,隻好去打莒縣。結果莒縣沒有攻克,倒把魯東地區的官軍引了下來。如今他已沿沂水上了沂山,躲了起來,而官軍卻氣勢洶洶地殺到了蒙山腳下。目前情況下,某即便想打琅琊郡,奈何周法尚的援兵已至,也是有心無力。”

  徐世勣心知肚明,李風雲根本就沒有打琅琊郡的心思,他的眼界很高,志向遠大,一出手必定驚天動地。

  “現在不打,開春就更沒辦法打了。”徐世勣試探道,“阿兄有何打算?”

  “某必須贏得崔氏的合作。

”李風雲正色說道,“某已經說過,義軍若想生存下去,僅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即便某現在有一萬精兵,也無法抵禦官軍的四面圍剿,所以是否有外力的援助,至關重要。”  徐世勣苦笑,做了個無奈的手勢。你瘋言瘋語激怒了崔氏,崔氏把你當作瘋子,根本不予理睬。

  “崔氏態度明確,你對他們而言,只有利用價值,沒有合作可能。你拿什麽與他們合作?你要什麽沒什麽,就一乞丐,卻癡心妄想與富豪稱兄道弟。”徐世勣實在忍不住了,苦口婆心地勸道,“阿兄,你能不能正經一些,說些有用的,不要消遣俺好不好?這大冷的天,冰天雪地的,俺來來回回奔波,辛苦啊。”

  李風雲大笑,用力拍了拍徐世勣的肩膀,“好兄弟,辛苦你了,晚上山珍海味伺候著,犒勞你。”

  徐世勣愁眉苦臉,不知說什麽好。

  “好,不難為你了。”李風雲臉色一整,嚴肅地說道,“你去告訴崔家的十二娘子,她家的大人,崔弘升,只有一年的壽數,叫她準備後事吧。”

  徐世勣駭然心驚,瞪大眼睛望著李風雲,恨不得給他一個大巴掌,你想俺死啊?

  李風雲視若不見,繼續說道,“她若想還能見到活著的崔弘升,那就乘著東征還沒有開始,崔弘升還在涿郡做太守的機會,去見上一面吧。”

  “阿兄某要胡鬧。”徐世勣強忍怒氣道,“崔使君在信都做太守,不是在涿郡。”

  “你去問問她,便知道某說得對不對。”

  “俺去問問她?”徐世勣忿然叫道,“阿兄,俺這口一開,項上人頭就保不住了。”

  “不會。”李風雲笑道,“你不但能保住人頭,還能再次進山與某把盞言歡。”

  “俺不來了!”徐世勣賭氣叫道,“阿兄癡癡癲癲,胡言亂語,俺再來便是自尋死路。”

  “稍安毋躁,稍安毋躁。”李風雲大笑,“崔弘升好歹還能活一年,但有些人,卻馬上就要升天了。”

  “誰?”徐世勣翻眼望著李風雲,權當他是個瘋子了,你說什麽俺都不會信。

  “當朝內史令、左翊衛將軍、儀隴侯元壽,正月裡便會病逝。二月,檢校右翊衛大將軍、觀王楊雄亦會病逝。到了三月,兵部尚書、北平襄侯段文振將死於東征途中,而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將死於東征第一戰。五月,納言、右武衛將軍、觀王之弟楊達將病逝於東征前線。”

  李風雲當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徐世勣苦笑無語。元壽、楊雄、楊達、段文振,都是中土名臣,都是中樞宰執,雖然年紀都很大了,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了,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但值此東征關鍵時刻,一個月死一個,一個接一個撒手塵寰,這可能嗎?如果真有這種可能,那只能說是不祥之兆。東征大軍尚未殺進高句麗,中土的元老大臣便依次死去,這必將給東征蒙山一層陰影。但這絕無可能。

  在徐世勣的眼裡,此刻的李風雲就像一個白發神棍,招搖撞騙,危言聳聽。

  阿兄,你騙人總要看看對象吧?如果你一定要騙中土第一豪門崔氏,那手段也要高明一點,不要這麽天真幼稚好不好?你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如假包換的神棍,便預言崔弘升還有一年壽數,而為了讓崔氏相信你的話,你又再做驚人預言以為驗證。阿兄,不要這麽胡鬧好不好?雖然人老了都會死,但三個中樞大臣在三個月內依次死去,你當自己是斷人生死的閻王啊?

  “你莫非以為某在誆騙你?”

  李風雲總算說了一句正常話。

  徐世勣沉默以對。還好,阿兄的神智總算還有一絲清明。

  “你是信使,你的任務就是把某的話一字不漏的帶給崔氏。你若憑著自己的主觀好惡斷章取義甚至蓄意隱瞞,你就欺騙了崔氏,辜負了崔氏對你的信任。”李風雲的語氣變得嚴肅了,“某現在說出來的每一個字,不但關系到某麾下數千將士的性命,也關系到崔氏的榮辱興衰,所以你切莫因為某的話荒誕無稽就做出錯誤的判斷。”

  徐世勣大感惱怒,阿兄,你也知道你的話荒誕無稽?既然荒誕無稽,必然會壞了事情,所以你應該說些正經話。

  徐世勣正想出言反駁,李風雲卻舉手阻止,“某費盡心機讓你上了山,就是要你全心全意相信某,替某做成這件大事。你要知道,崔氏在中土的地位舉足輕重,崔氏在朝堂上更是呼風喚雨,若能贏得與崔氏的合作,義軍的發展壯大才能成為可能,未來我們才會有機會成就王霸大業。”

  徐世勣的抗拒心理被李風雲的這番話摧毀了。李風雲有鴻鵠之志,有雄才大略,其人更是深不可測,他的每一個謀劃背後都蘊藏壯著深意,或許,他要求自己向崔氏所傳達的驚世駭俗之言,並非表面上看得那麽簡單。自己聽不懂,認為荒誕不經,並不代表崔氏也聽不懂,也認為是一派胡言。

  然而,崔氏也聽不懂。

  崔氏絕無可能把李風雲放在等同的位置上談合作,不論當今形勢是否允許雙方合作,就以李風雲現在的實力來說,根本就沒有談合作的資格,即便是主動投奔,崔氏都不願意將其收為傭奴。 李風雲目前對崔氏來說,唯一的價值就是他的造反可以混亂中土形勢,而中土形勢越亂,對崔氏便越是有利。

  所以崔氏對李風雲小心翼翼的側面“試探”,做出了積極的正面回應,但出乎崔氏的預料,李風雲不但沒有因此感激涕零,反而詛咒起了崔氏,說崔弘升只有一年的壽數了。

  崔弘升是博陵崔氏的家主,之前的家主是崔弘度,幾年前剛剛病故,假若崔弘升也辭世,而且還是在崔氏面臨嚴峻危機之刻突然離去,那誰來繼承崔弘度、崔弘升兄弟死後留下的龐大政治遺產?誰來做家主,支撐起風雨飄搖中的崔氏?

  人都會死的,隨時都會死,而像崔氏這種豪門的家主,在活著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位合適的繼承人。繼承人的最基本條件,便是他在政治上有相當份量,換句話說就是有權有勢。無權無勢,你做什麽家主?又如何支撐起一個龐大家族?如果繼承人是親兄弟或者子嗣,那在家族內引起的動蕩就不會太大,反之,如果繼承人是他房旁支,那動蕩就大了。

  李風雲不是癡狂之徒,更不會以這種下作的方式來公然冒犯崔氏,那麽,他在此刻傳來這個匪夷所思的訊息,目的何在?

  十二娘子很冷靜,她決定暫時保持沉默,拭目以待。李風雲說,內史令元壽將在來年的正月病故,那麽滿打滿算,也不足兩個月了。如果他的話驗證了,問題就嚴重了,倒不是可以就此肯定李風雲是個神棍,而是這一系列的變故不但影響到了東征,也打破了東都的政治平衡。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