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132章 南下攻擊
  韓曜和孟海公已經結盟。

  結盟對雙方都有利。韓曜有了濟陰孟海公的支援,可以有效緩解來自魯郡和彭城兩地官軍的重壓,而孟海公有了韓曜這個盟友,便多了一條退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可以帶著軍隊上蒙山。

  韓曜接到李風雲的書信後,馬上遣使拜會孟海公,相約東西夾擊鄒縣、平陽一線,以配合蒙山主力大軍在北線戰場上的攻擊。

  孟海公一口答應。形勢對他有利,現在齊魯官軍和李風雲的蒙山主力對峙於魯郡北部的陽關一線,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而魯郡南部的鄒山、平陽一線官軍數量有限,且來自彭城,不會傾盡全力不計代價的與義軍作戰,如此一來孟海公便有了進入魯郡擄掠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再說韓曜在書信中寫得很清楚,雙方東西夾擊,目標並不是攻打鄒城和平陽城,而是在這兩城的周邊地區大肆擄掠,以製造緊張氣氛,威脅首府瑕丘,繼而給北線戰場上的官軍施加重壓。既然無需損兵折將去攻城,不是以己之短去攻敵之長,危險性不大,當然要給予配合,否則將來濟陰義軍有難了,又如何向蒙山義軍求助?

  不過孟海公對韓曜的計策有些不解。在孟海公看來,張須陀不可能置齊郡於不顧,遲早都要撤離魯郡,所以蒙山義軍堅守陽關一線,與官軍對峙僵持是正確的。義軍實力有限,決戰必敗,只能據城堅守,隻待齊郡局勢惡化,張須陀和齊軍撤走了,戰場上就剩下段文操和魯軍了,而他們的實力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輕而易舉擊敗義軍的地步,如此決戰也就不可能了,雙方會繼續對峙僵持下去。到那時,濟陰義軍再配合韓曜的軍隊攻打鄒城、平陽一線,便能推動戰局向有利於義軍的方向發展。

  然而,韓曜卻急不可耐,現在就聯合濟陰義軍在南線發動攻擊,雖然此舉會讓魯郡戰局更為緊張,但實際上能牽製的官軍並不多,對首府瑕丘的威脅也不大,段文操未必就會抽調兵力南下支援鄒縣,相反,段文操迫於形勢嚴峻,必然要聯合張須陀火速向蒙山義軍發動攻擊,以期盡快擊敗義軍,迅速扭轉魯郡危局。當前官軍實力強大,大戰一旦爆發,蒙山義軍岌岌可危,極有可能敗退蒙山。

  孟海公心存疑慮,但因為不了解蒙山義軍的具體攻防策略,他也不好提出質疑或者做出警告,以免為人詬病。考慮到蒙山義軍戰敗的可能性很大,孟海公更加堅定了乘著當前良機深入魯郡大撈一筆的念頭。現在孟海公還有機會擄掠,待蒙山義軍戰敗了,逃進了深山老林,整個魯西北只剩下濟陰一支義軍,形勢就惡劣了,不要說擄掠魯郡了,恐怕連立足濟陰都困難。

  孟海公送走韓曜的秘使之後,當即下令,集結主力,火速渡過荷水,直殺魯郡境內,沿著泗水兩岸大肆擄掠,並配合韓曜義軍向鄒城、平陽一線發動攻擊。

  =

  鄒城告急。蕭奢急報段文操,濟陰賊帥孟海公突然殺進了鄒縣境內,與從蒙山南麓南城方向殺來的賊帥韓曜夾擊鄒城。

  另鄒縣境內的陽平、高平、平陽諸城均遭到了賊軍的攻擊,尤其平陽城,處在鄒城和瑕丘之間,距離首府只有六十裡,一馬平川,瞬息可至,一旦陷落,瑕丘南部門戶大開,再無險要可守,必將影響到北線戰事。

  段文操大為焦慮。做為承擔齊魯戡亂重任的張須陀都不願傾盡全力剿賊,更不要說蘭陵蕭氏了。這次蘭陵蕭氏北上支援,帶來的都是自家鄉團,

如果傷亡太大,損失的便是蘭陵蕭氏自家的實力。這純粹是虧本的買賣,即便蘭陵蕭氏慷慨仗義,高風亮節,但一旦關系到家族的榮辱興衰,蘭陵蕭氏也只有對不起段文操,棄城而走了。  “賊人突然攻打鄒縣,其目的顯然是迫使使君分兵。”牛進達冷靜分析道,“使君一旦分兵,魯軍在北線戰場上的兵力就單薄了,那麽隻待張郡丞和齊軍撤離之後,賊人便可呼嘯而下。使君兵力不足,只能據城堅守,而賊人便可乘機在城外肆無忌憚的燒殺擄掠。”

  段文操微微皺眉,“如此說來,賊人也急於攻擊了?”

  “幾路賊軍會合,兵力增加了,吃飯的人口也就增多了,以蒙山貧瘠之地,哪有充足糧食供應數萬人吃喝?”牛進達冷笑道,“白發賊若想把各路賊軍聚攏到一起以增強自己的實力,首要之務便是喂飽他們的肚子,但白發賊顯然做不到。他手上沒有糧食,便無法籠絡各路賊帥,更無法穩定軍心。這段時間他每日率軍出城做出攻擊態勢,看上去佔據了主動,也鼓舞了士氣,但實際上他是借此手段來掩蓋缺糧所導致的嚴重憂患。”

  段文操思索良久,歎了口氣,“賊人嚴重缺糧,實際上堅持不了多久,若張須陀和蕭奢願傾力相助,必能輕松獲勝。”

  牛進達看了看憔悴不堪、精神萎靡的段文操,暗自苦歎。

  段文振的病逝對使君的打擊太大了。今日齊魯風雨飄零、激流奔湧,齊魯人隨時都有滅頂之禍,偏偏中流砥柱卻倒了,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段文振不在了,齊魯人的保護傘沒了,關隴人和江左人再無忌憚,必定乘著齊魯局勢混亂之際,不遺余力地打擊齊魯人,遏製和削弱齊魯本土勢力。值此危難之刻,段文操根本沒有選擇,為了確保齊魯人的利益,只能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面,為此,他必須保存自己的實力,必須謹慎小心,必須確保戡亂戰場上的勝利,無論如何不能倒下去,一旦他也倒下去了,北海段氏再遭重創,那麽齊魯人就再也抵禦不了關隴人和江左人的左右夾擊,必定一敗塗地。

  段文操因此變得瞻前顧後,患得患失,既想借助張須陀和蕭奢的支援擊敗蒙山賊,又想保存自己的實力,盡可能避免決戰,為此他想方設法尋找借口敷衍張須陀,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決戰時間。然而,現在不僅僅是張須陀催逼他馬上展開決戰,形式也是不由人,急劇惡化的魯郡戰局迫使段文操不得不痛下決心,傾力一戰。

  “使君,魯郡局勢正在惡化,而齊郡乃至整個魯東局勢的惡化速度肯定更快,假若去年渡河北逃的王薄攜同劉霸道、郝孝德等河北諸賊渡河南下,與左君行、裴長子、郭方預等魯東諸賊對齊郡實施南北夾擊,則齊郡必定淪陷。張郡丞對此肯定有所防范,一旦齊郡局勢惡化,他必定火速返回,所以他待在魯郡的時間非常有限,齊軍隨時都有可能撤離。”牛進達躬身為禮,苦苦勸諫道,“使君,決戰越早越好,不可遲疑。”

  段文操連連點頭,同意牛進達的分析。

  他也知道決戰越早越好,但他不想損兵折將,不想讓自己的實力遭到重創,而張須陀也不想損兵折將,也要保存實力,如此一來,雙方在排兵布陣上必然發生衝突。大家都想決戰,但都不想把自己的軍隊做為攻擊主力投到決戰戰場上與蒙山賊軍殺得血肉橫飛,那麽可想而知,這一仗就存有巨大風險,在排兵布陣上會有破綻,而這個破綻一旦給蒙山賊軍抓住了,後果必然嚴重。

  “書告張郡丞,某已完成決戰準備,請他依計行事。”

  段文操果斷下令,“再告蕭奢,決戰即將展開,請他務必堅守鄒城、平陽一線,牢牢牽製住賊帥孟海公和韓曜兩部,以幫助我齊、魯兩軍圍殲賊軍主力,勝利完成決戰,就此穩定魯西南之局勢。”

  牛進達大喜,喏喏連聲, 即刻擬寫書信。

  =

  張須陀撤軍了,齊軍沿著汶水南岸緩緩撤到了汶陽。

  義軍弄不清虛實,陳兵於陽關一線,靜觀其變。

  突然,齊軍大踏步後撤,連夜由剛城方向渡過汶水,飛速北上進入濟北境內。

  義軍斥候急報巨平。義軍將領們正在焦急等待消息,聞訊無不歡呼雀躍。韓進洛等豪帥更是摩拳擦掌,敦促李風雲即刻下令大軍直殺龔丘、寧陽、元城和曲阜一線,傾盡全力展開攻擊,以擄掠糧食緩解肚子危機。

  李風雲從善如流,大手一揮,命令各部盡遣主力急速南下,直殺龔丘、寧陽一線,威逼首府瑕丘。

  蒼頭軍率先出發。李風雲身先士卒,揮軍急進,擋者披靡,先後拿下汶陽、剛城,然後沿著洸水東岸直殺龔丘城,同時密遣斥候與汶水北岸、洸水西岸,全天候探查齊軍之蹤跡。

  韓進洛、甄寶車的濟北軍,帥仁泰和霍小漢的東平軍,則與蒼頭軍齊頭並進,直殺元城。

  龔丘守軍據城堅守。

  李風雲率主力繞城而過,再進十裡,猛攻魯郡第二大官倉所在地寧陽城。

  同一時間,濟北軍和東平軍包圍了元城,但韓進洛等四位豪帥為保存實力,並沒有展開攻城大戰,而是密切關注著瑕丘方向的動靜,隻待魯軍主力殺出首府,他們能牽製就牽製,實在抵禦不了,就撤回陽關一線。

  然而,讓義軍疑惑的是,瑕丘城內的官軍主力並沒有出動,而是任由義軍在首府外圍攻城拔寨、燒殺擄掠。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