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141章 張須陀走了
  齊軍主力撤到龔丘以北五裡處暫停。

  張須陀密切關注著寧陽戰場,他雖然接受了張元備的建議,做出了撤離魯郡的決策,但他並不甘心就這樣空手而歸,他還是期待段文操能帶著魯軍及時趕赴戰場,這樣他就能再一次殺進戰場,先圍殲白發賊,再攻陷寧陽城,全殲魯西南諸賊,一戰而定,一舉穩定魯西南局勢。而魯西南局勢的穩定,將迅速扭轉整個齊魯局勢,並給他剿殺魯東諸賊贏得一個極好機會,從而可以確保東萊水師如期渡海遠征。

  全局利益高於局部利益,王國利益高於集團利益,這一點毋庸置疑,張須陀亦是深信不疑,他也相信段文操和自己一樣,值此關鍵時刻,總會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只要保住了全局利益,局部利益才不會受損,這個道理很淺顯。

  然而,張須陀失望了。

  斥候不斷傳來消息,沒有發現魯軍的蹤跡,雖然齊軍斥候距離寧陽城不過二十余裡,距離瑕丘城還有一段很長距離,但考慮到時間關系,如果入暮之前魯軍無法抵達戰場,那麽即便張須陀提前出擊,把主力投到戰場上,也無法完成對蒼頭軍的包圍,白發賊李風雲依舊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從容撤離。只要白發賊李風雲活著,蒼頭軍依舊佔據蒙山,那麽整個魯西南乃至齊魯地區的局勢就絕無扭轉之可能。

  日暮西山,夕陽如血。

  秦瓊、吳黑闥、羅士信諸將圍在張須陀周圍,一個個神情憤慨,雖然沒有出言請命,懇請撤兵,但臉上的表情已經把這一想法暴露無遺。

  張須陀仰望夕陽,長長歎了一口氣。此刻,就算段文操和魯軍已經出了瑕丘城,正在趕赴戰場,也無法阻止黑夜的來臨,無法挽救戰局,無法圍殲白發賊和蒼頭軍。至於被圍在寧陽城內的賊軍,他們還算頭腦清醒,沒有乘著李風雲在城外激戰之際出城突圍,否則必遭齊軍主力的攻擊,全軍覆沒。畏懼和膽怯救了他們一命,而這樣一支沒有戰鬥力的殘軍,齊軍是不會再去打了,就交給段文操和魯軍吧。不論怎麽說,這一仗打到這個地步,也算有些成果,其中齊軍打了一半仗,拿到一半戰績,而剩下一半戰績,便由魯軍去拿吧,總不能不勞而獲。

  “撤吧。”張須陀衝著眾將揮了揮手,“即刻渡河北上。”

  眾將躬身領命,四散而去。秦瓊遲疑了稍許,走到張須陀身邊,低聲問道,“明公,是不是命令張司功和賈團主繼續在寧陽城下堅持一段時間?”

  張須陀看了秦瓊一眼,“你擔心段使君不來?”

  秦瓊苦笑搖頭,“張司功、賈團主與白發賊整整打了一下午,打得非常激烈,殺聲震天,段使君不可能不知道,但你看看……”秦瓊手指天邊的夕陽,忿然說道,“如果他想來,早就來了。如果他不來,而我們卻撤了,任由城內城外賊軍會合逃離,那責任便是明公的。”

  “他會來的。”張須陀的口氣非常肯定,“他也是一員百戰老將,對整個戰局了如指掌,豈會錯失戰機?”

  秦瓊不再說話。

  張須陀下令,“命令張元備、賈閏甫,天黑之後,急速撤離。”

  =

  夕陽西落,漸漸接近地平線。

  段文操來了,帶著魯軍主力氣勢洶洶地殺到了寧陽城下。

  李風雲急速撤離,蒼頭軍將士掉轉身形,狂奔而去。

  張元備和賈閏甫也帶著麾下將士撤離了。

  當魯軍進入戰場之時,首先看到的便是倉皇逃離的賊軍,

然後便看到齊軍沐浴在血色陽光之下,漸行漸遠。  一名齊軍斥候呈上張元備寫給段文操的書信後,打馬飛馳而去。

  段文操很生氣,就差沒有破口大罵了。你張須陀負責整個齊魯地區的剿賊重任,某做為魯郡太守,不過是配合你剿賊而已,所以你齊軍理所當然要承擔攻堅之重任,現在倒好,某一來,你招呼都不打一個,掉頭就走,把一座由賊人佔領的寧陽城扔給了某,讓某去打,你什麽意思?你個老匹夫算計某啊?

  看到段文著一張臉,憤怒地把書信扔到地上,牛進達不禁暗自苦歎,俯身把書信撿了起來,展開細看。

  書信是張元備寫的,而不是他父親張須陀寫的,足見張須陀怒火之大,反應之劇烈,對段文操意見之深,雙方基本上算是撕破臉了。書信上的字很潦草,很不工整,可見張元備是臨時接到命令,臨時草擬的,這既可以表現為齊軍對段文操背信棄諾之舉的極度鄙視,又可以算是一種決裂的暗示,你不仁,我不義,齊軍不會再來了,以後不論魯西南局勢如何惡劣,齊軍都不會伸手相助了。

  段文操之所以怒不可遏,正在如此,他想當然地認為,張須陀在東都和右候衛府的重壓下,迫於剿賊難度太大,不得不求助於段文操和他所在的齊魯貴族集團,為此不得不忍氣吞聲,打落牙齒和血吞,哪料到張須陀十分暴戾,憤怒之下,與段文操直接翻臉了。

  翻臉就翻臉,這是齊人的地盤,而自古以來齊人就有抱成一團聯合對外的優良傳統,你張須陀一個關隴人想在齊魯耀武揚威、為所欲為,純粹是白日做夢,你個老匹夫,你等死吧。

  事已至此,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吧。牛進達把書信收了起來,恭敬地問道,“使君,是連夜攻城,還是安營扎寨,明日再攻?”

  “安營扎寨。”段文操揮動了一下馬鞭,兀自帶著一股怨氣說道,“我們獨自剿賊,難度很大。寧陽城高大堅固,城內又有充足糧食,而之前齊軍不過攻了兩個時辰,即便賊人傷亡慘重,但最多折損過半,依舊有數千人守城。我魯軍新建,將士們缺乏戰鬥經驗,攻堅更是難上加難,所以還是先圍著,看看形勢再說。”

  牛進達心領神會,同意段文操的決策。

  城內賊軍實際上就是甕中之鱉,不足為懼,遲早都是囊中之物,而對魯軍真正有威脅的,便是那支剛剛撤離戰場的蒼頭軍。

  從戰場上的廝殺痕跡來看,齊軍和賊軍打了一場默契戰,打得是熱鬧,但實際上死傷很少。張須陀顯然被段文操激怒了,他把主力撤到了龔丘,留下張元備帶著一支軍隊阻擊蒼頭軍,而這一部署很清晰地告訴蒼頭軍,你如果拚命打,我就把主力調上去,反之,你如果配合我打一場默契戰,把段文操騙到戰場上,我就放你一條生路,任你從容撤離。

  白發賊知道張須陀的齊軍包圍了寧陽城,也知道段文操的魯軍就在瑕丘城虎視眈眈,如果他馳援寧陽,必定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既然如此,他為何還要馳援寧陽?到了寧陽,看到張須陀擺出的陣勢,他馬上就配合齊軍打了一場默契戰,這又是什麽目的?

  牛進達想了半天,唯一的解釋就是白發賊知道張須陀和段文操之間的矛盾,他巧妙地抓住並利用了這個矛盾,然後他斷定張須陀要離開魯郡,如此一來,魯郡形勢驟變,戰場上就剩下了他和段文操兩個人對陣,這樣白發賊便有了擊敗段文操的機會。

  白發賊的背後肯定有某個政治勢力的支持,這是段文操告訴牛進達的,而今日局勢的變化也證實了這一推測。如果白發賊對自己的對手不了解,他就不可能利用對手的缺點改變局勢的發展。

  張須陀走了,臨走還給段文操設了一個局,迫使段文操不得不竭盡全力對付白發賊和蒼頭軍,好高明的手段。

  =

  張須陀真的走了,走得非常堅決,非常快,一天一夜內疾行一百余裡抵達肥城,而肥城北上一百余裡便是齊郡首府歷城。

  齊軍南下是從齊郡到濟北郡,從濟北郡到東平郡, 再由東平郡抵達魯郡,繞了個大圈子,一路剿賊,把魯西北諸賊全部趕進了魯郡。這次回去,卻選擇了一條捷徑,直線北上,兩天內就殺回了齊郡,足以殺得那些禍亂齊郡的各路叛賊一個措手不及。

  消息迅速傳回剛城。張須陀前腳渡過汶水北上,李風雲後腳就殺進了剛城。剛城距離寧陽城只有幾十裡路,蒼頭軍陳兵於此,與寧陽城外的魯軍直接對峙。

  “這次張須陀是真的回去了。”袁安喜笑顏開,一邊把斥候密報遞給李風雲,一邊樂呵呵地說道,“明公,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收拾段文。”

  李風雲接過密報掃了一眼,輕輕放在案幾上,目露憂色。

  “明公擔心甚?”袁安問道,“是否擔心段文操識破了明公的計謀,逃回瑕丘城不出來?”

  “某擔心寧陽。”李風雲搖搖頭,“那日某在離開寧陽前,雖然把有關任城大俠徐師仁的秘密悄悄告訴了韓進洛,但韓進洛不以為然。如果他繼續信任徐師仁,而段文操又到了寧陽城下,那寧陽城就危險了。”

  “明公多慮了。”袁安搖手道,“就目前戰局來分析,寧陽城裡的糧食和義軍就是一個誘餌,而我們既缺少糧食,又要救援城內義軍,不得不去寧陽城下與官軍決戰,所以可以肯定,段文操即便有徐師仁這個內應,也不會在沒有擊敗我們之前拿下寧陽城。在某看來,真正應該擔心的反倒是孟海公。”

  李風雲微微頷首,“這一仗不能拖,時間拖得越長,變數就越大。”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