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雲拋出了誘餌,其意思很直白,願意一起乾,那就維持聯盟,不願意一起乾,那就散夥,但散夥的責任就不是我的了,而是你們的。
天氣已經很熱了,很多人擠在帳篷裡,溫度就更高了,偏偏李風雲又拿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發展策略,進行了一番極度煽情的演說,弄得帥帳裡氣氛十分熱烈,結果個個汗流浹背,要不是礙於斯文,早有悍賊出身的將領要脫掉戎服露出一身腱子肉了。
李風雲的策略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思路,不要總是守在家裡發展,不要總是把目光局限在魯西南,更不要局限於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緊緊抓住發展壯大的核心所在,直接去尋找人、財和智慧這三大關鍵性資源,只要解決了資源問題,則發展就不再是問題。
自家地盤小,資源十分有限,如果總是守在自家的地盤上,不但發展不起來,還會因為過度消耗而迅速衰落。魯西南這塊地方還是不夠大,資源還是不夠多,同樣無法滿足各路義軍的發展壯大,所以,義軍必須進入中原,必須乘著衛府軍主力正在遠東作戰,魯西南乃至中原地區鷹揚衛嚴重不足的有利形勢下,竭盡全力擄掠發展資源,不遺余力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以便在東征結束衛府軍歸來形勢急轉直下的惡劣環境下,頑強堅持下去。
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也沒有人質疑這一策略。
反對啥?質疑啥?李風雲站得高,看得遠,高瞻遠矚,當豪帥們還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惦記著那點蠅頭小利的時候,人家已經開始盤算怎麽把大餅做大,怎樣讓大家都能吃得更多了,相比起來,不得不慚愧,這境界、智慧都不在一個層次,差得太遠了。人家是乾大事的,手段光明磊落,用的都是陽謀,不服都不行,反觀自己自不量力,暗底裡還想著算計人家,佔點便宜,實在是貽笑大方了。
由此也得出一個結論,李風雲肯定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賊,大智慧不可能與生俱來,謀略也不是紙上談兵,再聯想到諸多關於其本人身份的傳言,李風雲身上的神秘色彩也就越來越濃。李風雲對自己的身份和來歷向來諱莫如深,從不談論,但這並不能阻止好事者的探究。綜合眾多疑點分析,很多人判斷李風雲出自某個已被政治風暴所吞噬的貴族官僚家庭。正因為有著生死仇恨的存在,李風雲才義無反顧地舉旗造反,尤其從他剛剛拿出來的這個發展策略來看,此人大有不把楊氏國祚推翻誓不罷休之意。
對李風雲身分的猜疑在眾人腦海中一閃而逝。因為歷史、文化等眾多原因,現今是個拚爹拚家世的時代,個人能力固然重要,卻已不是舉足輕重,決定你是否有實力,是否值得尊崇和追隨的不是你能力大小,而是你的家世如何,你的老爹如何,你家世好、老爹好,就代表你有實力,前途無可限量。如果李風雲有顯赫家世,有個權勢煊赫的老爹,那麽豪帥們會無條件地追隨,但沒有證據證明李風雲有一個好家世,有一個好老爹,相反,他的東北大盜、刑徒死囚的身份倒是板上釘釘,無可置疑,算是社會底層的底層了,如此身份哪有希望?哪有追隨者?所以身份的問題雖然僅在眾人的腦海中一瞬而逝,但它對豪帥們的影響是決定性的,某種意義上它是豪帥們做出決策的基礎。
在這個以身份貴賤來劃分社會等級、分配權力和財富的年代,所謂的唯才取賢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句空話。豪帥們無意追隨李風雲,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自然對李風雲保持著高度戒備,那麽豪帥們對李風雲的這個高瞻遠矚的全新發展策略,理所當然要反問一下,李風雲真正目的是什麽?在這個光鮮表層的下面又隱藏著什麽? 大策略出來了,又有操作性,具體如何操作便成為豪帥們最為關注之事,而從具體操作中也能看出李風雲的真正目的所在。
李風雲很快開始講述他實施這一策略的具體方案。
從蒙山到東都,大約有一千五百余裡,義軍一口氣打到京畿,打到東都,太不現實,為此,李風雲把目標放在了滎陽郡。
滎陽郡是通濟渠與大河這兩條黃金水道的交匯之處,京畿外圍重鎮,中原腹地,其經濟、文化、人口在中土諸郡中皆為上上之數。
由蒙山到滎陽郡,需經魯郡、濟陰郡和白馬郡,兩地直線距離大約為一千余裡。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這個“漏鬥”狀的地形中,這四個郡正好處在中間位置,而貫通這四個郡的正好有三條河流組成的一道東西流向的水系,即魯郡的泗水河連接濟陰郡的荷水,荷水與從滎陽、白馬兩郡流來的濟水相連,濟水進入巨野澤後,與大河並行,東流入海。
李風雲的設想是,聯盟各路義軍就沿著這道由泗水、荷水和濟水組成的,貫通中原東部地區和魯西南地區的水系,向西推進,向中原拓展,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千裡西征,力爭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時間內發展壯大義軍。
按照李風雲的建議,帥仁泰和霍小漢兩位豪帥因為出自巨野澤,其麾下將士也大都來自巨野澤一帶,所以由他們兩人的軍隊,再加上韓進洛的一部濟北軍,共同組成西征的北路軍,從魯郡出發,經巨野澤進入東平郡,向濟陰郡的北部及白馬郡展開攻擊。
孟海公出自濟陰周橋,其地盤就在濟陰東南部的荷水兩岸,所以此次西征的南路軍,就由孟海公、徐師仁和甄寶車的一部濟北軍組成,也是從魯郡出發,進入濟陰郡的荷水南岸,然後向梁郡的東北部及滎陽郡展開攻擊。
西征的中路軍,則由李風雲親自指揮,帶著蒼頭軍主力,從魯郡出發,沿著荷水、濟水一線,向濟陰、白馬、滎陽諸郡展開攻擊。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中路軍正面攻擊,在攻城拔寨的同時,承擔吸引和牽製官軍主力的重任,給南北兩路軍隊創造更好的攻擊條件。
南北兩路軍隊一邊攻城拔寨,一邊掩護和策應中路軍的攻擊,確保中路軍不會受到來自齊魯和徐汝兩地官軍的攻擊。
韓曜率軍堅守魯郡,在保護蒙山的同時,竭盡全力與段文操周旋,確保蒙山與西征三路大軍始終保持密切聯系,確保西征軍的傷病人員和戰利品能夠安全抵達蒙山。
陳瑞堅守蒙山,在確保蒙山穩定的同時,利用現有力量加固蒙山防禦,為未來抵禦官軍的圍剿打好基礎。
至此,李風雲的目的出來了,他就是要利用各路義軍結盟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大自己。如果僅靠他蒼頭軍的力量去西征中原,的確是狂妄自大,好高騖遠,紙上談兵,根本不現實,但五路義軍如果合為一體齊心協力,不可能的事就變為可能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四目相視,彼此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一絲興奮和喜悅。
他們並沒有返回濟北的堅定念頭,一則濟北緊鄰齊郡,張須陀力量太強悍,而他們經過這番苦戰後,損失很大,一旦張須陀再次圍剿他們,便有覆滅之禍,所以他們很想留在魯郡。但魯郡的義軍太多了,五路義軍都在這裡,即便壓製住了張須陀,即便緩解了糧食危機,也依舊存在很大的生存壓力,更不要談什麽發展了。餅子就這麽大,五個人吃,肯定要餓肚子,搞得不好還要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發展純粹就是奢望。
李風雲對這一困局看得很清楚,他既不能吞並友軍,又不能倚仗武力趕走友軍,自己又不能不發展,所以只能另辟蹊徑解決危機,而解決危機的基礎便是,力氣活的大頭還是蒼頭軍乾,所獲利益還是盡可能滿足友軍,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只要自己能快速發展,其他的條件都可以談。
現在李風雲的策略拿出了,基本上也滿足了豪帥們的利益訴求,接下來就要看豪帥們有沒有膽識和魄力了,有沒有與天地一爭長短的勇氣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僅僅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決定接受李風雲的策略,維持聯盟共同發展。
帥仁泰和霍小漢坐在一起,兩人低著腦袋,竊竊私語,商量了一陣子。
實際上他們選擇的余地很小,他們的地盤主要就是巨野澤,而巨野澤的資源十分有限,無法幫助他們發展,最終他們還是要走出去,這一走出去就必然與周邊義軍發生利益上的衝突。李風雲的策略正好幫助他們解決了發展問題,他們也是怦然心動,但讓他們擔心的是,李風雲有實力衝在最前面, 他們卻沒有實力阻禦齊魯官軍,一旦張須陀和段文操再次聯手攻擊,他們就危在旦夕了,而那時李風雲卻未必會拯救他們。也就是說,他們擔心李風雲拿出這個策略的真正目的是發展自己、消耗友軍。不過現實是殘酷的,瞻前顧後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考慮到此策弊大於利,他們還是願意舍命一搏。
孟海公很躊躇,很彷徨,甚至有那麽一些鬱憤。他的地盤就在濟陰,而依照李風雲的這個策略,義軍第一步就是攻打濟陰。本來濟陰的財富都是他的,當然,前提是他發展起來了,有實力佔據濟陰,但希望是存在的,如今李風雲卻一拳把他的希望打碎了,濟陰的財富變成大家的了。雖然孟海公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荒誕,顯得氣量胸襟魄力都不夠,但事關切身利益,的確很鬱悶,不過他不敢表現出來,以免被一眾兄弟看輕了。
從這個策略本身來說,除了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外,他應該舉雙手讚成,因為義軍聯合打濟陰,大家都發展了,他也發展了,再加上他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他在濟陰的發展應該是最快的,這個策略對他是非常有利的。
徐師仁沒有選擇。這兩天他回到任城後,隻做了一件事,把家眷送往蒙山,把自己的黑白兩道力量全部集中起來,扯起義旗,造反了。他剛剛造反,除了幾百號人,要啥沒啥,急需發展壯大,正好就搭上了義軍西征中原這趟“順風車”,他豈能錯失這樣的機會?
李風雲把自己西征中原的計策講完之後,帳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