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隋》第638章 驚天炸雷
李思行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語含雙關地說道,“你去問問盧君憲,如果他欺騙你,不說實話,你就說你看到李孟嘗了,他剛剛從飛狐那邊過來。 ”

 李孟嘗?李孟嘗也在聯盟大軍裡?而且正在燕北戰場?趙郡李氏行走在黑白兩道的兩個年輕子弟都在支持白發賊?這肯定得到了李氏宗主的授意,否則李思行、李孟嘗絕無可能支持白發賊,但李氏宗主為何要支持白發賊?

 突然間宋金剛想到了白發賊的自我介紹,他說他叫李風雲,他也姓李,頓時宋金剛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那一切疑問都能得到合理解釋,尤其在聯盟大軍北上這件關系到整個北方豪門世家切身利益的大事上,趙郡李氏、博陵崔氏和中山劉氏卻一致選擇了沉默,甚至蓄意隱瞞,打了范陽盧氏等幽燕豪門世家一個措手不及,對此宋金剛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恍然大悟了,原來內情竟然如此複雜,原來河北人竟然早就開始圖謀東山再起之大計了。

 宋金剛相信了,也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性,意識到南北關系正在走向失控,意識到李風雲和聯盟大軍突然千裡迢迢從齊魯轉戰北疆的背後必定有一個龐大的布局,而這個布局不但與日益惡化的南北局勢密切相關,也與聖主和中樞的政治危機有莫大關聯,如此不難估猜到這個布局的目標是何等的深遠。

 宋金剛心生懼意,但血脈之中卻有一股力量奔騰翻湧,讓他情不自禁產生了一種衝動,一種投身於澎湃大潮中,破浪而進殊死一搏的衝動。

 “某之所以告訴你這個訊息,並沒有威脅盧氏的意思。”李風雲淡然一笑,接著說道,“某只是想告訴盧氏,某正在影響幽燕局勢,並將迅速影響到整個北疆形勢。繼而直接影響到未來南北關系的走向,也就是說,某正在努力奪取幽燕乃至整個北疆的主動權。雖然這個難度很大,甚至在你看來非常荒謬,但事實如此,而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某之所以信心十足,原因很簡單。某無意隱瞞。因為你很快就會知道這個答案。既然如此,某不如現在就告訴你。讓你對未來北疆局勢的走向有個預判,讓你能夠做出一個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此言一出,宋金剛更是吃驚,不知道李風雲為何初次見面就給予自己這樣的信任,毫不避諱地告訴自己諸多機密,難道就不怕北自己出賣了?

 李思行也很吃驚,不知道李風雲為何如此“重視”宋金剛,初次見面就不惜以透露聯盟最高機密來贏得宋金剛的好感和信任。難道宋金剛有什麽了不得的價值被李風雲“慧眼識金”發現了,所以才如此賣力的拉攏?

 “宋大俠對某的身份可能有所估猜。對聯盟大軍由齊魯千裡迢迢轉戰北疆的背後隱秘可能有所聯想。”李風雲面含笑容,意味深長地說道,“某可以告訴你,你的估猜有些是對的,但有些卻大錯特錯。某之所以帶著聯盟大軍轉戰北疆,是為了即將爆發的南北大戰,是想在南北大戰中擊敗北虜。而擊敗北虜的目的並不是因為某和聯盟將士有一腔報國熱忱,而是要幫助齊王建功立業,奪取皇統,問鼎天下。”

 宋金剛震驚了,熱血沸騰了,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盞指路的明燈。在茫茫荒漠中看到了一條求生之路,他突然就激動了,就興奮了,就有了人生的目標,就有了遠大的理想。

 “齊王?你是說齊王?”宋金剛擔心自己聽錯了,急切問道。

 李風雲微笑頷首,“就是當今聖上的唯一嫡皇子。齊王,如假包換。之前,他在齊魯剿賊,剿殺的就是某。楊玄感發動兵變後,他轉而馳援東都,兵進黎陽。現在,他正在永濟渠兩岸戡亂,不出意外的話,他很快就會北上而來,跟在某的後面窮追猛打。某殺進燕北後,他就會進入北疆,接下來就是南北大戰,就是建功立業,就是問鼎天下,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說到這裡,李風雲抬手指向了宋金剛,“對你來說,這是一次選擇,也是一次機會,抓住了,飛黃騰達,光宗耀祖,失去了,你終其一生也就是個上谷大俠,一方土豪而已。”

 這太匪夷所思了,宋金剛將信將疑,急需求證。李風雲和齊王到底是什麽關系?齊王做為聖主的唯一嫡皇子,繼嗣路上根本沒有對手,為何還要以身犯險,親自鎮戍北疆,親自參加南北大戰,以鮮血和生命來換取功勞,以累累戰功來贏得皇統?

 “宋大俠現在的感覺,是不是匪夷所思?是不是很荒謬?是不是急於求證它的真假?”李風雲笑了起來,“其實此事的真假很好求證,對你來說很簡單,你只要找到盧君憲,把某所說的這番話一字不漏地轉述一遍,就知道它的真假了。”

 宋金剛有一種眩暈感,他意識到自己完全不是李風雲的對手,自始至終都被李風雲輕松自如地玩弄於股掌之間。李風雲所說的機密不是告訴他一個人,還要通過他的嘴告訴盧君憲,而盧君憲和范陽盧氏能夠辨別出此事的真假。此事如果是真的,齊王要北上,南北大戰要爆發,北疆要風雲變幻烽煙四起,李風雲不過是這個大布局中的一粒棋子而已,那麽范陽盧氏和幽燕豪門世家必然要在未來策略上做出重大調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只是,如此大事,河北人應該知道,應該給予了默契配合,而河北人知道了,幽燕人焉能不知?幽燕人既然也知道,必然就會拿出相應的對策,那麽對策是什麽?從范陽盧氏嘗試著與李風雲建立秘密聯系來看,幽燕人應該還在“觀望”之中,因為齊王還沒有進入北疆,這個大布局還沒有真正展開,幽燕人即便有所選擇,現在也只能放在心裡,就像河北人一樣,三緘其口,靜觀其變。

 但是。李風雲的合作“底線”已經出來了,幽燕人如果為敵,如果蓄意阻擾齊王北上,如果想方設法阻止南北大戰的爆發,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幽燕人很可能遭受重創,而遭受重創的幽燕人還能阻止齊王北上?還能阻止南北大戰的爆發?所以幽燕人實際上只有一個選擇。合作,齊心協力鞏固和加強北疆鎮戍力量。在南北大戰爆發後,堅守長城,擊退北虜,甚至給大漠北虜以重創,然後幫助齊王登基稱帝,問鼎天下,如此幽燕人必能獲得豐厚回報。

 宋金剛需要時間“消化”和“吸收”這些訊息,即便“囫圇吞棗”,也要吞下去才行。但李風雲似乎意猶未盡,繼續“狂轟濫炸”。

 “上谷這裡有一幫豪雄,當然在官府眼裡就是一幫潛在禍患,而你這位上谷大俠並不顯眼,真正讓官府十分關注的是王須拔、魏刀兒、甄翟兒,還有博陵的宋子賢和恆山的趙萬海等寥寥數人。這些人實力不俗,在漢虜兩邊都能得到某些勢力的支持。所以官府時刻擔心他們聚眾造反,而事實上據某所知,他們這些人已經在密謀造反了。”李風雲說得雲淡風輕,但聽在宋金剛的耳中卻是心驚肉跳,“尤其唐縣的那個宋子賢,打著彌勒的佛號招搖撞騙。陰謀借助無遮大會來誘騙聖主,乘機襲擊聖主車駕,刺殺聖主。”

 宋金剛駭然變色,李思行也是瞪大了雙眼,驚駭欲絕。

 襲擊聖主車駕,刺殺聖主,那可是弑君的大罪。而宋子賢是唐縣人,唐縣就在博陵郡,博陵郡有博陵崔氏,有中山劉氏,還是其他大大小小十幾個世家,都要因此受到連累,後果可想而知。這是絕殺計,這不是要弑殺聖主,這是要誅殺河北豪門世家啊,這太可怕,太恐怖了。

 李思行忍不住了,急切想詢問消息的真假。這要是真的,冀北必將掀起一場狂風暴雨,以博陵崔氏、趙郡李氏和中山劉氏為首的豪門世家必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這不但會嚴重影響到山東貴族集團的整體利益,還會直接影響到北疆鎮戍形勢和南北關系的未來走向,李思行有義務也有責任把這個重要機密速速告之冀北豪門。

 就在李思行抬頭望向李風雲,準備張嘴詢問的瞬間,他突然從李風雲的眼神裡看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似乎有幾分狡黠,幾分得意,幾分嘲諷,甚至還有幾分陰冷,很複雜,讓人莫名恐懼,而正是這份恐懼讓李思行驀然有了頓悟。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李風雲為何對冀北豪門一直隱瞞不報?為何選擇在此刻告訴宋金剛,並通過宋金剛的嘴告訴范陽盧氏,告訴幽燕人?幽燕人獲得這個機密,如果蓄意報復,落井下石,乘機奏報聖主,打擊冀北豪門,豈不等於挑起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之間的廝殺?冀北和幽燕不但彼此為鄰,且都與北疆利益緊密相連,李風雲蓄意挑起兩大貴族集團的鬥爭,其用意不問可知,正是要做“漁翁”以牟利,用心極其陰險。

 宋金剛低著頭,不敢與李風雲對視,擔心自己控制不了情緒而被李風雲看出異常。

 宋金剛與宋子賢不但是朋友,還有同宗之誼,來往比較多,所以他知道宋子賢最近正在操辦一場無遮大會。所謂無遮大會就是佛教舉行的一種廣結善緣,不分貴賤、僧俗、智愚、善惡都一律平等對待的大齋會, 這一布施僧俗的大齋會始於南朝梁國的梁武帝,一直盛行不衰。聖主信佛禮佛,曾拜高僧智顗為師,自稱菩薩戒弟子,所以返京途中,遇到這場無遮大會,必定親臨,而這的確也是刺殺他的好機會,但問題是,宋子賢有這樣的膽量?他就不怕連累到親朋故舊和無辜信徒,就不怕連累到冀北豪門世家?

 宋金剛不相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可怕的是,此刻冀北和幽燕的局勢在李風雲的猛烈“衝擊”下,已是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混亂不堪,這種情形下,李風雲又釋放出這麽一個“驚天炸雷”,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

 宋金剛後悔了,他不應該來,更不應該被人拒絕後還“賴著不走”,以致於惹上了一個天大的麻煩,捅開了一個天大的馬蜂窩,這下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要大打出手了,只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卻不是聖主和中樞,不是關隴人,而是眼前這個長著一頭白發的恐怖妖孽。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