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隋》第982章 箭在弦上
二月十四,裴世矩急召李風雲,宣告聖主詔令。WwΩW.LieWen.Cc

 詔令即日起,建立安東大都護府,總揆安東軍政,其下轄四個羈縻州府,即安州總管府、松山都督府、松漠都督府和饒樂都督府,統領四支邊軍,分別為鎮戍安州府的鬼方軍、鎮戍松山府的赤峰軍、鎮戍松漠府的長漢軍和鎮戍饒樂府的黑狼軍。

 所謂羈縻就是以武力控制為“羈”,以利益撫慰為“縻”,說白了就是極盡威逼利誘之手段控制東胡諸種,但考慮到現實狀況,又必須因俗而治,必須給予諸虜自治權,以最大程度維護邊疆穩定。

 黃門侍郎裴世矩兼領安東大都護(從二品),全權負責在安東地區撫慰諸藩、輯寧外寇、覘候奸譎和征討攜2等事宜。

 撤消安東都尉府,原安東都尉李平原出任安東副大都護(從三品),統領鎮戍安東四方邊陲的四支鎮戍軍,主要負責對外征伐,開疆拓土,擁有戰場指揮權。

 免去李渾右驍衛將軍、檢校安東副都尉職,轉任安東副都護(從三品),輔佐大都護處置日常公務。

 任命長孫安世為安東大都護府長史,任命劉孝元為安東大都護府司馬,任命崔弘丹為安東大都護錄事參軍事,任命李百藥為錄事,功、倉、戶、兵、法五曹參軍事分別為功曹參軍事盧玄成、倉曹參軍事李守素、戶曹參軍事李德武、兵曹參軍事崔九、法曹參軍事楊續,任命劉山伯、盧君憲、慕容知禮等十人為諸曹參軍事。其余主薄、書佐、市令等掾屬由大都護府自行征辟,報備中央。

 武賁郎將趙十住兼領安州總管,辱紇王雲出任松山都督,大賀咄羅出任饒樂都督,巴圖伊拉出任松漠都督,另各州府主要官吏則由地方行政長官自行征辟,報備大都護府。

 賜封阿史那咄爾為步利可汗,建牙帳於黑狼川。

 安東大都護所統的鬼方軍、赤峰軍、長漢軍和黑狼軍,每軍建制均為五府二十五個團共五千衛士,每軍設武賁郎將一名,武牙郎將一名,每府鷹揚郎將一名,鷹擊郎將一名,越騎校尉兩名,步兵校尉二名,旅帥十名,隊正二十名,隊副二十名。另四支邊軍的各級軍官及吏屬由大都護府自行任命,報備中央。

 詔令內容除了落實安東軍政外,還有一個主要內容就是第三次東征。

 安東剛剛受撫,尚未來得及享受受撫的好處,就要為中土衝鋒陷陣了,接下來安東不但要以主力身份參加第三次東征,還要從漠東方向積極牽製突厥人,以協防長城,確保北疆安全,所以安東使命重大,責任重大。只是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更重要的是,那是一匹暴烈野馬,桀驁不馴,聖主和中樞理所當然要解釋一番,撫慰一番,並隱晦地做出一些承諾,以免因小失大,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仔仔細細看完詔令,李風雲不禁暗自歎息。

 屁股決定腦袋,按道理應該是站得高看得遠,但事實上站在山巔上,雲山霧罩,反而看不清,又不願納諫,更不能從善如流,最後自我迷失,自我陶醉,想當然的自個玩自個的,對內集權改革如此,對外征伐亦是如此,結果害人害己害國,一敗塗地。

 安東行政機構的設置是議定好的,大都護府下設四個羈縻州府,給予四個羈縻州府充分的自治權。人事任命也是議定好的,這其中裴世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利益都落實在了關聯者手中,而聖主和宇文述等中樞核心大臣或許自以為已經“決定”了安東的命運,根本不屑於爭奪眼前這點利益,於是也就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外帶挖個坑,如果一切順利,將來就能把這個利益關聯集團一鍋端了,何樂而不為?

 比如李渾,他能夠坐上大都護府第三把交椅,雖然受益於與李風雲、李子雄的合作,但如果沒有裴世矩的力薦,恐怕也就被聖主直接排除在外了,而從聖主任命他為安東副都護的同時,免掉他的右驍衛將軍職,實際上便能看出來聖主對他的棄絕態度。

 長史長孫安世是齊國公長孫晟的侄子,與李風雲是故舊,亦是裴世矩的親信,之前擔任鴻臚寺丞,主司外事,這次被裴世矩“點將”大都護府長史,委以重任。劉孝元出自中山劉氏豪門,是裴世矩的弟子,之前是左武衛府的司馬,熟知兵事,此次亦是被裴世矩“點將”而來。崔弘丹是崔弘升的弟弟,之前在備身府裡擔任千牛衛,閑人一個。只是與前重要成員李百藥相比,他們四個人在聖主那邊的通過阻力就非常小了,而裴世矩對舉薦李百藥亦是躊躇不定,然而李風雲拒不妥協,裴世矩無奈之下,也只有行險一試。

 功曹參軍事盧玄成出自范陽盧氏,他的父親盧愷赫赫有名,曾出任吏部尚書,但到了他這一代就不行了,隨著關隴人對山東人的遏製和打擊越來越變本加厲,盧玄成仕途坎坷,至今不過是漁陽郡的東曹掾。倉曹參軍事李守素出自趙郡李氏,山東儒林名士,與裴世矩有師生之誼,當過縣令,仕途受阻後一氣之下回家做學問去了,年前裴世矩西行缺人手,就把他召到了身邊,這次極力舉薦,算是論功行賞。

 戶曹參軍事李德武是裴世矩的女婿,李渾的侄子,之前效力於齊王府上,後受齊王連累,貶黜嶺南,幾個月前李風雲受裴宣機所托,通過虞柔的關系托請虞世基,悄悄地把李德武調到了涿郡留守府,但這對裴世矩來說是個“隱疾”,必須解決掉,正好此次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沒有退路,乾脆舉賢不避親了。兵曹參軍事崔九就不用說了,李風雲親自點名要的。法曹參軍事楊續是觀德王楊雄的兒子,吏部侍郎楊恭仁的弟弟,也是楊恭道的哥哥,這個人選是李子雄和楊恭道點名要的,其背後深意不言而喻。

 其他諸如劉山伯、盧君憲、慕容知禮等十個諸曹參軍事,還有一大批自行征辟的掾屬,也都是來自河北、幽燕的豪門世家。李風雲信守承諾,裴世矩亦是推波助瀾,肥水不外流,全留在了自家田裡。

 但是,這些利益對安東來說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軍權,是軍隊。李風雲掌握著安東軍隊,理所當然要安東軍權,唯有如此他才能最大程度保全聯盟利益,所以在軍隊的改編方案上,李風雲獅子大開口,要求建大萬大軍,裴世矩毫不客氣砍掉一半,最多五萬大軍,到了聖主那邊又被砍掉一大半,最後隻給四個軍兩萬人的建制,也就是說,東都給安東大都護府的糧草武器只能滿足兩萬軍隊所需,如果安東軍隊的規模過了中央規定,那安東就只能自己養活多出的軍隊了。

 然而,聖主和中樞能夠給安東四個軍兩萬人的建制,已經大大出了李風雲的預料,對此結果,李風雲非常滿意。

 李風雲知道聖主和中樞肯定要想方設法遏製和削弱安東,不可能給五萬軍隊的建制,不過考慮到第三次東征即將開始,自己又承諾以十萬大軍遠征,安東防禦因此十分薄弱,聖主和中樞從大局出,理該在第三次東征結束前,給安東以足夠支持,確保安東安全,確保中土在南北對峙中的優勢。不過聖主和中樞所考慮到大局,與李風雲所想的大局,未必就是一樣,為了防患於未然,必須早做準備。

 於是李風雲向裴世矩透露了東征之策,而裴世矩心領神會,如實上奏,故意讓聖主和中樞從自己的奏章中推斷出安東要分兵東進,要長途奔襲平壤,不想掉進聖主和中樞的陷阱裡全軍覆沒,如此一來,聖主和中樞勢必將計就計,先讓安東和平壤打個你死我活,如此聖主和中樞就能輕而易舉實現第三次東征之目標,同時還能漁翁得利,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把兩個對手都置於死地。

 既然有了這樣的打算,聖主和中樞當然要竭力撫慰安東了,於是非常慷慨地給了安東四個軍兩萬人的建制,如此安東不但得到了一定數量的民政救濟,還能得到固定數量的軍需供給,而安東有了這些錢糧武器,不但可以迅穩定下來,還能鞏固和加強防禦力量,確保主力大軍東征期間安東穩如泰山。

 裴世矩看到李風雲面露笑容, 問道,“如此結果,你可滿意?”

 李風雲深施一禮以表感謝,“某將以滅亡高句麗來報答明公之恩義。”

 “箭在弦上,不得不。”裴世矩說道,“事已至此,你我已無退路,此仗只能勝不能敗。”

 李風雲點點頭,手指詔書說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今安東大都護府既已落地,安東大軍亦將開始遠征之行。”

 “何時出?”裴世矩問道。

 “明日。”

 裴世矩看了他一眼,遲疑少許,說道,“安東大都護府建立之後,你就是李平原,而李子雄並不能代替李平原處置軍政事務。”

 “此仗李風雲傾盡全力,聯盟主力傾巢而出,李子雄亦率軍遠征。”李風雲躬身為禮,“從明日起,明公就是安東主宰。”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