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隋》第993章 粟末H
?李風雲成功說服了諸種部落酋帥,而這些人正是實施長途奔襲平壤之計的最大阻礙,至於安東軍其他將領,不論是李風雲的嫡系還是李子雄、李渾等落難貴族,支持此計者必定是大多數,畢竟自身利益與此仗勝負有直接關系,為了勝利唯有竭盡全力,如果一味保存實力或者飽受友軍掣肘,最終結果必定悲觀。

 決策擬定了,接下來就是商討具體攻擊方案。契丹人與靺鞨人是多年盟友,對靺鞨人很熟悉,對回跋部和晦發川亦是了如指掌,所以大賀咄羅、耶律鐵力等契丹酋帥理所當然要獻計獻策。

 李風雲直接點名,請大賀咄羅簡要介紹一下靺鞨族,並對晦發川一戰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靺鞨族主要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白山就是徒太山(長白山),黑水(松花江)則是遠東一條大河。

 靺鞨族有七大部落,自南向北分別是粟末部、白山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和黑水部。

 靺鞨七大部落中,以粟末部實力最強。粟末部居住在粟末水兩岸,而粟末水就是黑水(松花江)的上遊。粟末部鼎盛時期,其一個部落的實力就可以與扶余、高句麗正面對抗。一百多年前,長達七百余年歷史的扶余國敗亡,高句麗和粟末部隨即為爭奪扶余國土而大打出手,雙方一打就是百余年,直到四分五裂的中土統一後迅速強大起來,嚴重威脅到遠東安全,雙方才握手言和。

 實力稍次的是居住在黑水中下遊(松花江)的黑水部,但因其距離粟末水有數千裡之遙,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尚處在茹毛飲血的蠻荒時期,不論對居住在黑水上遊的粟末部,還是對高句麗、室韋、契丹等諸種異族,都無法構成威脅,所以至今不被遠東各大勢力所關注。

 如此一來,靺鞨族就有了南北之分,南部是以居住在粟末水兩岸的粟末部為首的諸部落聯盟,這個聯盟裡包括居住在徒太山的白山部,居住在黑水河中上遊的伯咄部和安車骨部,俗稱粟末靺鞨;北部則是以居住在黑水中下遊的黑水部為首的諸部落聯盟,這裡聯盟裡包括拂涅部和號室部兩大部落,俗稱黑水靺鞨。

 “今天我們要攻擊的對象,就是粟末靺鞨,而目標則是粟末靺鞨所屬的回跋部。”

 大賀咄羅站在地圖前,手指在地圖上的粟末水中上遊、徒太山一帶劃了個圈,然後停在了地圖上的晦發川上。

 “說到粟末靺鞨,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粟末部的一對兄弟,一對名震粟末靺鞨的勇士,瞞咄和突地稽。”

 瞞咄是粟末部酋帥,突地稽是他的弟弟,兄弟兩人大約在先帝開皇中後期,率軍橫掃以粟末水(松花江上遊)為中心的廣袤地區,一口氣吞並了二十余個小部落,並迫使白山、伯咄和安車骨三個大部落俯首稱臣,歃血結盟,實力因此倍增,而粟末靺鞨這個俗稱也正是由此而來。

 這是先帝開皇中後期,亦是高句麗王高湯雄心勃勃開創遠東霸業之時,而粟末靺鞨的迅速崛起不但嚴重威脅到高句麗的側翼安全,也嚴重影響到了高句麗的霸業,於是高湯決心擊敗粟末靺鞨,隨即聯合黑水靺鞨,還有室韋、契丹等諸種異族,四麵包圍粟末部,同時收買賄賂白山、伯咄和安車骨等大部落,策反離間回跋、大莫盧、覆鍾等小部落,從內部分裂粟末部。

 與此同時,瞞咄也決心擊敗高句麗,南下拓展疆土,於是他一方面遣使向中土稱臣,借助中土的力量牽製高句麗,一方面則聯合百濟、新羅,密謀前後夾擊高句麗。

 先帝開皇后期,粟末靺鞨和高句麗撕破臉,瞞咄和高湯大打出手,但粟末靺鞨的聯盟過於松散,內部矛盾激烈,而百濟和新羅又坐山觀虎鬥,試圖漁翁得利,結果數年之後,粟末靺鞨內部分裂,瞞咄兄弟連連敗北,覆滅在即。

 關鍵時刻,中土“出手”了。當時中土要集中力量分裂和削弱突厥汗國,無暇東顧,面對遠東諸虜的頻繁入只能被動防禦,突然看到遠東諸虜內部打起來了,頓時喜出望外,馬上派出使者趕赴粟末部,給瞞咄兄弟以有力支持,並做出承諾,一旦事不可為,可以舉族遷徙遼西,以保存實力,徐圖後計。

 開皇末年,瞞咄兄弟眾叛親離,難以為繼,隻好帶著八個忠誠於他們的附屬部落,數萬人口,數千控弦,從高句麗和其他背叛部落的圍追堵截殺出一條血路,南下投奔中土,徙居於遼西境內。

 聖主登基不久,瞞咄病逝,其弟弟突地稽統領部眾。中土第一次和第二次東征,突地稽率軍出征,屢建功勳,官拜金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扶余侯,成為東北疆一位實權虜姓大將。

 大賀咄羅把瞞咄和突地稽兄弟的故事說完之後,帳內諸將對這個故事背後所蘊藏的訊息也就有所估猜了。

 首先,粟末靺鞨不但長久以來與高句麗爭奪扶余故地,還對高句麗覬覦已久,垂涎三尺,此刻恰逢高句麗遭到強大中土年複一年的打擊,奄奄一息,苟延殘喘,正是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的最好機會,粟末靺鞨豈能錯過?

 其次,粟末靺鞨並不是鐵板一塊,其聯盟內部諸部落既然背叛過瞞咄、突地稽兄弟,當然也不會始終信守承諾,明知高句麗滅亡在即了,還繼續與其並肩作戰。退一步說,粟末靺鞨即便有些部落諸如回跋部堅信唇亡齒寒,堅持與高句麗並肩作戰,那也是少數,大多數部落都會明哲保身,甚至窺伺一側,尋找機會撿便宜。

 由此可以做出一個假設,假設粟末靺鞨對高句麗的支持是一個陰謀,是蓄意借助中土的力量消耗和削弱高句麗,隻待高句麗堅持不住了,崩潰在即了,再予其以致命一擊,以滅亡高句麗來壯大自己,那麽今日東征戰場上的形勢就很複雜了,安東軍對晦發川的攻擊就要有所取舍,而不是一味地盲目殺戮,以免錯失利益最大化之良機。

 “今日粟末靺鞨有三十余大小部落,以粟末、回跋、白山、伯咄和安車骨五部力最強,以粟末部莫弗鐵驪、回跋部莫弗乙典和伯咄部莫弗涅刺最為勇悍。”大賀咄羅繼續說道,“在過去兩年裡,粟末靺鞨始終與高句麗人並肩作戰,但據我所知,真正兌現承諾派兵進入高句麗參戰的部落,只有粟末、回跋和白山三個部落以及附屬於它們的小部落,因此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兩萬人。”

 說到這裡,大賀咄羅看看帳內奚族諸將,目露冷色,“正因為粟末靺鞨有一半多部落的軍隊集中於扶余城和晦發川一線,距離我契丹近在咫尺,對我契丹形成了威脅,所以奚族才在去年夏天向托紇臣水一線發動了大規模攻擊,試圖陷我契丹於腹背受敵之困境,給我契丹以重創。”

 辱紇王雷、處和蘇支等奚族將領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對大賀咄羅的突然“發難”根本不予理睬。

 李風雲果斷阻止,不讓大賀咄羅“借題發揮”,“莫弗是否想告訴我們,今年,或者就是現在,晦發川兩岸已經集中了大量粟末靺鞨的軍隊?”

 “我不能確定,需要派人打探。”大賀咄羅說道,“不過考慮到去年中土軍隊攻克扶余城,兵進弱洛水,劍指我契丹,已經充分表露出鏟除高句麗羽翼之意圖,那麽粟末靺鞨必然有所防備,必定要在晦發川一線重兵防禦。另外中土遠征軍一直沒有撤離遼東,從高句麗和粟末靺鞨的立場來判斷,這預示著中土還要發動第三次攻擊,預示著高句麗可能要亡國,預示著粟末靺鞨有乘火打劫的好機會。據此,我對晦發川現狀的估猜是,此刻晦發川可能集中了粟末靺鞨所有部落的軍隊,畢竟不論是防禦中土攻擊還是乘火打劫高句麗,粟末靺鞨的所有部落都要動員起來,傾力一戰。”

 此言一出,李風雲沉默不語。帳內諸將亦是三三兩兩竊竊私語。

 大賀咄羅的意見不能不重視,但一旦重視了,李風雲吃掉回跋部、橫掃晦發川的計策就必須慎重實施,因為安東選鋒軍所要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回跋部數千人馬,而是粟末靺鞨所有部落兩三萬軍隊,這一仗打得不好就有可能兩敗俱傷,而更嚴重的是,安東大軍的蹤跡十有八九會暴露,消息傳到平壤,高句麗人全力防備之下,安東大軍就算插上翅膀飛,也不可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了。

 李風雲沉吟良久,轉目望向耶律鐵力。

 耶律鐵力躬身為禮,“狼帥,此次東征,我們獨自作戰,攻克平壤的勝算有多大?就算我們吃掉了回跋部,橫掃了晦發川,擄掠到了一定數量的糧草,保證我們殺到了平壤城下,但以我們一己之力,一鼓而下攻克平壤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我們不能獨自攻克平壤,不能獨自擄掠平壤城,此次東征,我們還能實現預期目標嗎?”

 李風雲微微頷首,沉思不語。

 此次東征,契丹諸部傾巢而出,目標明確,借助中土之力,借助滅亡高句麗的機會,不但要度過眼前危機,還要推動契丹的發展壯大。高句麗滅亡後,遠東霸主不複存在,做為其近鄰的契丹的生存空間將大大拓展,接下來契丹在中土的庇護下,必將迎來一個千載難逢的高速發展機會,所以契丹人是真心誠意、竭盡全力謀取東征的勝利。

 相比起來,不論是阿史那咄爾等突厥人,還是奚族和霫族諸部,因為各自特殊原因,比如阿史那咄爾志在大漠,奚族志在入關融入中土,霫族居住在遙遠的深山老林裡茹毛飲血,這一次東征的勝利對他們的未來而言並沒有實質性幫助,最多也就是獲得一些財富功勳,增加一些實力,贏得一些中土的好感而已,所以大家很多時候還是存了魚與熊掌兩者兼得的心思,既保存實力,又要有所收獲,因此他們具備東征的積極性,卻沒有不惜代價傾力一搏的決心和勇氣。

 耶律鐵力的意思很直白,靠安東軍現有力量難以攻克平壤,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必須想其他辦法以增加勝算,而這個辦法他們契丹人有。

 良久,李風雲抬頭看看大賀咄羅和耶律鐵力,問道,“計將何出?”

 大賀咄羅當即說道,“把粟末靺鞨拉過來,大家一起打平壤。”

 耶律鐵力補充道,“此去平壤路途遙遠,大軍若想悄無聲息抵達平壤城下,難度太大,而有了粟末靺鞨的掩護,則勝算大增,而到了平壤城下,若粟末靺鞨能騙得平壤信任,讓平壤打開城門,則平壤城必定一鼓而下,如此勝券在握。”

 這是好計。高句麗、粟末靺鞨和契丹既是盟友,又是對手,如今高句麗這個遠東霸主沒落了,老大哥不行了, 粟末靺鞨和契丹這兩個小弟沒有理由為老大哥陪葬,理所當然要拜中土這個新大哥,然後跟在新大哥後面殺掉老大哥,瓜分老大哥的財富,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契丹人出面策反,則此計必成。

 這對李風雲來說是個雙保險,雖然他已經提前做好了秘密部署,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出了意外,秘密部署未能在關鍵時刻奏效,則全部謀劃失敗,而有個雙保險就不一樣了,此計不成還有一計,甚至兩個計策可以配合使用,如此必有奇效。

 李風雲看看高虎、爾朱天嘯等馬軍將領,又看看阿史那咄爾、辱紇王雷等虜姓酋帥,目露征詢之意。

 大家東征的目標是什麽?就是攻陷平壤,洗劫平壤,以滅亡高句麗來壯大自己,如果未能達到這一目標,肯定就是白跑一趟,不劃算,所以高虎、阿史那咄爾等人不約而同地表態,支持此計。

 “誰去晦發川打探軍情?”李風雲問道。

 大賀咄羅和耶律鐵力互相看了一眼,會心一笑。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