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十一年元月,劉明遠正式在金陵城登基稱帝,國號“明”,年號繼續沿用龍鳳年號,廢除韓林兒的大宋朝皇帝稱號,建立大明朝。
劉明遠此時稱帝也是眾望所歸,天下百姓們早就期待這一天了,劉明遠之前晉升吳王的時候,其實一切禮儀都是按照皇帝的禮儀準備的,無論是中樞百官,還是治下的官吏等等,都是按照一個國家建立的,所以這此稱帝可以說只有一個簡單的儀式,然後禮部為劉明遠設計製作了一條黃袍,然後就沒有什麽事情了。
劉明遠也不喜歡太折騰,於是很快就完成了登基儀式,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祭奠懷遠軍烈士陵園,帶著中樞百官和懷遠軍軍隊的高級將領們前往祭拜。
至於什麽大赦天下之類的,劉明遠都沒有舉行,畢竟劉明遠對司法非常重視,所以他決定不再大赦天下,犯人就要好好地服刑,這才是法律的公平,於是劉明遠就廢除了大赦天下的舉動
雖然這次登基儀式沒有太過張揚,眾人也沒有太大的變動,但是劉明遠在建立明朝的同時,也頒布了數部法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法律就是《大明帝國憲法》。
這是劉明遠親自主持編制的,也是開創了歷朝歷代的先河,也是最完善的憲法,《大明帝國憲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對國家進行了定位,明確了大明帝國不在是皇帝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全體大明國民的國家,同時也明確的皇帝的權利,中樞內閣制度,軍隊的統轄等等,這可是一部重量級的法令。
當《大明帝國憲法》頒布之後,頓時讓天下震動了,世人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法令,直接將皇帝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規范,並且規定了中樞內閣的權利,是歷朝歷代所未有的,尤其是對皇帝的權利進行了規范,並且明確了皇帝本人是帝國最高的統治者的同時,也明確了他的權利,不再是歷朝歷代那種高高在上,凌駕於一切權利之上的存在,憲法中最大的改變就是皇帝控制著軍隊,對於民政管理的事務開始減少,更多的體現了皇帝精神上的存在。
《大明帝國憲法》中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機構,那就是立法院,劉明遠正在準備組建立法院,職責就是立法,然後再由他批準,同時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可以審核中樞的行政之中是否違法大明朝的法令,如果違法了,可以提請中央法院判定行政命令是否有效。
大明朝的基本結構在《大明帝國憲法》中非常明確了,皇帝、中樞內閣,中央監察院、中央法院、中央立法院、軍隊等的職責全部明確了。
文人學者們紛紛開始討論這部《大明帝國憲法》,全部都是對劉明遠的一片盛讚之聲,認定劉明遠是前所未有的聖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確了皇帝的權利,大大提升的內閣的權利,讓內閣不再是皇帝的秘書處,而是充分發揮了內閣學士們的治國才能,並且也通過立法院和中央法院、中央監察院來製衡內閣的權利過大。
尤其是中央法院直接對皇帝陛下負責,更好地和中樞內閣保持了獨立的性質,起到了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劉明遠其實對於這部憲法中最看重的還是其中對大明帝國百姓權利的規定,也就是說在人權上面進行了明確的定位。
大明帝國公民以及他們所生的後代,都享有大明帝國公民的身份,同時享受應有的權利,需要承擔應有的義務,並且明確定位了大明公民的身份是自由公民,廢除了奴隸製。
這才是劉明遠最看重的地方,劉明遠清楚按照中國的歷史,
其實在宋末之後,理學就開始盛行,進入明清兩朝之後,理學更是得到了大發展,封建禮教非常盛行,於是對封建王朝的定位也開始出現愚腐落後的定位,這也是理學所致。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等封建思想非常盛行,劉明遠是絕對不想看到這樣的天下出現的,他渴望恢復的是大唐時期的開放,和兩宋的文化和商業,這才是劉明遠帝國的設想,所他確定了憲法。
雖然此時距離劉明遠心中理想的國家還有一些距離,但是劉明遠也不著急,他知道需要一點點地建立這個國家,只要他有著明確的方向,劉明遠知道就可以完成,此時他正是人生的初期,他有很多時間,同時劉明遠也清楚,治理國家需要慢慢來,一點點地完善,最重要是國民需要一個是適應過程。
以現在治下的百姓的思想和文化程度,一下子改變太多讓他們也無法接受,而且他們也根本不習慣,百姓現在最向往的就是安定的生活,甚至很多劉明遠治下都沒有法院,地方主官依然是政法一身,但是治下治理的也非常好,百姓穩定,糧食出產穩定,民生都很好,這也是劉明遠不著急的原因。
首先想要建立一套他心目中理想的行政體制就需要很長的時間,還需要大量專業人才,這些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出現的,所以劉明遠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先要將國家定位好,然後再慢慢治理起來,最後再完善,這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劉明遠在金陵稱帝,建立大明朝,於是懷遠軍也正是改名為明軍,同時劉明遠的國旗也明確了,龍鳳圖案中間的地方是一個“明”字。
同時國徽也確定了,左下角是一條黑龍,右下角是一條金色的鳳凰,然後像人的雙手一樣推舉一個“明”字。
這些基本的東西全部確定了,於是一個國家的體制也就建立了,劉明遠在忙碌完這些之後,立刻發布了北伐的詔令,準備動用五十萬懷遠軍出擊北伐,同時還有三十萬民兵和後勤人員,大軍一共八十萬,對外號稱百萬大軍北伐,準備完成統一大業。
等到一切都完成之後,已經是龍鳳十一年元月低了,雖然劉明遠發布了北伐的號令,但是還需要等上一個月,等到北方完全暖和了之後,才可以出兵,畢竟此時北方還是冰天雪地,不利於大軍作戰。
同時劉明遠繼續發布詔令,勸告北方百姓和士族、還有軍隊,大明朝的大門永遠向他們打開,隨時歡迎他們投奔過來,一同完成偉大的北伐大業,並且既往不咎,只看在北伐時的表現,明軍到了之後,投奔過來的就有功,在日後北伐中隨著明軍打仗立功的還會得到封賞。
至於那些負隅頑抗的,則視為是蒙元的余孽,絕不留情,全部都要消滅,同時他們的妻兒家室也將淪為苦力,終生勞動,不再有任何自由。
劉明遠詔令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經發布了,此時再次發布,還是讓天下一片震動,此時在北方大地,能夠活下來的百姓和軍隊力量都是飽受戰火的考驗,元庭的統治早已經瓦解,此時都是地方武裝在統領。
小到一個村落的營寨,大到控制一個州府的地主武裝,這些人都是自立的,雖然很多人都是倒向擴廓帖木兒或者是李思齊,但是他們都是牢牢地控制著手下的城池和軍隊,所以這些人還是獨立的。
劉明遠就是為了瓦解這些人的心智,讓他們完全倒向自己一面,這也是劉明遠快速完成北伐大業的基礎。
收復北方人心,封賞這些人,換取明軍快速完成北伐,尤其是傳統的河南、山西、陝西一帶,這些地方漢人眾多,漢人地主武裝也是主力,所以劉明遠的詔令在這裡影響最大。
隨著劉明遠的詔令傳遍北方,於是很多漢人地主武裝都活躍了起來,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繼續跟著蒙元的余孽下去,最後的結果就是覆滅, 全家老小也將成為奴隸,終生不得自由。
此時這些人都清楚,明軍勢力大,戰鬥力強,北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此時就是蒙元的大都都被明軍攻佔了,蒙元早就氣數已盡,根本就不值得繼續為蒙元陪葬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劉明遠承諾既往不咎,無論是任何人,無論是什麽身份,是漢人也好,蒙古人也好,色目人也好,只要在明軍到來之後投降了明軍,之前的一切罪行全部都不予追究,並且按照帶過來的軍隊、百姓、土地和糧食按功封賞,之前的一個切既往不咎。
這一條也深深地打動了北方的地主武裝,他們之前跟隨蒙元和義軍戰鬥,也沒少屠戮北方百姓,同時又知道劉明遠是出了名的抗元死硬分子,還是對百姓愛護不已,這些人都擔心明軍來了之後不會放過他們。
但是此時有了劉明遠的這道詔令,並且通過詆報傳遍了天下,頓時讓整個北方大地都震動了,各方勢力紛紛活動起來。
尤其是一些文人出身的漢人地主,他們結寨自保,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他們其實還是非常向往太平盛世,詩詞歌賦,文官禮樂這些事物的。
所以等看到了劉明遠詔令之後,頓時歡喜不已,他們清楚這是一個機會,等到明軍過來了,投降明軍,不僅不追究之前跟隨暴元的罪名,反倒是按照功勞大小封賞。
很多人都是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等到天下太平了,那時再想要入仕可就困難了,此時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這些人紛紛活動起來,開始收集百姓和軍隊,然後準備投降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