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軍的退出,中隊迅的入駐北平,然後毫不費力的控制了整個華北。
隨後,日軍又退出了遼寧,而中隊隨即進駐,雙方在遼寧與吉林之間劃好軍事分界線。
而後,中國又派出五個師的兵力進駐朝鮮與遼寧交界處,魏起東也不再向日本港口布設水雷了,當然,原先已經布設好的,那就不管他的事了。
日本法西斯的敗退,呈現在了全世界人民的眼中,有的唏噓,有的震撼,有的擔憂,更多的意識到一條東方巨龍正在慢慢的蘇醒了。
有的願意看到這條東方巨龍的蘇醒,但更多的人則不希望看到,因為這直接的影響到了他們在華的利益,比如那些西方殖民者,他們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也是在間接反對的,同樣是害怕日本影響到了他們在華利益,但最終他們並沒有過多的干涉,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還是由於日本沒有動租界的原因,也沒有去損害他們在華的既得利益,這才是根本。
可現在又換了另一個情景,小鬼子被趕走了,而被他們欺凌的中國則慢慢的強大了,這情況就複雜了,連小鬼子這個侵佔中國最大的贏家都被打得受不了了,他們這些租界之類的,中國還會任由存在嗎?
不過,中國方面卻沒有立即向租界下手,仿佛不知道這件事情一般,暫時的平定了國內的戰事,就全方面的加強與德國的合作。
有了德國技術、設備和人員的提供,再加上中國龐大的勞動力,中國在資源開、工業的生產能力等方面,進步非常快。
資源方面,除了部分留給自用之外,其他幾乎都出口到了德國,而德國也盡快的屯積包括石油、礦藏在內的各種戰爭資源,因為他們清楚,一旦歐戰開啟,英國人很可能就封鎖了海運,讓他們沒辦法再通過海上運輸中國的物資了。
而中國方面也知道這點,所以這段時間也是抓緊時間吸收德國各方面技術、同時派遣大量留學生直接赴德學習,因為很多技術不是靠德國在中國開分校就可以學習到的,直接在德國那種氛圍中,應該會進步更快。
而德國人,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也成功的吸收了不少魏起東提供給他們的先進武器的技術,在槍械、裝甲、飛機、艦艇方面,都有了長足的改進。
“我們德國武器水平,至少在原本的基礎上跨越了十年以上,隨著我們消化越多,以後跨越的時間越久……”一些德國的科學家如此感慨著,其實德國很多科學家的思想本就比較前,很多技術都已經在他們的思想中有了萌芽,而魏起東只是用這些武器和技術刺激一下,讓他們腦海中萌芽成長得更快而已。
武器方面得到很大改進,希特勒非常高興的同時,自信心也膨脹了不少,他自信心一膨脹的結果,就是直接一口將捷克斯洛伐克給吞並了,而英法則像是沒有看到一般,屁都不放一個。
希特勒通過行動,再一步印證了魏起東所說的情況,英法果然是一直綏靖下去。既然如此,希特勒就放心了不少,開始制定他一步步的擴張計劃。
而東方,留給日本的時間也不多了,看到德國人在西方大塊朵頤,也非常的眼紅,他們侵佔的利益,不但沒有擴大,反而一下子萎縮了不少,在接下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就要從中國全面退出了。
現在,對日本來說,要打開出路,只有北上或者南下。而日本最優先選擇的是北上政策,比較蘇聯離他們最近,如果打開局面了,侵略起來也容易了不少。
可是,老毛子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剛在中國手裡吃了那麽大虧,日本人也謹慎了不少,不敢直接起全面戰爭,而是找機會試探。
先,日本選擇了張鼓峰這個地方。張鼓峰,位於中國東北與蘇聯接壤的地方,當初沙俄強迫清政府簽定《璦琿條約》的時候,按照條約中劃定的邊界,明確規定張鼓峰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但是蘇聯以自己一套莫須有的理由對張鼓峰進行了強佔,由於當時政府的軟弱,也沒能收回來。
現在,日本以偽滿洲國的名義,以張鼓峰為切入點,也算是非常的正確,畢竟道理能站住腳。日本先是通告蘇軍從張鼓峰撤出,並將張鼓峰歸還給偽滿州國,狂傲的蘇聯自然是不會同意,嚴辭拒絕了。
日軍已經從中國戰場騰出了手來,也希望重新打開局面,蘇聯的拒絕,唯一解決的辦法,只有戰爭了。於是,日軍立即開始動員起來,並開始偵探張鼓峰一帶的軍情,直到駐防張鼓峰一帶的蘇軍現偽裝偵察的日軍,並將其擊斃之後,雙方立即撕皮了臉皮。
由於沒有了中國戰場的拖累,再加上他們急需找到一條新的出路,日軍的膽子也太了不少,先派出了第十九師團,另外還有第二十師團策應。在日本想來,最壞的結果也只是這兩個師團覆滅,這種代價他們還是能夠承受得起的。
先進攻的是日軍,第十九師團僅僅派出一個中隊的兵力,就先將張鼓峰佔領了,蘇軍自然不甘心,開始集結兵力反攻,並調來了飛機、坦克和重炮,把日軍給轟了下來。
接著,日軍在晚上增兵,又將張鼓峰給反奪了回來。
隨著不斷的接觸戰鬥, 日軍漸漸現,蘇軍的戰鬥力比在華北戰爭中與他們遭遇的中隊差了不少,但他們的武器裝備配備比中隊還強。如果是正面拚刺,蘇軍更不是日軍的對手,這讓日軍有信心了不少,甚至感覺放棄中國轉而進攻蘇聯是正確的選擇。
也難怪,蘇聯正在大清洗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直到現在,大清洗的過程仍然一持續著,蘇軍這十多年也沒打什麽仗了。反觀日軍,從九一八開始,一直與中隊作戰,打過遊擊隊、也打過雜牌軍,更打過中國的精銳部隊。
中隊越打越強,讓日軍的損失也越來越重,但在這個過程中,日軍也從逐漸強大的中隊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比如裝甲集群的作戰理論、空地對地支援、各兵種的協同等等。
日軍從中隊身上學到的東西沒機會在中隊身上實踐,現在剛好可以運用在蘇軍身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