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生物探測器》第223章永樂禦窯
“哈哈,我就說不值錢吧!”葉梧桐得意了。ΩΩE 小說WwW.1XIAOSHUO.COM

 “幾十萬不是錢啊?”葉楓翻著白眼道。

 “不如我們的一個零頭。”葉陽補刀。

 “大哥,怎麽會這麽便宜?不是很難製造嗎?而且這還是皇家的東西!”葉雨有點不能接受。

 莫邪無語,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這東西是製作困難,但是,數量應該很多吧?

 再次瞄了一眼地下,那座古墓,整個都是用金磚壘起來的,這麽多磚頭,難道還能賣出個天價?

 “這樣的磚頭價比黃金?究竟憑什麽?”葉梧桐洋洋得意的道。

 “憑什麽?”莫邪也是無語,雖然不如真正的黃金,但是,這種金磚的價格還真是不低。

 金磚的製作自有一套嚴格的操作規程,選土、煉泥、澄漿、製坯、陰乾等工序,道道細致。

 通常一塊金磚全部完工前後耗時足足兩年多,金磚燒成後,初步進行加工,然後經幾千裡水路運送至京。

 所以,在古代大規模生產的時期,價格就不便宜,而到了現代,價格當然更貴,但是也沒法跟玉飾相比啊!

 “這種磚頭也就十來萬一塊,畢竟是磚頭。”最後莫邪只能這樣說。

 搜索了資料,莫邪知道的最大一批次的金磚交易,是89塊明清金磚,當時拍出了95o萬元,這還是因為這批金磚有年款。

 因為金磚的製作非同小可,所以金磚上一般刻有具體的記年款,如“乾隆二年成造細料二尺二寸金磚”字樣。

 除了年號、質料、尺寸、監督製造的地方官員姓名,還有具體制磚工匠姓名,都清楚地印在磚身上。

 2o12年拍賣會上,89塊明清金磚拍出95o萬元天價,這才讓人們對禦窯金磚刮目相看。

 沒有走上拍賣桌的禦窯舊金磚,身價同樣不菲。

 目前2.2尺見方、品相較好的清朝禦窯金磚,每塊市場價已達1萬~3萬元。

 至於明朝金磚,不管是哪個皇帝時期,都賣到1o多萬元一塊。

 “就這破東西,還能賣十多萬?誰吃飽了沒事乾,買這種東西?我看扔大街上都沒人要。”葉陽道。

 看著面無表情的小妮子,莫邪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古玩這東西見仁見智,願意喜歡的掏心掏肺,不喜歡的就是破爛。

 其實金磚還真是好東西,真正懂行的,得到了金磚,一般會特意打製與之相配的架子,將金磚安放在特製的紅木桌幾上,若再在桌幾邊上放上毛筆、水盂和字帖,就可以在金磚上練字。

 金磚吸水性好,毛筆蘸水在金磚上臨帖,寫了就乾,幹了再寫,想想也是件很雅致的事。

 “這麽貴,我還是不要了。”葉亮道。

 “送你了,你就拿著,只要不拿來砸人腦袋就好。”莫邪輕笑著道。

 “他也得有那個膽子。”葉陽再次道。

 “我怎麽沒膽子了?今天我是跟人打架,不是被人打。”葉亮梗著脖子道。

 莫邪點頭道:“今天確實是打架,不是被人打,不過,我從來都是打人,不打架。”

 葉亮等人立即無語了,莫邪幹了什麽,他們自然清楚,對於莫邪來說,打人是小事。

 這一點葉亮感受最深,如果不是鄭家死了人,他會挨打?

 “以後鄭家再找麻煩,你就告訴我,我來解決。”莫邪也想到了今天的事情,鄭家不是跟葉明輝好的穿一條褲子嗎?怎麽會有鄭家子,打葉明輝的兒子?

 看來他們的關系,並沒有莫邪想象中的好,所以,各個擊破好像並不難。

 “好了,大哥坐飛機回來很累了,讓他去休息,等晚上我們還要聚餐呢!”葉陽一揮手,帶著兄弟姐們們離開了。

 莫邪圍繞著房間轉了一圈,通向地下的入口,在街道上的一個角落之中,現在是大白天,肯定沒法下去。

 “明代金磚,明代墓穴,可惜東西被塵土掩埋了,要不然就算不下去,也能夠看到陪葬物品。”莫邪通過級生物探測器,仔細分析著這座古墓。

 誰能想到,防空洞一牆之隔的後面,居然是一座明代古墓。

 雖然現在看不到古墓之中的陪葬品,但是,只是修建古墓使用的金磚,就足夠莫邪下去一躺。

 一塊金磚是不太值錢,但是一大堆金磚呢?

 如果這麽說不夠直觀,那麽故宮裡面的金磚,到底值多少錢?說出來嚇死人啊!

 “永樂禦窯,價值不菲啊!”看不到陪葬品,莫邪能夠看到金磚上的銘文,而永樂朝的金磚,顯然價格最高,因為金磚、禦窯,是從永樂開始的。

 當年朱棣遷都北京,開始大興土木建造紫禁城,大家知道,當時沒有什麽招標程序,選擇什麽樣的材料,完全靠官員個人的喜好。

 當時負責故宮地板裝修的是工部,老大吳中到有些建築規劃方面的知識,他一眼就看上了當年蘇a州的6慕磚窯。

 6慕磚窯生產出來的磚,在當時質量上乘,博得了永樂皇帝的稱讚,於是窯場被賜名為〝禦窯〞。

 當年故宮裝修時的地板,全部采用“禦窯”生產出來的方磚。

 有人要問了,為什麽故宮鋪地板要選擇磚,而不選擇什麽木地板或者瓷磚呢?

 用磚鋪地,不是修建故宮時創建的傳統,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們在建造房屋時,就開始用磚鋪設道路。

 所以你在電視劇看到,那些鋪木地板的古代建築,一般都是扯淡。

 明代修建故宮時,皇帝不惜重金,也要打造恢宏壯麗的宮殿建築群,對於細節的追求達到了極致,哪怕是踩在腳下的路,都是需要裝點修飾的對象,所以當時用磚是當時最好的選擇,最後也確實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故宮建成後的金碧輝煌,讓老百姓們望塵莫及,於是讓坊間有了“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磚墁”這樣的傳言,其實就是說皇帝太奢侈啦,用金磚來鋪地。

 事實上,老百姓們口中的“金磚”,實際上是規格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見方的大方磚的雅稱。

 而這個大方磚,就是蘇a州禦窯生產出來的磚。

 那麽這麽一塊破磚頭,真的這麽值錢?

 只要是了解這種磚的生產工藝,就知道,這種磚頭,還就真那麽值錢。

 就這樣一塊兒磚,從泥土到金磚製成,要72o天,當年的“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按照現在的金價來計算,一塊磚怎麽也不少於1o萬塊錢。

 按照二尺二的方磚來算,怎麽著一塊磚也得15萬一平,所以,前幾年,一塊永樂的禦窯金磚,拍賣成交價格為8o多萬。

 所以,剛才為了讓葉亮收下,莫邪沒有說出那塊金磚的真實價值。

 值錢當然有值錢的道理,因為“金磚”的燒製工藝極為複雜和講究。

 僅取土一項就要經過掘、運、曬、椎、漿、磨、篩等七道工序,人家取土的工序,就跟我們家包餃子和面差不多。

 取土的泥都必須是太湖的泥,而且所用的土質須黏而不散,粉而不沙。

 選好的泥土要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其〝土性〞。

 然後浸水將粘土泡開,讓數隻牛反覆踩踏練泥,以去除泥團中的氣泡,最終煉成稠密的泥團。

 再經過反覆摔打後,將泥團裝入模具,平板蓋面,兩人在板上踩,直到踩實為止。

 然後陰乾磚坯,要陰乾7個月以上,才能入窯燒製。

 燒土的材料都有講究,燒製時,先用糠草熏1個月,去其潮氣,接著劈柴燒1個月,再用整柴燒1個月,最後用松枝燒4o天,才能出窯。

 出窯後還要經過嚴格檢查,如果一批金磚中,有6塊達不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這一批金磚都算廢品,要重新燒製。

 雖然這種浪費在現代車間主任看來,簡直就是一種犯罪,但沒有這種精益求精,是無法進入故宮這樣的地方。

 就這樣,從泥土到金磚,要長達2年的時間,但是,你不要以為這樣的金磚就算完成了,如果你真這麽認為,那你也太天真了。

 出窯後的金磚,還要用桐油浸泡,直到磚表面呈現光澤,才算最後製成。

 金磚運到都後,官府還派官員逐塊檢驗,每塊都要精心檢查, 方可進貢。

 金磚在運輸、儲存和給過程中,都有嚴格的管理,不能丟失和仿造。

 那當年是怎麽防止金磚的偽造呢?

 如果你有機會潛入故宮,撬開地板,翻開鋪地的金磚,你會驚喜地現,金磚的背面不僅有年號,還有工匠的名字。

 是的,這裡的每一塊方磚,都有自己的來歷。

 幸虧當年沒有“某寶”,否則,金磚還在運往都路上,故宮的地板已經鋪滿“山寨貨”。

 這些用太湖泥,經過細致工序燒製的磚,已成了神話。

 這種複雜的工序和昂貴的價格,現在估計也只有馬某、王某這樣的國內富級的大富豪,才用得起。

 當然,有錢就能用上麽?

 不好意思,這項技藝現在已經失傳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