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袁紹麾下一員儒雅謀士勸道:“主公息怒,大丈夫縱橫天下,何須求他人送糧為食!冀州乃錢糧廣盛之地,主公何不取之自用?”
袁紹聽後便有些心動,追問道:“元圖(逢紀字)可有良策?”
“可暗中使人馳書與公孫瓚,令其進兵冀州,兩廂夾攻,得冀州後平分,公孫瓚必會起兵。韓馥乃是無勇無謀之輩,不堪所慮,必會請將軍著領冀州之事,屆時主公依計行事,冀州唾手可得。”逢紀獻策道。
袁紹聽後大喜,即刻便發書與公孫瓚。公孫瓚得到袁紹書信後,見說與他共取冀州,與他平分,心中大喜,不日便興兵而出。
期間,袁紹有派人密報韓馥,說公孫瓚異動,正調兵來攻,望他小心應對。韓馥惶恐不安,召集麾下謀士荀諶,辛平二人商議。
“吾得袁紹密報,聞聽公孫瓚興兵來犯,吾等該如何應對?”韓馥問道。
荀諶聽完韓馥敘說,便言道:“公孫瓚兵眾將廣,興兵冀州,其鋒不可力擋。又有劉備領兵相助,麾下,關羽,張飛皆萬人敵,勇武非常,難以抵擋。而今袁本初過境,他智勇過人,又是四世三公名門望族之後,手下謀士如雨,名將極廣,若大人托事於他,同治州事,必可使公孫瓚退卻,保冀州平安。”
聽完荀諶所述,韓馥當即欲遣別駕關純去請袁紹,卻被麾下長史耿武打斷道:“大人,此事萬萬不可,袁紹如今孤客窮軍,仰吾鼻息,猶如嬰兒於手掌之上,若絕其乳哺,立可餓死。若以州事托付,必是引虎入羊群,冀州危矣。”
“吾本是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擇賢者而讓之,諸君何以心有嫉妒?”韓馥說道。
見韓馥不聽勸諫,耿武大歎一聲:“冀州休矣!”便棄職而去,一同離去的還有關純。
對於二人離去,韓馥雖有些惋惜,但亦不忘遣人去請袁紹。
耿武與關純棄職後,便召集好友志士三五十人,埋伏於成為,欲刺殺袁紹。
數日後,袁紹領兵剛至城外,耿武,關純余眾,拔刀而出,殺向袁紹。卻還為近身,袁紹麾下大將顏良便斬殺耿武,文醜砍死了關純。其余眾也被兵將亂刀斬殺。
袁紹進入冀州之後,便任命韓馥為奮威將軍,又讓麾下謀士田豐,沮授,許攸,逢紀分管冀州事務,盡奪韓馥大權。事已至此,韓馥懊悔至極,丟棄家中老小,隻身匹馬投身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公孫瓚得知袁紹已經佔據冀州,便讓其弟公孫越來見袁紹,商討分地事宜。
待到冀州後,袁紹於公孫越說道:“分地之事,可請汝兄自來,吾還有要事商議,不便相待。”
公孫越便辭別歸去,前行不到五十裡,便遇一隊人馬,口稱董卓家將,將公孫越斬殺。其間有人僥幸逃走,回去稟報與公孫瓚。
公孫瓚得知其弟公孫越身死,當即大怒道:“袁紹匹夫,竟敢欺詐於吾,誘吾起兵攻打韓馥,汝卻獨取冀州,又讓人謊稱董卓兵將,斬殺吾弟,此與汝勢不兩立,必報此仇。”遂率領麾下兵眾,殺向冀州。
袁紹得知公孫瓚領兵來攻,便於磐河東岸擺開陣勢,公孫瓚至磐河西岸。見到對岸袁紹兵馬,縱馬立於橋上,大罵道:“袁紹匹夫,背義之徒,為何誆吾?”
袁紹亦策馬上橋,說道:“韓馥無才,自願讓冀州於吾,汝確兵馬未戰,為何要與汝共分冀州?”
公孫瓚惱怒,說道:“昔日以汝為忠義,
推為盟主,而今所為,當真良心狗肺之徒,有何面目立於世間!袁氏名望皆因汝敗盡。” 袁紹聽他貶斥袁氏,當即大怒:“誰與吾擒下此獠?”話音剛落,文醜便策馬挺槍,衝殺上橋,與公孫瓚交戰,公孫瓚不敵,敗陣而走。文醜乘勝追擊,殺向公孫瓚軍中,往來衝突間,文醜便斬殺了公孫瓚麾下四員大將,卻依舊緊追公孫瓚不放。
殺至山坡處,公孫瓚馬失前蹄,身落坡下,文醜揮槍刺來。就在此危機之刻,忽見一白袍小將從山坡左側衝出,與文醜戰在一起,勝負未分,公孫瓚兵馬來援,文醜見狀,便撥馬而回。
待文醜離去,公孫瓚便上前與那白袍小將相談,看那小將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面貌俊朗,威風中不失儒雅。 便問道:“汝是何人?應不是吾麾下將士。”
“某乃常山真定人,姓趙,名雲,字子龍。本為袁紹麾下,只因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又枉顧忠義,施計竊取冀州,吾看不慣,便棄之南下,欲投交州皇子協麾下。途徑此處,見袁紹麾下大將文醜與戰便救下將軍。”
公孫瓚見趙雲武藝非凡,能與文醜交戰不分勝負,便有心招攬,言道:“吾乃北平太守公孫瓚,可願於吾麾下效力,共同除逆救國。”
“汝便是公孫瓚!”趙雲驚呼道。
“正是!”公孫瓚點頭道。
“哼,汝與袁紹一丘之貉,之前領兵來犯冀州,與袁紹同謀共分此地,韓馥無能,為袁紹所趁。而今怕是所求未成,才與袁紹交戰吧。早知如此某便不會來救。”說罷,便丟下公孫瓚,縱馬而去。
公孫瓚本想招攬趙雲,卻不成想他將自己與袁紹同較。當下有氣,但又念方才救下自己,感其恩義,任其縱馬而去。
而他則引兵回應,整頓兵馬。於次日,盡出精銳,率領五千白馬義從,與袁紹再戰於平原。公孫瓚白馬義從精悍,袁紹兵眾。雙方首戰勢均力敵,互有傷亡。而在平原縣當職的劉備,聽聞公孫瓚與袁紹相爭,便來助戰。關羽,張飛勇武,殺的袁紹兵將節節敗退。
袁紹敗退,據城而守,不復出戰。兩軍相持半月,為袁術與董卓所知。
李儒向董卓進諫說道:“而今袁紹與公孫瓚於磐河交戰,若假奉天子之詔,差人前往和解,授以封賞,二人必回感激嶽父,從而順從,不予嶽父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