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小人物》第798章 黠戛斯
“現在可以說給你舅舅聽了!”張寶兒指著薑皎道。

 李林甫將張寶兒當初告訴過自己的話重複了一遍:“別看李隆基現在只是臨淄王,但他將來肯定要做皇帝,你現在得罪了他,將來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我勸你趁早離開潞州,時間長了,或許他就淡忘了!你最好是去長安,雖然你到了長安也混不出什麽名堂,好在將來我也要去長安,到時候可以幫幫你!”

 張寶兒點點頭道:“你記得很清楚,一個字都不錯!”

 薑皎在一旁狐疑道:“這些都是當初在潞州時,張公子你說給他的?”

 張寶兒笑道:“是我說的,別說你不信,當時他也不信。他說不需要任何人幫助,憑他的本事絕對可以在長安乾一番大事業。而我告訴他,他在長安絕對是寸步難行。就為了這一句話,他才憤而離開潞州,獨自一人來到長安。”

 薑皎盯著李林甫看了好半晌:“張公子說的可都是真的?”

 李林甫低下了頭。

 薑皎恍然大悟道:“難怪我來找張公子,你死活都不肯,原來還有這麽一出。”

 張寶兒瞅了一眼李林甫:“林甫兄,不是我說你,當初若沒有你做的那荒唐事,現在怎麽說也混出名堂了。你看看你舅舅,當初只是個商人,再看看跟隨跟隨陛下的這些人,就連我買來的奴隸王毛仲與李宜德,現在也是朝廷重臣了,可你呢?”

 李林甫神色黯然。

 薑皎見李林甫心中難受,趕忙岔開話道:“張公子,那你說現在該怎麽辦?”

 張寶兒打量著李林甫:“我想知道一件事情,你能告訴我嗎?”

 “定國公!您請直說。”

 張寶兒直截了當道:“走仕途自然需要有人提攜沒錯,但若只靠提攜,無論如何也難有出頭之日。我知道林甫兄有能力,但你要做出來證明給大家看,大家認可了,我自然會全力助你到高位。”

 “如何證明?”李林甫眼中放出光來。

 張寶兒緩緩道:“我給你謀個官,你在任上證明給我看,能做好了,我今後必然全力助你,做不好,今後莫再提走仕途的話,如何?”

 李林甫毫不猶豫道:“我應了!”

 薑皎在一旁有些緊張地問道:“定國公,你給李林甫一個什麽樣的官職?”

 “國子司業!”張寶兒脫口而出。

 “啊?”薑皎與李林甫都愣住了。

 薑皎本以為張寶兒會讓李林甫外放去做個長史或者參軍什麽的,沒想到卻讓他去做國子司業!

 國子司業是是管理國子學的官員,從四品下的官職,比李林甫現在的太子德諭要低,實權不大,可卻是清望官。

 大唐官員有清、濁之分,其中清望官又是清官中的上層要職。李林甫自幼讀書甚少,這個職位顯然不適合他做。

 “這恐怕不合適吧?張公子要不再考慮考慮?”薑皎也覺得不合適。

 張寶兒看向李林甫:“林甫兄,你有什麽要說的?”

 李林甫笑道:“是挑戰就要有難度,這個職位我接受了。”

 見薑皎有些擔憂地望著自己,李林甫勸道:“舅舅不用擔心,定國公此舉是考驗我,也是為我好。國子司業一般都由進士出身的人擔任,聲譽很好,是培養聲望和人脈的好位子。”

 張寶兒朝他豎起了大拇指:“林甫兄果然能看明白!直說吧,多長時間能乾出名堂來?”

 李林甫思忖了一會道:“三年吧!”

 張寶兒伸出了手:“那好,林甫兄,咱們一言為定。給你三個月準備,開春了便去國子學上任吧。”

 李林甫與張寶兒擊掌道:“一言為定!”

 薑皎猶豫了好一會才道:“張公子,不是我不相信你,姚崇那人很較真,他對林甫有成見,司門郎中他都不願意讓林甫做,更何況國子司業這麽重要的位置?你如何能說服他?”

 “要按常理找他說這事,他根本不會理我,我會想別的辦法!”說到這裡,張寶兒笑道:“薑掌櫃,你可又欠我一個大人情了!”

 “那是,那是!”薑皎感激道:“若林甫將來能出人頭地,我們全家都感謝張公子!”

 ……

 “陛下,這段時間還好吧?”張寶兒向李隆基施禮道。

 “咦?寶兒,你不是在家裡休息嗎?怎麽想起來見朕了?”李隆基一見張寶兒便驚喜道。

 “臣來給陛下問個安,順便去看看瑛兒!”

 “那正好,今晚朕要宴請黠戛斯使者,你也一起來吧!”李隆基道。

 “黠戛斯使者?臣怎麽沒聽說過,陛下,這黠戛斯是怎麽回事?”

 李隆基向張寶兒介紹了黠戛斯的情況。

 黠戛斯雖然久居塞外,不僅與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還與大唐李氏是同宗。

 天漢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鐵騎出征匈奴。兩軍在天山相遇,隨即擺開戰場。為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騎都尉李陵主動請纓,要求領五千步卒從居延海以北深入敵境,開辟第二戰場,牽製匈奴軍隊。李陵部隊行軍一個月後,與匈奴單於率領的八萬騎兵在浚稽山展開激戰,十天共斬殺匈奴騎五萬余人。最後因李陵寡不敵眾,矢盡糧絕,李陵被俘投降,投降匈奴後,與他不和的公孫敖有一次出征匈奴無功而返,便誣陷李陵傳授兵法給匈奴單於,並準備侵犯漢朝。漢武帝一聽勃然大怒,下令將李陵一家滅門。直到後來漢朝遣使匈奴時,才弄清楚教兵法給匈奴的並非李陵,而是另一位降將李緒。滅門之痛,使李陵決意留在匈奴。單於對李陵十分器重,不僅把女兒嫁給了他,還封他為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余年,直至病故。

 星移鬥轉,到了大唐太宗時,一支來自西北數千裡的黠戛斯朝貢團,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率領下,抵達了唐朝首都長安。那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貢團絡繹不絕,但這支黠戛斯使團有點特別,他們除了朝貢之外,還肩負著“認親”使命。黠戛斯酋長自稱是漢朝李陵的後裔,與唐朝皇帝是同宗,要跟唐朝皇帝“認親”。黠戛斯酋長的認親要求聽起來很新鮮,卻也不算離譜。李陵是隴西成紀人,西漢名將李廣之孫。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隴西成紀,亦同為是李廣之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