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小人物》第873章 力勸
侯懷安拿出一筆不菲的銀子,求柳氏的爹爹為他們帶路。柳氏的爹娘貪財卻又不願出力,便指使女兒代勞。

  柳氏那時是個青春少女,為人爽朗熱情,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侯懷安的要求。

  柳氏帶著他們走出沙坑,離家已是百裡開外。

  在一天晚上,風流倜儻的瀟灑公子侯懷安,借著酒勁鑽進柳氏的小帳篷**了她。

  柳氏尋死覓活,立要拚命,侯懷安逢場作戲便答應了要娶她。

  在一個小鎮客棧裡,兩人同宿七天七夜,她為他忙裡偷閑趕製承載兩人情義的荷包。

  第七天晚上,柳氏做活累了,一覺醒來,駝隊渺無蹤影,炕頭上放著一袋金銀首飾。

  侯懷安歎了口氣道:“我的身份定國公也知道,是不可能娶為妻的?只有一走了之,這一走就是二十年!”

  後面的事情,張寶兒大概也可以猜測個八九不離十:柳氏醒來的時候,本以為侯懷安還會回來,便寄身旅店,苦苦等待。兩個月後,她發現已有身孕,想回家顏面無光,又情系遠方,呆在這兒吧,難免光棍欺壓,眾口糟踐。萬般無奈,她只有到另外一個地方,隱姓埋名,盼望奇跡出現。女兒降生後,柳氏又苦等了五年,才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被人騙了。她徹底絕望,侯懷安腿間那塊醜陋的紅痧胎記如一塊燒紅的烙鐵擱在她的胸口上,無日無夜灼燙著她,讓她痛不欲生,她惟一的選擇便是使那塊紅色從人間徹底消失。她認為任何殘忍行為都無以消弭她對那個男人的刻骨仇恨,她終於想出了這樣一個辦法。她不僅要消滅他的肉體,還要粉碎他的靈魂。

  於是,柳氏讓女兒去跟獨狼學武,告訴她腿根部有紅痧胎記的那個男人就是奪走她父親的的仇人,讓她去找到這個男人並親手殺死他。

  對一個女人來說,這是多麽大的仇恨,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女兒去親手殺了親生父親。

  張寶兒有些同情侯懷安了,他問道:“既然侯兄知道黑蠍子是你的女兒了,打算怎麽辦?”

  “我能怎麽辦?”侯懷安苦笑道:“當年我不能娶她的母親,是因為我有我的苦衷,現在我依然不能與她相認!”

  張寶兒想勸勸侯懷安,可卻不知該怎麽開口。

  侯懷安一臉痛苦道:“就算我認了她,可她今後如何與我相處呢?與其讓她痛苦一輩,還不如不相認的好!”

  侯懷安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這些年來,黑蠍子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為了尋找仇人報仇。如果有一天,她突然知道自己的仇人就是親生父親,她是報仇還是不報仇呢?恐怕這一輩子她都會在痛苦和矛盾中度過了。

  侯懷安盯著張寶兒道:“定國公,侯某求你一件事!”

  “侯兄不用說了,我知道,我會替侯兄保密的!”張寶兒接口道。

  “定國公,我說的不是這件事情!”侯懷安鄭重道:“我想求定國公,昭武九國的事了之後,求定國公將她帶回長安去,今後給她找個好的歸宿,我將感激不盡!”

  “讓我帶走?”張寶兒吃驚的看著侯懷安:“你把女兒交給我,會放心?”

  侯懷安點點頭道:“或許有一天我們會在戰場上相見,甚至可能會死在對方手裡,但有一點侯某堅信不疑,那就是定國公的為人。把她交給定國公,我一百個放心,至少也可以讓我的愧疚減輕一些!”

  張寶兒苦笑道:“侯兄,你這也太高抬我了,我可沒你說的那麽好!這事嘛……”

  侯懷安驚喜道:“定國公答應了?”

  張寶兒歎了口氣道:“我能不答應嗎?”

  ……

  回到大佛寺,張寶兒徑自來找宏德主持。

  張寶兒將大食人的圈套講於了宏德主持,最後自責道:“是我之前考慮不周,主持可萬萬莫去與大食人講法,以免中了他們的奸計。”

  誰知宏德主持人聽了卻波瀾不驚道:“施主所說的貧僧心知肚明,貧僧乃佛門中人,貧僧不下地獄誰下地獄?佛陀曾於《悲華經》中說,‘慈心即是助菩提法,於諸眾生心無礙故。悲心即是助菩提法,拔出眾生諸苦故。喜心即是助菩提法,愛樂法故。舍心即是助菩提法,斷憎愛故。’慈悲喜舍,一旦從心底湧現,便能點亮生命之光,照徹幽暗娑婆。施主就不必勸我了,修行不是口說,而是要用心去做。我佛釋迦牟尼佛修行時可以割肉飼鷹、舍身投虎,貧僧這副臭皮囊,老病死之後,轉瞬間即腐敗臭爛,有何舍不得的?既然大食人要,就布施給他們吧!”

  張寶兒聽罷,頓時愣住了:侯懷安猜得真準,看來自己是無法勸得動宏德主持了。

  此時正是康居城最冷的季節, 半空時不時有狂風絞動,呼嘯著帶起千百道砂龍,卷舞在綠洲上方,吹得胡楊樹簌簌作響。

  這一天上午,萬巷人空,康居城內的百姓都匯聚到了王宮前的廣場上,觀看隆重的佛教與大食教的論法。

  百姓們暗暗祈禱祝福:希望宏德主持能大展風采,讓大食人知難而退,畢竟這關系到每一個人的未來。

  王宮門前的台階上,站立了一長排的人。居中的並不是總督屈底波,而是蘇伽,屈底波與康國國王突昏分列在他的左右兩喧。除此之外還有康國宰相提契、突昏的弟弟居以及有康國的官員與大食軍的將領們。

  宏德主持今日特意穿了一件新的袈裟,在大佛寺眾弟子的簇擁下,他來到法壇之下,在弟子們的目送中,宏德主持淡然走了上去。

  到了法壇之上,宏德主持盤腿坐下,雙手合十,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輕聲誦起《大乘經》來。

  大佛寺眾弟子也同樣盤腿坐下,跟著宏德主持誦起經來。

  法壇上下頓時嘹繞著節律抑揚的誦經聲,響徹耳畔。

  大佛寺眾僧與其說是誦經,不如稱之為唱經。他們唱經的聲音,來自喉嚨的深處,甚至是肺腑,清晰而低沉,綿綿不絕。尤其是領經的宏德主持,其聲音更讓人驚歎不已,那絕對是一種獨具穿透力的吟誦,無須經過耳膜便已觸及心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