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小人物》第702章 磨刀霍霍
太平公主也不言語,只是眉頭緊皺,不知在想些什麽。

“我覺得這個詔書不錯,你看呢?”韋皇后望著太平公主問道。

“這個主意是不錯,那就這樣定吧,快選吉日新皇上登基。”

說罷,太平公主轉頭便走。

上官婉兒面前的時候,太平公主別有深意地盯了她一眼,面上的肌肉抖動了兩下,什麽也沒說,便離開了。

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韋太后訓政,相王輔政,卻唯獨沒有太平公主什麽事。這個結果肯定不是她想要的,上官婉兒這麽做簡直是明目張膽的背叛,太平公主怒不可遏卻無法發作。

望著太平公主遠去的身影,上官婉兒面上神情複雜,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禱:張寶兒呀張寶兒,你怎麽還不趕緊回來?

……

已是三更天了,一名太監正在禦花園裡巡夜,忽聽輕微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深更半夜的,他幹什麽?但這件事太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閃在一棵大樹背後,想看個究竟。

隱約中他看見一個蒙面人,他的肩頭上還扛著物件,軟耷耷的,分明是人。太監在宮中已經多年,他相信這絕不是刺客,或是盜賊,肯定是有人又倒霉了,這種事韋皇后不止做過一次了,他估計這與今天皇上突然駕崩有關。

太監雖然心裡難過,也很氣憤,但他又有什麽辦法呢?

他知道,宮裡的事,不該看的不看,不該問的不問,否則會連小命都搭上。他故意把手中的梆子敲得響響的,果然,那人聽了便急急忙忙走了。

……

中宗李顯死了,沒有人去查找他的死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死後,大唐王朝將何去何從。

群臣都知道,此時真正有影響的是兩大勢力,一支是以韋皇后為首的後黨,核心成員包括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另外一支則是以相王李旦為首的李唐宗室,核心成員還有太平公主。這兩大集團勢均力敵,誰也不能把對方壓倒。

這種情況下該怎樣辦呢?最合理的辦法就是由後與宗室共同推舉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皇帝。

第二天,韋皇后臨時召集了早朝,宣布了先帝李顯的遺詔。

上官婉兒起草的這份遺詔相當有水平。

李重茂是中宗唯一的兒子,父死子繼天經地義。李重茂只有十六歲,需要有人輔政,雙方都能接受。韋太后訓政,相王輔政,兼顧了韋後勢力和宗室勢力。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日後雙方還得一決高下,但是,至少從眼前看,這個遺詔可以維持一段時間,這也是上官婉兒煞費苦心的目的。

可沒想到,這個遺詔竟然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對。

宗楚客首先提出了反對意見:“相王輔政,於理非宜;且於皇后,嫂叔不通問,聽朝之際,何以為禮?”

宗楚客的意思很清楚,韋皇后和相王是嫂子和小叔子的關系,按照古禮,叔嫂不說話,怎麽能既讓韋皇后臨朝,又讓相王輔政呢?這讓他們倆在聽朝的時候怎麽相處呢?

宗楚客提議,既然叔嫂不通問,索性把相王輔政一條拿掉,直接讓韋皇后臨朝稱製!

宗楚客這個提議一出來,大臣中支持韋皇后的居多,大多數人也隨聲附和。於是,遺詔的內容變了,就剩溫王重茂為皇太子,韋皇后臨朝稱製兩條了!

韋皇后知道,相王畢竟是高宗的兒子,單憑這一點他就有很高的人望,便給相王加官進爵,讓相王李旦做太子太師這個位高卻無權的虛職。

僅僅三天這後,韋後正式立十六歲的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加相王為太尉,同時將相王的長子成器由郡王進封為親王,封號為宋。太尉是三公之一,實際上根本沒有權力,這個太尉還不如李成器從郡王到親王來的實惠呢。

修改了遺詔之後,韋皇后緊急調遣五萬府兵進入長安,和禁軍一起,對長安實行軍管。府兵和禁軍一共六個最高軍事將領,任命的全都是韋家子弟或女婿。最高指揮則由韋皇后的堂兄、宰相韋溫兼任。

韋皇后這樣做很明顯:想做皇帝!

李顯在世的時候,韋皇后便有過這樣的想法,不過那時候只是想想而已,可現在李顯死了,情況都變了。盡管韋皇后心中清楚,李顯肯定不是死在自己手中,可又有誰會信呢?這個黑鍋她是背定了,再加上宗楚客不停地慫恿,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心奔著皇帝之位而去了。

韋皇后做皇帝,誰最害怕?

當然是李唐宗室了!

當年武則天稱帝,李唐宗室被殺得落花流水, 現在如果韋皇后再來這麽一次,李唐恐怕就更無遺類了!

再說,武則天稱帝,畢竟最後還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傳回給了李唐王朝;可是,韋皇后沒有兒子,如果她真的稱帝,皇位最終會落到誰的手裡就更不好說了!

宗室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得自救了。

怎麽自救呢?宗室的領軍人物毫無疑問是相王李旦。可韋皇后也不傻,早就防到了這一招,也已經派兵把相王府邸嚴嚴實實地“保護”起來了。這樣一來,宗室這邊就群龍無首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韋皇后和她的同黨們千算萬算,唯獨忘了算計相王的兒子們。

要不要防范相王的兒子們呢?對這個問題,韋皇后集團裡並不是沒有人想到過。

宗楚客人老成精,他看著相王的幾個兒子虎虎生威,總覺得是個隱患,他提醒韋皇后:現在形勢緊張,趕緊把相王的幾個兒子打發到地方去吧。

但是,韋皇后沒聽他的。或許是韋皇后認為再怎麽也輪不到他們當皇帝,所以根本就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

韋皇后篡改遺詔,想自己當皇帝,此事事關每一個李唐宗室的利益,決不能束手就擒!

李隆基從小就在大大小小的政變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慣了,他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政變已經迫在眉睫了。事已至此,只能是搞一場政變,把韋皇后做掉。可是,具體怎麽操作這場政變呢?雖然在張寶兒的幫助之下,李隆基也有了自己的班底,可要與韋皇后對抗,這點資本顯然不夠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