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孺子春秋》第二百四十八章 弈秋和呂荼論棋藝之道
  “天地就像這棋盤,這人間的萬事就像是這棋盤上的縱橫交錯”

“縱的若是男,橫的就是女,男女交錯便生出了活與劫”

pia,一子落下。

呂荼見弈秋堵住自己翼尾,忙在旁邊打了一個活位。

弈秋pia的一子又緊接著落下“你看這黑白子,三四子聚集在一塊,像不像家庭,當很多三四子聚集在一塊兒,那就成了一個國。”

“黑白子之間的對弈,個體講,是人與人之間的依靠和對戰,局部講是家庭與家庭之間的依靠和對戰,大的講是國與國之間的依靠和對戰”

“這依靠和對戰靠的是棋盤上的縱與橫”

“想要活著就要精密的計算”

pia,pia黑白子不停的下著。

“然而計算,只是術而非道”

“術是眼前,是局部,道是方向”

“棋藝之道是當你開始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你想要什麽樣的局面,並按著你的思路去布局,這便是道!”

“得道的人,他們下棋從不為外物所動,棋盤上或者棋盤外,無論電閃雷鳴與風雨交加,對他們而言就像那清風拂過山崗,明月照過大江”

“所以心不動,道自生!”

“棋藝之道的根本就在心不動”

pia,這一子,弈秋落的有些重。

呂荼打吃“心不動,道雖然生了,可卻得不到快樂,那道得了又有什麽用呢?”

弈秋笑了“這就牽扯到老夫先前講的另一個棋藝門檻之道。”

“棋藝的門檻之道就是下棋是為了快樂啊!”

“若是你下棋下到無情,下到不擇手段,下到損壞身體,那你就入了魔了,而非入了道了”

呂荼聞言眉頭一皺,pia,一子補上“那癡和魔又有什麽區別呢?”

弈秋道“一念成癡,一念成魔,關鍵的是他是否邁過了那個門檻”。

呂荼聽罷似有所悟,開玩笑道“那先生現在是道者,癡者還是魔者?”

弈秋最後一子落下,看著棋盤上的局面哈哈大笑“本初,你看老夫是道者,魔者還是癡者?”

此時棋盤上衍生出的局面赫然是陰陽魚纏繞,呂荼把棋盤上的棋子一掃在地“先生今日之教,荼終生難忘。”

弈秋捋著胡須笑了笑。

人,只要那顆初心不變,就算遭到了苦厄,又能怎樣呢?

我自得自在,我自得自樂!

蟾教會呂荼的是人要有危機意識,要有敬畏之心,而眼前的這位弈秋告訴他的是做人修內心的道理啊!

縱橫,縱與橫,呂荼在周國之遊何嘗不是縱與橫呢?

桃林下,眾人飲宴。

桃花雨隨著春風搖曳而落。

弈秋讓清風明月拿出自己珍藏的老酒招待。

雖然菜食粗糙了些,但呂荼吃的卻是最快樂無憂無慮的。

眾人喝的很高,清風是跳脫的性子,雖然和呂荼先前鬧過不愉快,但在酒食的催促下很快的也打成了一片。

“夫子,諸君,清風有,有一歌,嗝”清風顯然喝高了,站起來差點栽倒。

“明月,沒事,我沒醉”明月趕忙扶住了清風。

“陽春三月,東山桃開。”

“好!”篾大聲鼓掌。

清風見聞得意一笑繼續道“孜孜君子,求學不倦”

“今來嘉賓,雖無管弦”

“但有一酒,一花,一棋盤!”

“好!”張孟談雖是木訥性子此時也不得不對清風之歌讚歎起來。

呂荼聽罷也是點頭,這首短歌雖淺顯易懂,但裡麵包含的情意卻是綿綿。

“好吧?哈哈,夫子這幫弟子當中只有我”清風醉醺醺的拍著胸脯“只有我,清風,酒棋歌,樣樣皆懂,皆通,哈哈!”

聽著清風的自吹自擂與大言不慚,弈秋無奈的苦笑,這個弟子雖然聰慧學東西快,但總是三心二意,所以似乎懂得很多,但其實樣樣皆不精。

“哈哈”眾人大笑。

清風見呂荼大笑,不由一倒一歪的走到呂荼面前“君子也好詩否?”

呂荼自是謙讓連說不懂詩。

可是呂荼此時的樣子在清風眼裡變成了故意的矯揉造作,於是大怒道“君子今日若不飲詩,便是瞧不起我清風!”

明月見聞嚇了一跳忙去勸清風,奈何清風倔脾氣上來了,踢著腿激將呂荼。

弈秋知道呂荼在詩歌上造詣很深,當下也是看向了呂荼,希望他能留下像《青青園葵》《月下醉飲》等絕代詩篇。

呂荼見躲不過去便道“我這歌可能與以往大不同,若有不好之處,還望先生與諸君雅量。”

“嗯,雅量,雅量!”清風聞言這才停止撒酒瘋。

呂荼端著酒樽站了起來,他環顧四周,見桃花庵中桃花開的正粉紅豔豔,眼下眾人又在桃林下飲宴不由張口道“東山之上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摘取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枕頭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開花落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貧賤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貴勳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呂荼改編的唐伯虎名作,把眾人驚呆住了,沒有人發出一絲聲響,所有人都沉浸在那詩裡。

春風酥酥,桃花簇簇。

“好”清風醒悟開來,上前一步摟住了呂荼“君子知我,君子知我啊!”說罷嚎啕大哭起來。

弈秋也是感慨道“桃花庵,桃花仙,士人能擺脫世俗的富貴與權祿能有幾人啊?

想必擺脫的都是那傳說中的仙人罷了!”

明月和篾則是暗道, 君子此歌雖也奇怪,但想必是從楚辭裡改換而來的吧?

東山之上兮桃花庵;桃花庵兮桃花仙。

桃花仙兮種桃樹……

張孟談看著呂荼的身影,不知不覺又回到了那個月下的晚上,公子荼舉杯邀月獨醉。

清風突然想到了什麽,急轉身回草堂,不一會兒拿了筆墨紙硯“君子,還望留筆作念?”

呂荼看著眼神真真的清風當下沒有猶豫,拿起粗豪開始潑墨起來。

當這首詩一口氣完全寫完後,呂荼的手脖子都覺得有些酸,此時的文字太難寫了,不僅筆畫多,更且繁雜。

眾人看著昏黃的紙張上的龍飛鳳舞與瀟灑漂移無不附掌讚歎。

後來呂荼更是沒想到的是,清風知道呂荼的真實身份後,把此裱裝了起來,作為傳於後世子孫之寶。

當然呂荼此行也為東山桃花庵壯了名聲,不少求瀟灑求自由的有志之士紛紛來此求學,更是為後來桃花學院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魯國的文化中心也由此開始慢慢向東山轉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