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孺子春秋》第七百九十五章 學派紛爭
玉皇峰頂,泰山學宮,造化神秀,陰陽昏曉,一處視野比較開闊的高台。

與天下惶惶不安的局勢和齊國國內躁動叫嚷著要戰爭的局面相反,呂荼卻是清閑的緊,此刻的他正在和墨翟忙活架接類似於天文望遠鏡的東西。

因為這幾天呂荼琢磨著,天上可能又要出現流星雨。

說也奇怪,呂荼這消停的十年,這天上是年年有詭異:流星撞地球不說,就連那幾乎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都難遇到的大日全食,超級月亮,七星連珠,掃把星(哈雷彗星)……都被他遇到了。

按這個時代天人感應理論講,所謂天現異常,必有大變。呂荼不太信天人感應,但是這個時代的天下人卻信,他們隱隱約約的覺得,這是上天告訴世人有大格局要變了。

其實天下人隱隱約約感覺到的沒錯,若是按正常的史書記載和後世對春秋戰國的劃分,這段期間正好是春秋向戰國最後過渡的十年。

不過還好,雖然這天象異常,但是卻沒有給齊國帶來自然災害,而這種幸運,給呂荼帶來了無盡的好處。

它將本來脆弱即將蹦亂的人心,再次凝聚在了呂荼身上。

齊國人認為他們的國家是受到了神靈保護的,要不然天下其他諸侯國都在鬧災荒,為何只有自己相安無事

接著他們又想神靈為什麽保護他們,而不保護其他國呢?

他們思索良久把原因歸結在了他們的國君,呂荼身上。國君勤政愛民,感動了上蒼,所以降下水旱災害時避開了齊國。

而這也為呂荼上山下鄉搞民生改革,讓改革得以順利的進行奠定了人心的基礎。

這天文望遠鏡別看簡陋,可是著實累死了不少呂荼和墨翟的腦細胞。原因不是因為呂荼不懂這天文望遠鏡製作的原理,而是在這個時代,可沒有製作出天文望遠鏡的部件。

為了弄到這些部件,呂荼是掛腸搜肚,遍尋天下,花了巨大的物力財力和精力,才終於七湊八湊湊齊了。

看著眼前粗陋的天文望遠鏡,呂荼小心的組裝著,如同他親眼目睹第一個兒子出世後,抱著小小而醜醜的兒子一樣,那樣的小心,那樣的擔心。

墨翟也和呂荼差不多,在二人的身後則是位忙碌其璿璣事的老者,這老者仙風道骨,儼然一副活神仙樣。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如今天下一輩中,最厲害的佔星師,宋國的子韋。

子韋本是宋國太史重臣,深得宋景公喜愛,所以才賜了姓為子,只是宋景公死後,子韋就不受待見了。後來宋國和齊國聯姻,宋國公主王妹嫁給了呂渠,呂荼要求宋國的所送的陪行嫁妝裡,其中就有子韋。

對於子韋,呂荼是十分的佩服,此人對於天文學的造詣,恐怕後世最傑出的天文學家也遠遠不如,畢竟後世天文學家們是靠著先進的儀器設備來推算出他們的結果,而子韋呢,他只是靠著自黃帝時就流傳下來的簡單天文器械,如璿璣之類的,便能演算天象,推知氣象,著實令人驚歎。

夜色降臨,在泰山之上仰望星空,星空乾淨的如洗。

“快看,星雨來了”

這一夜,呂荼滿意了,墨翟震驚了,子韋有點難受。

呂荼滿意是因為他終於滿足了自己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流星雨的願望。

墨翟震驚了,原來大王口中的天文望遠鏡竟然可以如此清晰的看見星體,還有星體本來以為是諸神的降臨,原來它真的只是星體!

子韋有些難受,是因為自老祖宗傳下來的“天人感應”還有“地上人天上星”學說竟然是假的,

那流星根本不是人隕而是星體的燃燒,就和炭的燃燒一樣。“大王,天文望遠鏡應該立刻銷毀!”

這是子韋輾轉反側三天三夜後,第四天頂著熊貓眼跑到呂荼的行宮中給出了建議。

呂荼此刻正在行宮中教授諸子王孫寫字作畫,他聽到子韋的建議很是吃驚,畢竟子韋是星象學家,給他製造出了天文望遠鏡難道不是對他將來的天文星象深入研究有更大的益處嗎?

那些王子王孫們也是驚愕,紛紛手中的筆墨放了下來,靜坐在小案桌旁,看著子韋。

子韋正要解釋原因,這時行宮外傳出了墨翟憤怒聲:“大國士何意?你是想掩埋真相嗎?”

墨翟是來行宮進獻新研究出的食品豆腐的,不料想,剛到行宮門外就聽到了子韋說要毀掉天文望遠鏡的事。他也初始驚愕,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墨翟是個聰明人,當子韋的話剛結束,他瞬間就明白了子韋的意思,他大步走向殿內,對著子韋就是怒斥,所用語言皆是一針見血之語。

子韋也沒有否認,他就是要世人不知天文的真相,他不顧墨翟,而是對呂荼語音悲切道:“大王,這個天下已經人心喪亂如此,若是讓天下人知道唯一還能製衡他們,威脅到他們的天,竟然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實在物體,他們會怎麽樣?他們還有敬畏心嗎?”

“大王,人應該保存敬畏心!”

“所以會毀掉人敬畏心的這玩意必須毀了”

子韋說到最後老神仙平靜如水的模樣蕩然無存,換之的是滿臉的猙獰。

墨翟聞言卻是大怒,頂回去道:“敬畏心來自內心,來自自我的約束和休養,和追求事實無關”。

“大王,我也提倡鬼神學說,這您是知道的。可是提倡鬼神學說,不代表我們就去否定追求真相,甚至去把追求真相的介質給毀掉”

“更何況天空之浩瀚,宇宙之無窮,能探索的完嗎?”

“四萬八千丈之外,無鬼神,那四萬八千丈之外呢?”

“蒼茫之無窮謂之玄,玄之上謂之玄而又玄,因為玄,我們才會敬畏”

“就和懵懂無知的幼兒一樣,他們淺薄愚蠢時見到老虎不覺得老虎可畏,可是當他們見識增長了,他們就會敬畏”

“所以大王,我和子韋認為恰恰相反,應該推廣此物,讓世人知道自己在上天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放棄舍掉一些會造成動亂的欲望,讓“法度”“秩序”“尊卑”嵌入他們真正的內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