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孺子春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天下9分,呂荼得其4
啊?!
眾軍將聽到呂荼的命令後無不驚呼,接著忙叫為國相伍子胥求情。
呂荼聽著眾軍將的求情,只是不肯,他冷面如霜,似乎是早已經有了決然。
眾軍聽到呂荼要殺伍子胥也嚇著了,十多萬人齊聲高呼,請留國相一命。
其聲勢之大,動天撼地。
年邁的老國相伍子胥見聞忍不住鼻腔眼睛泛酸,但是他強忍住了。他只是把這份感激默默的放在心裡。
孫馳跑到呂荼面前叫道:“拔墳計是自己提出來的,和國相無關,若殺殺自己”。
只是他的聲音在浩浩蕩蕩的十多萬人面前太微弱了,呂荼還是不肯,被軟禁後剛放出來的石乞此時也是哭著跑到呂荼面前為伍子胥求情。
雖然他和伍子胥有些誤會,甚至對伍子胥有些不滿,但是石乞不得不承認伍子胥作為齊國的國相期間,在他的輔佐治理下,齊國的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所以伍子胥對於齊國是有大功勞的,不能因為對敵人做了些“大逆不道”的事,而大發雷霆,殺了。
這樣只會親者痛,仇者快。
十多萬人的同時求情,其聲威之浩蕩,天地為之震動。
“罷了,罷了,伍子胥,自今日起你就致仕吧!”呂荼最後落寞的道了一句。
“謝大王”伍子胥聞言叩謝,伏地不起。
眾軍將聽罷神情各異,他們舔了舔嘴,看著臉色冷淡的自家大王,又看了看伏地還沒起來的老國相伍子胥,最終還是沒有說出話來。
呂荼沒有先進郢都,而是帶著眾軍將還有楚國投降的耆老名宿,去重新給楚平王有熊棄疾下了葬,並在其墓前致哀三日,以贖伍子胥之罪。
消息傳出,齊國所佔領下的楚國地域人心皆為之動容。一些還在零星反抗荊楚地區,在很快的時間內,如同推到的玉柱,一一投降。
為了治理好這楚國三分之二的廣袤土地,呂荼打算把它分為三大郡,第一郡名荊州郡,郡治郢都,第二郡名長沙郡,郡治鄂城,第三郡皖郡,郡治壽春。
至於三郡的郡守,呂荼打算荊州郡用端木賜,長沙郡用言偃,皖郡用陽虎。這三人都是文武通背之人,而且各有長處。像端木賜,這人堪稱文武宰相而且又和楚國人打過七八年的戰爭,雖然沒有勝利,但是也沒有大敗,為了防止逃到巴地的楚昭王東進,讓他做荊州郡的郡守再好不過。
這些人都是文武宰相的能人,相信在他們的治理下,這三郡能很快的恢復出元氣來。
想罷,呂荼寫下王詔,去通知三人。這三人,一個則是當著小郡郡守,另兩個還在孔丘墳前守孝。
不過如今三年孝期快要過去,呂荼自然也不擔心言偃和端木賜會撂挑子不乾。
郡守有了,大城令,邑令還有鄉裡亭等這些官員的任命,自己無需多管,自有國相府和禦史台斟酌篩選任命。
官吏的架子有了,就意味著王政推行的手有了,接下來就是歸化問題。
楚國和齊國有太多的不同,語言,文字,信仰,風俗習慣等等諸如此類,要想實現歸化融合,那就得靠教育。所以呂荼打算把郢都楚王的宮殿改成鳳台學宮,並聘請高德夫子前來推行教化。
郢都夜宴,楚國降臣風胡子獻給了呂荼一把劍,名為泰阿,呂荼先是震驚,接著疑惑,在他所知的記憶裡,這把劍不是在楚昭王有熊軫的手裡嗎?
風胡子說楚王有熊珍手裡那把其實是太一劍而不是泰阿劍,

呂荼哦了一聲,並沒有多說什麽,他抽出自己的佩劍,又和泰阿劍相擊,嘭的一聲,自己的劍出現了豁口,而泰阿無損,呂荼驚愕,接著大喜,要知道他這把劍可是他滅了越王勾踐後從他手裡搞到的八劍之一的斷水劍,那鋒利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只是沒有想到和這把傳說中的通靈瑞劍泰阿比起來還是差的太多了。
大賞風胡子,賜姓氏為胡,封其為胡氏世家,史稱胡姓氏先祖。
呂荼和眾軍將還有投降的楚國耆老大夫,觀看了由楚國第一樂師扈所編的歌舞,他很是捋須欣賞,特別是楚女流若紈素的腰肢還有那俏皮可愛多情婀娜的女兒姿態,或許是喝多了的原因,又或許歌舞催發的獸性原因,回到宿寢之地,呂荼把勾踐的女兒,也就是楚昭王有熊軫的妻子,楚惠王的母親給睡了。
第二日呂荼接到了奏報,說子淵捷,苑何忌還有公孫揮追殺楚昭王的三部大軍被埋伏接連三次大敗,但是三部仍然繼續狂追楚國余孽。
呂荼搖了搖頭,心說看來楚國的氣數還沒盡,於是打算強令三部大軍退守在南津地區和婁山地區,並築造兩關,南津關和婁山關,以望楚軍,預防楚軍將來東進偷襲。事情完畢,各留守兩千名軍士駐扎,其他眾軍去蔡地和大軍會和。
可是事情並不是呂荼所想的那麽簡單,第五日呂荼接到八百裡急報,子淵捷,公孫揮兩部兵馬在漢水西北山區遭遇楚秦聯軍埋伏攻擊,兩部兵馬若無苑何忌部及時援救,將全軍覆沒,如今大軍雖突破重圍,但所剩無幾。
看到這份急報, 呂荼大驚失色,連夜召集全軍會議,命晏圉為鎮西將軍,石乞為漢水將軍,孫馳為鎮西軍副將,率領大軍五萬西進,並令子淵捷,苑何忌,公孫揮三部殘余暫歸鎮西將軍府統領。
命令下完後,大軍整裝兩日,第三日正式出發。
由此拉開了銘傳華夏的齊楚秦三國“武當山對峙”的傳說!
而這也是武當山名字的由來!
三將半個月後得到了王令,急匆匆收拾殘軍準備與鎮西軍匯合。
而呂荼也差不多在同個時間帶著剩余的大軍去往了蔡地。
所謂的蔡地即是蔡國,楚國吞並蔡國後,用原蔡國盜賊利為大夫治理其地。如今楚昭王西逃巴地,呂荼自然要帶軍把蔡地納為治下。
至於為什麽要帶那麽多的大軍,原因是因為宋國前段時間終於把陳國滅了,並把戰火燒進了蔡國境地。呂荼不願到嘴的肉被宋國給吞了,自然要驅趕宋人。
王車之內,呂荼和伍子胥品茶對弈。
雖然伍子胥被拿下了去掉了相位,但是呂荼和伍子胥彼此都清楚,這是給外人看的。
“大王,楚秦合流不足懼!一個穩當的晏圉將軍,一個精靈古怪的孫馳,再加上個勇猛的石乞,足以讓楚秦擋在大山以西。”
“只是如今天下九地,大齊得其四,下一步,大王打算滅哪裡?”伍子胥啪的一聲,落子在棋盤上。
呂荼看著棋盤上的局勢,笑道:“地緣上看,滅宋是最好的;實力上看,滅鄭是最好的;長遠的看,滅趙是最好的;短期的看,滅中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