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弟子聞言臉部肌肉直抽搐,自家夫子真是要成“聖人”了!
後來,呂荼在臨淄也得知了此消息,哈哈大笑,他把自己還記得的一些關於後世做青瓷白瓷的方法寫成書劄,並讓舍人伯牙從自己府庫中挑選出上等顏料,一塊派人親自送到姬山的手上。
成文公姬山見到呂荼送來的東西大喜過望,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東西的確是貴稀新奇滿足了自己的癖好,二是知道自己的性命與爵位總算是保住了。
於是成文公姬山精神煥,二度春風,奇巧百思,造化神工,轟轟烈烈,震古爍今,促進華夏泥塑事業從陶器時代進入瓷器時代開始了。
但這都是後話暫且壓住,且說少正卯聽到陽虎把信件給成文公後,知道事情就要壞菜,立馬率領左師進攻成國。
終於左師在陽虎大軍到達之前攻下了成國。
等到陽虎和籍秦帶著平西大軍羅列城下,見成邑牆上掛著魯國左師的旗幟時,他一張臉怒的血紅,可是這還不是最氣的,最氣的是少正卯打開折扇輕搖,還對城下的陽虎感謝道:“多謝陽虎將軍為魯國送來一城”。
噗!
陽虎一口老血差點吐出來,感情忙活了幾天白忙活了。
陽虎的手下將領們扯著嗓子要攻打魯國左師,籍秦卻是強烈反對,因為齊魯並沒有宣戰,若是現在攻打的話,就是宣戰,這在法理和現在局勢來看都對齊國沒有好處。
陽虎也知道籍秦說的沒錯,他憤恨的帶著大軍離開了。
城牆上的少正卯看著陽虎帶著大軍離開,折扇合上,眉頭輕蹙。
他身邊的那個駝背童子見狀,打著哈欠道:“夫子,陽虎此次吃了啞巴虧,看來周圍小國有倒霉的了!”
少正卯聞言點頭:“橐童兒,所言在理!”
接著他大喝一聲對著身後將領道:“來人……”
陽虎後來的作為應證了那個被少正卯稱呼為橐童兒打著哈欠的話。
因為再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陽虎猛如下山虎,管他是齊國的附庸國還是敵對國,只要是齊魯邊境的小國,他就滅,譬如《黃帝八十一難》記載中的神醫秦越人的祖國盧國,還有那擁有古戰場長杓和尚未生的艾陵之戰的艾邑的牟國。
這一點,陽虎不知他犯了第二個大忌,濫權,破壞國家信譽。
但這些還不是最狠的,陽虎的玄甲大營在行進扈國時,因為扈國子聽從了魯國的鼓動,偷襲了陽虎,陽虎勃然大怒,攻下扈國後,命令全軍大屠殺,屠殺完為了毀屍滅跡,令人一把大火給燒了扈邑。
等籍秦知道的時候,已經勸阻來不及了。
要不是陽虎是平西將軍,籍秦當場就拿下了陽虎以正法。
陽虎越來越胡作非為,攻下四個國家後,任命從魯國就跟隨他的人為各地的郡守,並讓他們搜集糧草為大軍所用。
眼瞅著陽虎就要帶大軍進攻顓臾國和杞國,籍秦再也忍不住了,因為他偶然從釁蚡黃那裡聽說過顓頊國的國主和自家君上關系不一般,若是他再這麽搞非得出大事不可。
總之,籍秦把他一直目睹的陽虎的罪證列舉了十大條,密奏給了國相府。
蒲余候是輔相,當然他先會收到此密奏,打開密奏後,他看的是心驚肉跳,這陽虎是想幹什麽?
於是他慌忙來到伍子胥面前,把此事當面現呈。
伍子胥看到十大罪狀後,也是氣的怒目圓睜,他拿著密奏在堂內來回踱步著。
蒲余候不敢說話,他知道伍子胥在做最後的判斷與決定。
“以國相府的名義,暫停陽虎平西將軍與玄甲大營主帥的權利,另外派人把他這個無法無天的混帳東西押回臨淄!”伍子胥厲聲道。
蒲余候聞言點頭,陽虎做的太過火,只有現在剝奪他的軍權,才是最好的選擇,只是陽虎的關系背景?
想到此處,蒲余候提醒道:“國相,陽虎是君上親自提名的平西將軍與玄甲大營主帥,此事是否告知君上,再做定奪?”
伍子胥聽罷立即擺手道:“不必了,此事就這樣。上大夫你立即以本相的名義起草命令,讓正回臨淄的華周將軍,現在立馬東進,接替陽虎的平西軍大權!”
蒲余候聞言很是驚愕,他猶豫道:“這樣不好吧?”
伍子胥眼睛一眯道:“有些事,咱們做相的要勇於承擔!”
這話一出,人老成精的蒲余候似有所悟,他捋著白胡須點了點頭。
的確,陽虎此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卻不太服管教,這就好比一匹烈馬,只有把它馴服了,才能成為人的真正助力。
而君上只能做給這匹烈馬喂食的人,而不是馴馬的人,因馬若馴不好,馬能表現出來,大不了殺了吃肉。
可是人不一樣,人會裝,人會隱藏懷恨在心,所以為君者不能冒著這麽大的風險。
伍子胥所說的勇於承擔無非就是說的這種可能。
華周接到伍子胥的密令後大吃一驚,但也沒有猶豫,帶著少量心腹往平西將軍陽虎部星夜趕去。
陽虎是日正在睡覺,只聽的大帳外咚咚大鼓作響。
他很是疑惑, 誰人在沒有自己的將令下敢擅自鳴鼓,於是慌忙起身去查看,帶來到聚兵廣場時,傻了!
只見平東將軍華周威風凜凜的站在聚兵處的將台上,他身旁站著籍秦等人。
“平西將軍陽虎接令!”華周看到剛睡醒的陽虎後,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塊青邊內黃之布,這布陽虎自是認得,這是呂荼給相國特殊起草命令之布。
陽虎不知道生了什麽,慌忙跪倒接令。
“平西將軍陽虎,作為大軍平西主帥,本應承君上仁慈,下接國相府意志,與鄰交好,誰料枉顧國家大計,擅自攻伐周圍附庸小國,實為膽大妄為,更有甚者,屠城毀滅事跡,其手段之殘忍卑劣,令人指,茲任命平東將軍華周暫領平西將軍之職,免去陽虎平西將軍與玄甲大營主帥之職,押回臨淄,以儆效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