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孺子春秋》第五百四十五章 舉世盛典(甲)
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孺子春秋》最新章節...
 為了搞好這倆大盛典,並把這兩盛典的影響力搞到最大,呂荼兩年前就讓舍人通知國相府,以呂荼的名義,用齊國號系列馬車去請各國各地的名望耆老。

 對於國內,呂荼當然更不會放過,歷下學宮是重點請的對象,只是離的近,三個月前才去請的。

 孔丘,老萊子,季扎,顏闔,哀駘他,列禦寇,申徒嘉,壺丘子林等大佬都來了。

 老家夥們,新一代聞人們,見到各地的名宿,相互攀談,交流自是不用細說。

 當然邀請而來的不只有自家國內的人,還有各國的使節使者。

 如燕國,吳國,楚國,宋國,魯國,中山國,越國,鄭國,陳國,蔡國,衛國等。

 蜀國太遠所以沒來,義渠正在對外作戰,所以也沒來。

 諸侯國使節使者清楚這是呂荼想借機表露自己國家的實力以震懾他們,他們之中有帶著別樣目的來的,有為呂荼加油鼓舞的,有對此嗤笑不已看熱鬧的。

 伍子胥起初認為呂荼這麽搞是好大喜功的表現,強烈反對,他給出的理由有以下幾點,一,陣仗搞的太大,勞民傷財;二大閱兵廣邀賓朋會造成國家實力泄密對將來不利;三,現在國家改革已經進入收尾階段,若是再搞這麽一出,事情成了,自然是錦上添花,若敗了,可能會累及改革。

 可是呂荼卻固執己見沒有采納伍子胥的建議,他隻說了三句話,伍子胥便沉默了。

 呂荼道:“相國,寡人周遊列國,看到太多大國被人欺凌,你知道寡人得到最大的心裡體會是什麽嗎?”

 “那就是國家需要團結,團結一切能團結的一切,只有團結才能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想要,而實現這需要儀式感,人的,國家的!”

 “當無數人都集中在一起,共同行一個儀式的時候,那種歸屬感,向心力,自豪感,是任何代價都換不來的。”

 伍子胥雖然不懂什麽向心力,什麽歸屬感,什麽自豪感,但大概也是明白呂荼用意的,無非是想增加自己在齊國士人心中的威望。

 只是威望,單靠儀式感就能獲得嗎?

 威望是靠殺出來的!

 不過看著呂荼雙眼炯炯有神無比自信的樣子,

伍子胥最終歎了一口氣,心道:鬧騰就鬧騰吧,大不了最壞老夫拚了命為你收場。

 於是他同意了。

 呂荼並沒有露面,而是讓伍子胥作為此次即位與閱兵的總指揮,讓朝堂上下極力輔佐。

 此時相國府大堂內。

 伍子胥端坐中央,左右文武分開兩邊,文官持象笏,武官手押禮劍。

 象笏,在商朝時就已經廣泛使用,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記事的,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在齊國沒有推行,呂荼遊覽諸侯國時發現此物有用,就讓伍子胥在齊國推廣。

 當然持象笏的也不是誰想持就持,得有規矩,規定文官必須爵位在中大夫以及以上的才方可持。

 而下大夫及其以下則持竹板。

 至於長大夫爵位上面的卿爵,則持玉圭,但由於齊國現在活著的人當中還沒有人擁有卿爵,所以堂中並沒有人持玉圭。

 武官的禮劍,是一種沒有開刃的青銅短劍,主要是讓武官們在披著披風站在朝堂上時,顯得更加威武的作用。

 禮劍也是有講頭的,它根據不同爵位,除了劍鞘所修飾的紋飾不同,還有鑲嵌的寶石顏色與多寡等也是不同。

 “太祝,君上的即位大典準備的怎麽樣了?”伍子胥先沉聲問道。

 太祝是季鹹,他因為有勸服長桑國投降齊國和為冉求治病之功,被呂荼任命為了太祝。

 此時季鹹意氣風發,誰能想到當年的獄中人,有朝一日能成為大國的太祝!

 季鹹持著象笏,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道:“稟相國,一切典儀皆是準備妥當,隻待君上到來,國相下令。”

 “好!”見伍子胥很滿意,季鹹退回了班位。

 “大行,各國的使節還有君上親筆信邀請的各地賢達耆老使節使團都到了嗎?”伍子胥看向了持著象笏的宰予。

 宰予一走三巔,如同背書道:“稟相國,天子使節單旗,吳國使者伯嚭,越國使者文種,楚國使者沈諸梁,晉國魏氏使者王詡,韓氏使者韓不信,趙氏使者趙無恤,燕國使節太子姬桓,中山國使者……魯國使者少正卯,衛國使節‘太孫’姬輒,鄭國使者鄧析,宋國使節太子……秦國使節太子夷,陳國使節太子越,蔡國使節太子朔……皆已到達,現被安排行人館裡。”

 “至於君上親自邀請的賢達耆老,如孔國老,季扎,老萊子,弈秋,蟾,顏闔,南宮敬叔,壺丘子林,列禦寇等人皆被君上安排在了臨淄宮內,以上大夫的禮節待遇”

 宰予狂噴很長時間終於把各國來的使節使者和那些賢達耆老念完了,在場不少大夫深知宰予嘴碎秉性的人皆是鄙夷不已,伍子胥點頭讓其退下。

 宰予退回班位後,伍子胥又道:“太史,宗祝,你們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

 太史是左邱明,宗祝是成連,二人聞言持象笏走了出來稟報了他們準備的情況。

 伍子胥點頭,這時又看向了武將行列:“平西將軍,平北將軍,平南將軍,軍士們的禮服是否已經穿備好?”

 華周,孫武,范蠡,一抖披風,手按佩劍道:“回稟相國,已經全部備好。”

 “行軍方陣次序呢?”伍子胥追問道。

 三將相視一眼,華周回道:“按照建營先後和功勳大小以…魚貫……”

 伍子胥聽罷點頭,接著又看向了仲由:“中軍將軍,在典禮進行期間的秩序安保準備的怎麽樣了?”

 仲由走上前道:“稟國相,一切盡在掌握當中”

 “嗯,此次前來觀禮的人過多,若是人手不夠,可從閱軍兵士中抽取忠心之輩……”伍子胥顯然有些擔憂。

 “臨淄令……”

 釁蚡黃持著竹板走了出來。

 ……

 臨淄城很美,此時正是街道上垂柳最青,百花開的最好的時節。

 因為即將而來的即位大典和閱兵,致使本來兩經戰亂的臨淄又充滿了人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