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孺子春秋》第五百二十七章 800弟子出仕
公輸班看到左邱明說完,他走了出來,拿出呂荼的詔令,宣道:“自今日起,在歷下大明湖周圍建立大齊典籍藏書館與博物館,大齊國老孔丘另賜大國士爵位,為齊國第一任典籍藏書館與博物館館長”

 “老萊子,季扎,伯昏無人,墨翟,左邱明,蟾,弈秋,壺丘子林,申徒嘉,季鹹,姑布子卿,哀駘它……為齊國大國士,與國老孔丘修訂天下大字典……”

 這些話孔丘一句也沒有聽進去,他耳旁只有涼快的夏風,只有眼前的楊柳依依。

 呂荼用了十五年歷經古黃河古長江古淮河上下,所遇到的國家能在史書上出現的就足有七十二個。

 他看到了太多的國家長處與短處,看到了太多國家的輝煌與衰敗,看到了太多國家優秀的風俗和習慣,看到了太多……

 於是他想讓和他一樣遊覽天下過的孔丘幫助他用一種系統的記錄這些國家美麗的東西,希望他能傳之後世,讓華夏的每一寸土地上的人都知道,就在他們腳下所踩的大地上,有那麽些祖輩,他們是如此的美麗善良,如此的英雄慷慨。

 不應該遺忘他們,不應該只因為他們弱小而遺忘他們。

 而做到這,需要一個最大的前提,那就是文字,只有文字才是華夏最根本的傳承。

 有了它,華夏才不會斷根。

 可是現在周天下的文字種類太多了,齊魯之文雖相似,但還是不同,更不用說楚國文字,和越國文字了,那種蟲鳥文,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能寫的懂的。

 呂荼希望這個周天下僅存的一方大佬,文字專家,能把天下的文字進行編輯匯錄,形成一個華夏第一部大字典。

 呂荼現在不缺錢,不缺紙張,不缺筆墨,但缺的是有如此學識和精力的人。

 這個世間能有此者,孔丘當屬第一,可是那麽繁雜厚重的東西讓一個即將耳順之年的老人編纂,壓力太大了,於是呂荼開始寫信,親筆信,一一的讓心腹送往各地在野的賢達,希望他們能出山幫助自己完成這曠世偉業。

 其實呂荼不知道,這些工作孔丘早就在做了,他每遊歷一處,必定會考據文字典獻。

 像前段時間,在衛國時,就在一亂墳地處,孔丘意外看到了龜飾文,他大喜過望,因為他看的出這是他祖先殷商時期所留下的文字。

 於是他不顧眾弟子的反對,就在那亂墳地研究了足足一個月,直到呂荼起兵討逆的事情傳到他的耳邊。

 夜裡晚宴之後。

 那些要出仕的弟子紛紛默契的來到了孔丘的屋外,他們在月光下面,在院子中那棵結滿桃子的大桃樹的下面,靜靜的跪座著。

 孔丘或許早就知道這幫弟子會這樣做,他從屋內走了出來,手裡拿了張席子,放在屋門下,然後與眾弟子靜靜的對跪座著,月光灑在他們的身上,灑在院子中的大桃樹上,風動,斑駁影動,成熟桃子的甜味縈繞在眾人鼻尖。

 此刻不言,勝似有言。

 第二日,一條長龍,八百弟子,拿著各自的任命文書,乘上呂荼親賜的二馬之車,出仕上任。

 老孔丘從自家門外送,一直送到城門外,他翹看,翹再看,直到乘著兵車的八百弟子身影消失在視線。

 顏回扶著目光戀戀不舍的老孔丘安慰道:“夫子,您不要悲傷,他們去‘宦海沉浮’去了,總有一天,還會回來的”。

 孔丘扭頭看著顏回沒有回答,而是幽幽歎息道:“回啊,你啊,真的好傻!”

 顏回傻傻一笑:“夫子,這世間的人,有的是想改變他人的人,有的是想改變自己的人,回愚魯,隻想做一個傻乎乎的笨人”。

 老孔丘聞言一愣,接著搖頭苦笑,最後似是愛憐似是嗔怪的輕輕拍了一下顏回的手道:“你這個笨人,可是做不了笨人了,編著一部文明大字典,可是卷帙浩繁的任務啊,我一個老頭子可是忙不過來”。

 顏回知道自家夫子的意思,他信心道:“夫子,您放心吧,回會為您挑燈研墨的”

 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國君讓扁鵲先生給我昨日看了病,他說我雖然留下了病根,但只要好好調養,再活他個三十年是沒有問題的”。

 孔丘聞言先是一愣,接著這個可愛的倔老頭差點大喜的當場就跳了起來。

 因為他的一塊心病終於沒了。

 顏回不僅是他最疼愛的弟子,更是某種程度上的知己,他對顏回的情分甚至比對愛子孔鯉的還深。

 可是顏回家境貧寒,生下來時體又弱,得了病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所以常年累月下來便留下了病根。

 更在前些年在楚國時,他差點就死了,若不是自己一行人及時遇到了老萊子,那真的就完了。

 孔丘身後的其他未出仕弟子聞言也是大喜,紛紛恭賀顏回和自家夫子。

 這幫弟子有和顏回一樣志向的,有因為自認才華德行還不足以出仕的,有隻想含飴弄孫過著自己幸福小生活的,有年齡太小……

 孔丘對於那幫和顏回一樣志向的感到哀歎,但卻也沒有因此去勸他們;對於那些如曾點隻想過自己幸福小生活的卻是無奈笑笑。

 看著還剩下從老到少的兩千多弟子, 孔丘心情很好,道:“國君在歷下的東邊賞了我五百畝土地,並給我寫了四個字,耕讀世家”

 “起初我不明白國君的意思,因為你們知道我是一個不愛種地的人,又怎麽能理解耕放在讀之前的意思呢?”

 “後來我想著既然賞了,那就不能荒蕪,是應該種些什麽,昨夜月下我端坐在席上,看到院子裡的桃子甜美的誘人,我頓悟了,人在土地上有辛勤的耕耘才會有秋天的收獲,這就和讀書研究學問一樣,沒有耕耘又如何在秋天的時候收到甜蜜的果實呢?”

 “今日我就帶著你們去那五百畝土地上走走看看,去了解耕讀的快樂”

 眾弟子聞言先是一愣,暗道夫子真是變了,不過趕忙躬身喜滋滋的跟著孔丘去下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