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折錦春》第九十五章 黃柏陂
 在薛家,除了少數幾位長輩外,其余人等在這位薛中丞的面前,皆是噤若寒蟬,連呼吸都恨不能憋住才好。

 薛家家主薛弘文對這個長子寄予了厚望,而薛允衍也果然出色,從小到大皆十分出眾。薛允衡自生下來起,便總被拿來與薛允衍比較,而在這個端正有為的大哥面前,他這個弟弟總是被比得一無是處。

 比來比去十幾年過去,薛弘文驀然回首,這才驚覺,自己的這個次子竟已長成了一個特立獨行、專愛與三玄名士作對、愛財如命的怪胎,再也扭不回正道了。

 薛郡公心中的苦悶,多少年來不得排遣,如今薛二郎終於做下了一件大事,何鷹以為,他家郎君應該是歡喜的。

 然而,薛允衡此刻卻並未顯得歡喜,而是用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定定地看著手裡的信。

 “我並無瞞人的打算。”良久後,薛允衡驀地開了口,語聲十分平靜,語畢抬眸看向何鷹:“你立刻去尋青蚨、孔方過來,這兩個鬼頭定是躲在什麽地方睡大覺。你給我把他們挖過來,我要核帳。”

 這幾句話說出口,薛允衡像是終於松了口氣,神情也變得怡然起來。

 他向著何鷹笑了笑,一雙眼睛在黑暗中閃動著奪目的光華:“親兄弟,明算帳。賑災美名歸了薛家,錢自也應由公中出,明日/我便將帳交予父親,讓他還錢。”

 擲地有聲地扔出了這句話,薛二郎便站起身來,拂了拂衣袖。

 這個動作他不知對鏡練習了多少次,此際行來直若水掠雲飛、風過修竹,說不出的灑脫,道不盡的風流。

 何鷹噎了噎,悶悶地應了聲“是”,便沉默地退了下去。

 薛允衡亦離了案邊,去一旁端起了茶壺,倒了半盞冷茶,淺淺啜了一口。

 冰冷的茶汁濾過喉頭,在胸腹間澆下一片冷意。

 他微闔雙目,感受著那一團寒涼慢慢化為絲絲縷縷,心中陡生淒涼。

 從古至今,只聽說英雄借酒一澆胸中塊壘,而他卻只能以冷茶熄滅滿心抱負。何其可悲?何其可笑?

 薛允衡的臉上,漸漸地有了一絲苦澀。

 縱使這天下人千千萬萬,卻無一人能知曉他此際的情緒。

 方才展現在何鷹與鄧通面前的他,只是表象。而在內心深處,他的焦灼與憂慮卻無人得知。

 陳國如今一片盛世之景,士子整日清談,以不論國事為衝淡、為高士、為曠達悠遠,中元帝更是以明君自居,睥睨趙國之小、唐國之狹,卻不知,三國之中最弱、亦是情況最危急的,便是陳國。

 先帝頒布的戶調試之政,弊端已然隱現,可笑中元帝一直以為事小,根本沒放在心上,滿朝文武更無一人察覺到國之根本正在動搖,陳國的官田與稅賦,正在大量地流入某些士族與貴人的私囊。

 也許,朝中文武官吏並非不知,而是視若不見,甚至是推波助瀾吧。而那些私吞陳國土地與錢財的蛀蟲們,還有那些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私下募集田客、詐冒複除,令得國之徭役無人可服,而私兵數量卻與日俱增的老饕,說不得便是這些在朝堂上端方雅量,於朝堂下飄逸超然的所謂名士。

 清查田畝佃客的數量,追討稅賦、重整士族課田數量,規劃朝廷與地方之間的政務配比,核算複除者戶數並增加徭役田戶,整頓各地軍務,提調強軍駐守邊境,此乃當務之急。

 可歎的是,他薛允衡人微言輕,又多年出離於政事,不會有人聽取他的建議。

 中元帝密旨派他南下,他滿心歡喜,亦查出了不少端倪。可待他回到大都,卻是連中元帝的面也未見著。後來他方知曉,聖上新得了一位西域美人,如今日夜恩寵,無暇多問旁事。

 薛允衡閉緊了雙眸,面色微微泛青。

 此時此刻,他真希望能借來一雙慧眼,替他看清這天下之亂勢,讓他想清楚往後該如何做。

 不由自主地,他想起了醉仙樓中的那個青衣小僮,那皂紗下隱去的臉,曾無數次現於他的夢中。

 他再一次地覺得懊悔。

 若是當初不去講什麽所謂的風度,不去理會眾人目光,而是直接掀開那小僮的皂紗,看清其面目,那麽今日找起人來,定然會容易許多。

 薛允衡緩緩張開了眼睛,望著案上的那一豆燭火。

 細細的火苗著黑暗,像是用盡了一切力量冀圖撐出光明,卻終是攪不動這籠蓋四周的濃黑。

 他怔怔地靜立半晌,移步來到一旁的書架邊,向著架上的某處一按。

 “嘩啷”一聲脆響,書架的左上角翻出了一扇暗格。

 薛允衡放下茶盞,探手在暗格中略略翻揀了一會,便將一封信拿了出來。

 這是那位紫微師尊留下的最後一封信,信上標注的開啟日期,便在前日。

 他取出信紙,再一次展信細讀,一雙眼睛死死凝在上面,似是要從那字句裡讀出別的什麽來。

 這封信異常地簡短,既非五言詩,亦非長句,而是僅有三字,寫的是:黃柏陂。

 這三個大字支骨嶙峋,每一個字皆力透紙背,仿若用盡全力寫下的一般。

 薛允衡久久地凝視著那三個字, 像是看得呆住了,深邃的眸光中,難得地流露出了一絲茫然。

 如果說,整個漢嘉郡尚有一方淨土,那便是黃柏陂了。

 此處土地貧瘠、人煙稀少。據他所知,除了一、兩家無名士族外,便再無任何有價值之處。他想不明白,師尊留下這三字有何意圖?

 薛允衡蹙著眉頭,怔然出神。

 案邊的燭苗跳動了一下,複又歸於平靜。

 雖不明這三字贈言之意,他卻仍是做了安排,隻待過了年便會親自南下,去探一探黃柏陂的虛實。

 他轉開視線,望著燭台上那一朵淡而微黃的光暈出神。

 這些微的光亮,就像他此刻心中那微弱而又執著的期盼,即便沉夜壓頂,黑暗撲面而來,這一星火光亦兀自灼烈地燃燒著,不顧一切、不計後果,將最後的光明投射在這個角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