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折錦春》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鳳印
桓子澄的話音落下,啞奴斂眉頜首,神情鄭重,眸中的疑慮卻仍在。

 行刺大陳諸皇子,此等行徑雖說大膽,到底還是在自己的國度裡,以桓氏之能,未必算是什麽大事。

 再者說,此事郎主桓道非亦是默許了的。

 為了桓氏一族今後的起複,以此雷霆手段激一激中元帝,令他早日下旨赦免桓氏,實可謂四兩撥千金之舉,初聞此計時,桓道非便已讚過“大妙”。

 然而,遠赴大唐行事,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人在他國,諸事不便,縱然桓子澄將接下來的每一步籌劃得極細,卻終是叫人心中不安。

 且,此事亦是瞞著桓道非的。

 這一點,尤其令啞奴憂心。

 可是,桓家內部如今的情勢,卻又令他不得不緊隨桓子澄左右,不敢有片刻松懈。

 說到底,桓道非對自己的長子桓子澄,並無多少喜愛。在桓道非的心裡,唯有幼子桓子瑜,才是他心之所系。

 啞奴的眉頭一點點皺了起來,目中憂慮更甚。

 阿爺愛小兒,在大族中,這樣的事情並不鮮見。而桓子澄縱然再是出眾,卻因了母族羸弱,在野心勃勃的桓道非眼中,便不如母族為范陽盧氏的幼子有價值了。

 子強而母弱,這樣的桓子澄,於冠族桓氏而言,確實不是最理想的下任郎主人選。十余年的流放生活,令桓氏急需外力襄助,而桓子瑜顯然比桓子澄更具備這樣的能力。

 再者說,桓子瑜本身也不差,容貌清俊、清雅溫和,比之冰冷的桓子澄,更多了一份溫潤。

 此外,桓子澄的年紀也大了一些,這也是他的短處。

 桓道非如今正值壯年,還能再管上二、三十年的事甚至更久,到得那時,桓子澄也有些老了。

 在桓道非看來,自己的長子目今的作用便只剩下了一個——聯姻,為幼子桓子瑜拉攏住一方勢力。

 而桓子瑜卻勝在正當年少,且母族勢強,再有一眾族老的幫助以及桓道非本人耳提面命,他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成長,待桓道非去後,桓子瑜便能以盛年之齡,接下新一任郎主的位置了。

 啞奴無聲地歎了口氣,看向桓子澄的眸光裡,含了一絲疼愛。

 桓子澄並不知曉身邊忠仆的感慨。

 此刻的他,正凝眉思忖著什麽,沉默良久,方才輕聲語道:“父親……一定有事情瞞著我,而我……卻不能多問。我自知,此舉極冒險,然,桓氏之局,唯此可解。”

 他仍在說派人赴大唐之事。

 此舉可解桓氏之局,卻也只是暫解而已,桓氏最難破解之局,仍在大都。

 桓子澄的眉峰往下壓了壓,冰冷的眸子裡,全無一絲表情。

 寶藏、墨三,還有對墨氏諸事的知悉,這一切,不過是托了死過一次的福罷了。

 前世呂時行叛逃趙國時,中元帝曾很隱晦地提及過墨氏,以及墨氏在趙國的那個神秘組織。這幾者之間,似是有一種微妙的聯系。

 這些事,桓子澄也是在後來桓家入猜獄之後,方才看明白的。

 不過,桓氏最大的、亦是幾乎無解的危機,即便是死過了一次,他卻仍舊無法徹底看清。

 前世時,那個告發桓氏的人究竟是誰,他始終不知。

 他唯一知曉的是,出首告發桓氏之人,來自於桓氏家族的內部,而這個人在告密時出示的重要證物,便是一枚形製奇特的火鳳印。

 那枚印章,桓子澄在臨刑前曾看過一眼。

 一眼,即是永訣。

 他從未想過,他還有翻回頭重來的機會,令這枚火鳳印,提前面世。

 桓子澄冰一般的眼眸裡,劃過了一絲淡淡的茫然。

 火鳳之印,到底代表了什麽?

 前世時,事情發生得實在太快,他只知道桓家的覆滅,是因勾結他人而犯下了謀逆大罪,而最主要的鐵證,便是從桓家搜出來的各樣信件與信物。

 說起來,這些證物之中的相當一部分,的確就是事實。

 當年桓氏重返大都的前因,便是因為中元十五年夏,陳趙兩國於邊境交鋒,陳國損了數萬最精銳的兵馬。

 此一役,正是桓氏與趙國大將聯手合謀所致。

 中元帝憂心趙力之強盛,於是重於動了將最擅詭戰的桓氏召回大都的念頭。

 可以說,桓氏是以一場陰謀得來的戰敗,換得了重返大都的機會。

 只是,誰都沒想到,這一計最後害的,卻是他們桓氏一力扶持的太子殿下。

 李樹堂的冒死進諫,直接便將太子殿下與桓氏之間的關系,擺在了中元帝的面前。

 中元帝如何不忌諱?

 他還沒死了,他的兒子就謀劃著要把自己背後的靠山請回來了,且還是如此地迫不急待。

 正因為出了個李樹堂,桓氏的謀劃幾乎半數落空,亦令中元帝在桓家尚未返京之前,便提前布了後手,這後手便是閬中江氏、襄垣杜氏與沔陽周氏。

 三姓聯合抗桓,分去了本該屬於桓家的大塊兵權,再加上旁觀的薛氏與衛氏,前世的桓家返京之初,便已顯露敗局。

 一念及此,桓子澄冷寂的面容上,便劃過了一絲諷意。

 可惜他醒來得太遲,三個月的時間,僅夠他尋找寶藏、聯絡墨三、說動桓郡公,並派出桓家高手與墨家死士,將李樹堂誅殺於城外,先期解去太子之危,而別的事,桓子澄幾乎無暇顧及。

 在有限的時間裡,他必須、也只能以決然一擊,破去桓家最初的敗局。

 李樹堂,至為關鍵!

 此人身為太子府詹事丞,小小的七品官,他哪來的膽子,居然敢貿然覲見中元帝,呈上了蕭家的那封請罪表書,且獻書之後立即失蹤?

 這絕對是陰謀。

 前世時,桓家也曾派人追殺過李樹堂,只是他那時失蹤已久,難以尋訪,直到桓氏闔族覆滅,此人依舊行蹤成謎。

 所以, 重生之後,桓子澄第一個要對付的人,便是李樹堂。

 此人必須死!

 再者說,太子殿下身邊的人,也該好生換一批了。桓子澄情願由中元帝親自擢拔些人手過去,也強過當今留在太子身邊的那些所謂舊臣。

 索性殺他個乾淨!

 放火燒車之舉,自是為了毀去那封信。

 而其實,事到如今,蕭家以及蕭家的那封信,已經不重要了。

 蕭家犯下的本就是死罪,即便沒有“十可殺”一案,蕭家也仍舊逃不了滅頂之災。

 桓子澄無聲地歎了口氣。

 這一世,他並不介意放蕭家一馬。

 總歸他們難逃一死,死在別人的手上,還能讓桓家的名聲乾淨幾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