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折錦春》第八百九十九章 皆無用
很快地,十三娘便又抬起了頭。【全文字閱讀】

 當她看向桓道非時,盈盈水眸中除了淚水,便只剩下了擔心與孺慕,軟聲說道:“女兒省得的,父親待女兒真好。”

 “早些回房歇著去罷。”桓道非的語聲越加柔和,愛憐地看了看十三娘,便轉身繞過了屏風。

 在轉身的那一刻,他的臉上重又布滿了陰霾。

 柳大圃沉默地跟在他的身後,兩個人很快便來到了大書房。

 書房裡早就點好了燈,還燒了一隻小炭盆,推門處,便是一室的明亮與溫暖。

 只是,桓道非卻像是完全感受不到這樣的暖意,他的神情比方才還要陰沉,解下氅衣信手向椅子上一擲,便沉聲問道:“查清楚了?”

 柳大圃躬身道:“魏宗與梁宗一起去查的。只是,從昨晚開始就一直在下雨,那小九川的地勢又多為山石,一切痕跡皆已被大雨衝洗乾淨,兩位宗師查到最後,也只能將此事歸於意外。”

 說到這裡,他略微頓了頓,便又歎了口氣:“我與另幾位先生將蒲園的仆役分開審了,所有人眾口一詞,隻道是四郎君首先提議九川垂釣,張無庸便陪著他去了。”

 桓道非向椅中坐了,閉起了眼睛。

 柳大圃又道:“因怕這中間有人串供,我們總共審了三次,得來的口供卻是一致的。四郎君平素就愛垂釣,隔三差五地便與張無庸去一趟小九川,此事眾人盡知,便連四郎君在外的僚屬也皆知曉。昨日他們也和往常一樣,九川垂釣談天,一切皆與以往無異。。”

 桓道非沉默地聽著,面上倏地湧起倦意,疲憊地將手捏了捏眉心:“張無庸的屍首,找到了?”

 “已經尋到了。”柳大圃的面上浮起些歎惋,語聲低沉:“他被河水衝去了下遊,一個時辰前,梁宗發現了他。”

 這般說著,他的腦海中似又浮現出了那具泡腫了的屍體,心下越發慘然。

 昨日四郎君桓子瑜與門客張無庸同九川釣魚,結果雙雙落水。因他二人垂釣時不喜旁邊有人服侍,因此,兩人落水差不多半炷香之後,隨行的仆役才發覺,天幸桓子瑜還留著口氣,人倒沒死,只是他落水時後背撞上了大石,傷勢卻是有些不妙的。

 “張無庸的後事,你親去辦罷。”桓道非的語聲響了起來,拉回了柳大圃的思緒。

 他應了個是,桓道非又續道:“張先生是我親自替四郎挑的,我本以為,憑張先生的才智,定能助得四郎一臂之力,可誰想”

 他搖了搖頭,有點說不下去了,面上現出了深深的倦怠。

 柳大圃與張無庸皆為門客,感受自是較桓道非更深,此刻他也是長歎了一聲,道:“找到他的屍首後,我便叫人告知了張無庸的家人,又自作主張予了他們二百兩銀。此事我先斬後奏,請司空大人恕罪。”

 桓道非閉著眼睛擺了擺手:“罷了,你做得很好,一會兒你再去帳上支五百兩銀,一應喪葬事宜皆從這銀上走,若有剩余的,便予了他的家人罷。往後他家中的事情,你也多關照些。”

 柳大圃無聲地躬了躬身。

 房間裡安靜了下來,兩個人皆是無話,氣氛有些壓抑。

 “四郎他怎麽就那麽愛垂釣呢?”良久後,桓道非終是說道。

 本應是疼惜的話語,此刻由他說來,卻是便多了一分埋怨,“就算他這個喜好不算壞,但昨日那樣的天氣,他就不能安生呆著?非要給我尋出這樣的大事來。”

 語至最後,幾乎便成了責怪。

 柳大圃斂眉立在燈影下,想了想,並未接他的話,而是輕聲道:“四郎君的腿怕是保不住了。司空大人還需早做打算。”

 桓道非面色黯然地點頭道:“你說得很是。”頓了片刻,又歎了口氣:“四郎啊,還是太年輕了。”

 說這話時,他的面上露出了苦笑,語聲越發艱澀:“柳先生也不必說得這樣隱晦了,四郎豈止是腿廢了,他往後還能不能坐起來都難說。”

 柳大圃的面上也露出了惋惜的神色,低聲勸道:“醫也沒將話說死。隻消好生調養著,四郎君也或許就能好起來,亦未可知。”

 “他啊,就是太沉不住氣了。”桓道非一臉地恨鐵不成鋼,眼底深處又是懊惱、又是怨懟,又有著些許疼惜:“我都說過多少回了,凡事有阿爺在,他隻消好生按照我的安排往前走,總有一天,他是一定能走到前面去的。可他卻從來不肯聽我的話,唉”

 他似是有些煩躁起來,端起面前的茶盞一飲而盡,複又將之重重地往案上一頓,站起身來道:“事到如今,他自己受苦不說,我辛苦為他謀劃來的中書侍郎之位,又該讓誰填上?”

 柳大圃聞言,沉吟了片刻,沉聲道:“司空大人看,要不要把大郎君”

 “不必。”不待他說完,桓道非立刻便打斷了他,一面便往旁踱了幾步,語聲變得冷淡起來:“大郎自有大郎該走的路,不可更改。”

 這一刻,他的態度可謂堅決,幾無轉圜余地。

 柳大圃心下十分無奈, 低頭思忖了片刻後,又用一種商量的語氣問:“既是如此,則府中出了這般大事,是不是也該知會大郎君一聲?”

 桓道非轉過臉,用一種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一會,方淡淡地一勾唇:“沒這個必要罷?他在天龍山陪天子行獵,正該好生表現表現,府裡的這些事情,我看就不勞他費心了。”

 柳大圃斂眉應道:“仆明白了。”

 桓道非對自己的長子之忌,簡直就是匪夷所思,若不是親眼見證了桓子澄從出生到長大的全部過程,柳大圃甚至會懷疑桓子澄到底是不是桓道非的親生子。

 “此際最堪憂者,還是那個中書侍郎的空缺。”桓道非說道,轉身目注著窗外,面色陰沉。

 柳大圃沉吟了一會,說道:“滿府之中,也就三郎君可堪一試了,而二郎君”

 他說到這裡便搖了搖頭,不再往下說了。br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