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漢女學堂》第241章 祀與戎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對於皇帝劉恆來說,他其實不用做太多事,悠閑地把工作交給屬下去做就可以了。筆~趣~閣www.biquge.info要不是為了掌握住皇帝的權利,不讓大權旁落,更為了證明自己,會是一個好皇帝。皇帝劉恆其實不會這麽辛苦。

 在軍事上,現在大漢的軍隊,基本保持戰鬥實力。只是不能取得戰馬,在騎兵的迅練上不如匈奴,才會如此被動。

 對這種現象,皇帝雖然有意識到,但除非出去開疆拓土,在西北打下一片地方來牧馬,不然,是不可能解決。

 然而,大漢只要想要出關,勢必會跟匈奴人產生交集。

 過年了,有許多國家都會派使者送來禮物,與祝福。連匈奴人都不例外。

 但皇帝清楚的很,他們只是利用這次入關的機會,與大漢商賈達成貿易。

 胡茬差點被來自匈奴的大商賈買走,就是原因之一。在匈奴,其實他們不缺黃金和寶石,甚至和聞玉石,也在他們的控制區內。只不過,因為玉石沒有什麽戰略控制的需求,所以還是有人去開采。

 只是這時候,大漢的經濟才剛開始複蘇,玉石的價格也還沒有開始上漲。因為價值不高,所以也沒有引起許多人爭相開采,只是把開探玉石當成普通生意在做而已。

 這些東西的價值,就不如黃金了。

 不過,由於技術有限,匈奴人對黃金的開探也不怎麽熱衷,對於強大的匈奴人來說,沒有比搶劫來錢更快的途徑了。

 也因此,不只是在匈奴境內,許多的小部落因此滅絕,甚至沒有出現在歷史,成為歷史的塵埃,他們的存在,根本沒有被記錄下來。

 總之,皇帝要得到一個馬場來畜牧馬匹對付匈奴人,只有跟匈奴人打一場仗,從匈奴人手中,拿下一塊適合的地方,然後把那塊地方緊緊掌握在手中。

 然而,這件事,本身就是個悖論。

 皇帝不知道,薄慶在錢汝君的幫助下,已經在飼養馬匹上,步向坦圖,只不過,代價極為高昂。

 因為錢汝君答應薄慶要將租下來的田地收獲給薄家負責販賣,所以薄慶想要由錢汝君來直接生產馬匹所需要的牧草。

 這些馬,因為要當戰馬使用,倒是不方便在農地裡直接飼養。

 他們不知不覺中,就建立起大規模生產,半欄牧畜養的方式,這種方式,極大的提高了薄家養馬的效率。同時,薄家還在訓練騎士,現在這匹受訓的馬和騎士,都是小孩,受著比匈奴人還嚴苛的訓練。然而,錢汝君的菜,總能讓他們比以往還快的速度恢復,繼續投入訓練。使得薄家的訓練方式,可行性提高。

 薄家比較過,有吃錢汝君家菜肉產品的人,恢復速度要比沒吃的人快了三分之一。

 所以薄家很期待,錢汝君擴大生產的成果。

 不過,薄慶核算過,雖然他們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取得錢汝君經營農產的產品,但長久以往,薄家的財力會不夠支撐錢汝君不斷擴大的生產。所以他們商量著,在長安以外的城市開設酒樓,專門賣錢汝君的產品。

 之所以不在長安城和樗縣,就是怕跟錢汝君打對台。

 因為薄慶吃過,錢汝君拿出來的蔬菜水果,比錢家農場的好吃。

 雖然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差距,但在食物一道,這種差距就足以決定一切。所以薄慶知道長安城的酒樓由錢汝君提供食材之後,當機立斷的放棄長安城的市場。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薄慶還考慮到,長安城的布局,其實不適合酒樓的營業,還不如在其他城市,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至於名目,薄家可以跟錢汝君合作,連鎖達成共識。這樣,薄家的酒樓,就可以借助錢汝君長安酒樓的威勢來經營。

 當然,這一切薄慶都要跟錢汝君商量。

 打聽到錢汝君和主事人胡茬出長安城之後,他也跟著出城去了。

 皇帝劉恆雖然知道錢汝君與薄家往來密切,甚至錢汝君與薄家有不小的生意往來,以及錢汝君不知道怎麽從薄家租下大量田地的事情都知道。

 然而,派去探問的人,卻不知道薄家如何運用錢汝君家的蔬菜水果和豬牛羊以及各種禽類等肉食。

 所以皇帝並不知道薄家正利用錢汝君來組建一支強大軍隊的事情。甚至錢汝君在女學堂教女孩讀書寫字練武,他都有點當笑話看。

 在這些男人意識中,女人只是附屬於女人的產物,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就算讓她們會了許多的技能。她們也只能在男人的保護下才能發揮她們的能力。

 至於錢汝君會這獨立自主,是錢汝君依靠著神,並不是她自己的自主意識。

 甚至錢汝君的膽小,都沒有瞞過皇帝毒辣的眼睛。

 就是因為錢汝君膽小,皇帝更把她的所做所為,當做承天意旨。

 與張蒼不同,皇帝重視錢汝君,正是因為她掌握了國之重典的祭祀。

 擁有溝通天神、地祇、人鬼的能力。

 皇帝從各方面觀察的結果,得到的結論就是如此的令人難以相信。但只要相信了,所有的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釋。

 可惜錢汝君太小了,要不然把她收進后宮,或者成為太子的妃子,對於劉漢王朝的延續都有幫助。

 不過,如果成為妃子,身為神的使者,不會看兒子被分封出去,一定會幫他爭取成為太子,對國家的穩定有不好的影響。

 或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她成為劉氏皇族的一份子。

 那樣,要求她為劉氏皇族出一份力,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即使封為公主,必須給予封地,這還是一個劃算的生意。

 並不是每個公主的封地,都必須跟館陶長公主一樣大。給予一個鎮,甚至封在邊荒地方都可以。因為公主並不一定要前往封地,可以收取賦稅,在長安度日即可。

 朝廷官員自然有人會負責去這個地方。

 本來,皇帝想用最小的代價,將膽小怕事的錢汝君留在他身邊,但現在他感覺到錢汝君開始對他離心離德,這是很不好的預兆。

 “如果我沒感覺錯,錢家小娘子這是生我的氣了。”皇帝好不容易從張蒼口中,得到錢汝君被人販子所綁的前後經過。再加卜鄧通找出的錢汝君辭呈,聰明如他,立刻看出錢汝君離開的問題所在。

 怪就怪張蒼自作聰明,沒有派出尖端力量,第一時間把錢汝君和胡茬那個小娘子救出。雖然皇帝對胡茬的消息所知不多,但已經知道她是錢汝君身邊重要人物,並且差點被賣到域外去。

 高洋提報給張蒼夫人時,曾經給出建議,讓張蒼告知皇上。然而張蒼並沒有這麽做,而是自作主張告知內史府。

 據說,因為內史府有內賊,導致錢汝君受刑。深深讓錢汝君對皇帝產生不信任感。覺得她跟皇帝沒有默契。

 對於打擊人販子一事,她跟皇帝應該是利益一致的事情。

 因為計劃不如想象,錢汝君生氣了……因此發了小孩子脾氣。

 而皇帝對錢汝君的小孩子脾氣真的沒輒。就如同皇帝對天降災難沒輒一樣。

 他並不敢對錢汝君使用強硬手段,只能循循善誘,讓錢汝君做有利他的事。

 說起來,皇帝很想臭罵張蒼,都是他把他的善誘計劃搞砸。

 讓他變得很被動。可惜,他沒辦法對張蒼說他心中的想法。只能讓張蒼去意會。

 皇帝之前犯了一個大錯,就是沒有把他對錢汝君的重視,讓張蒼知道。

 畢竟,對張蒼來說,錢汝君是一個不錯的人才,但是做面食和按摩,對他來說,只是小道。

 就算是醫術高明,也無關國家大事。在張蒼的眼裡,不是國家大事,就不應該勞動皇帝本人。

 不過,身為丞相,他跟皇帝同樣重視祭祀和戰爭。之前錢汝君提供棉甲的製作方案,讓前方的將士能有保暖又具有防禦,並且輕便的戰甲能穿,張蒼是記在心裡。要不然,他恐怕連知會內史府都懶得知會。

 這次錢汝君的事,他大可以不跟皇帝呈報他在背後曾經做的事。然而他思考的結果,還是對皇帝坦誠了。

 他知道,對皇帝少瞞一些事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任。錢汝君的事情,皇帝遲早會知道的,與其事後被秋後算帳,不如早點說,皇帝雖然會在心裡怪他。但對他將更加信任。這絕對是一個夠本的生意。

 “皇上,錢卿家這算是逃差,按理是可以將其捕回,讓黃門去把她追回來,略加懲戒,要不然皇室的威嚴將不存。”鄧通說道。

 雖然皇帝不見得會接納鄧通的話,但對鄧通的話都會好言解釋,所以鄧通向來都很敢跟皇帝對話。不過,他做為一個宦官,倒是安放守己,雖然也有一般宦官貪財的毛病。但對皇帝的侍候,倒是真的實意。

 他很清楚,對他而言,沒有比皇帝更好的主子。可加明白,皇帝欣賞他的男色,雖然沒有做過什麽,但對他的愛護是真心實意的。

 有時候鄧通都會懷疑,他和慎夫人,皇帝更喜歡哪一個。至於皇帝其他的女人,他根本沒放在眼裡。因為他很清楚皇帝的愛好。

 聰明的鄧通聰明的沒有去追究,對他來說,皇帝的愛,是他安身立命的保證,也使他活在皇宮裡如魚得水,不用小心冀冀。

 “不可……”皇帝思索永久,才出口道。

 “那派人將其傳喚回來如何?如果她不肯回來,我們就動用武力將其帶回。”鄧通捉摸著皇帝的心思說道。他只要把皇帝最陰暗的心思說出。如果不能做,皇帝自然會將其否決掉。

 “過年時,召見完諸臣貴族之後,禦駕就移往上林苑吧!去上林苑途中,我們繞道到錢汝君家裡看看,也算是與民同樂了。”皇帝食指一直在桌案上輕輕點擊著,良久才說出這一番話。

 “是……奴才就命人安排下去。”皇帝要移駕上林苑,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上林苑內諸般設施都要加以清潔。安全警備都要重新安排。皇帝劉恆也知道下人的苦處,平常也不會做這麽突然的決定。

 “鄧愛卿,辛苦你了。”

 “皇上,奴才不辛苦,一切都是奴才應該的。”鄧通連忙單腳跪下說道。

 皇帝劉恆親柔的將鄧通拉起,對鄧通說道:“鄧愛卿去忙吧!朕也要在過年前把積壓的案卷看完。現在用紙寫的那一部分人,他們的廢話倒是變多了。累得我要多花點時間看。不過,交待祥盡一點也好。朕也才能厘清始末。”

 鄧通站直之後,又低頭對皇上說:“皇上您辛苦了。”

 “好了,你去吧!忙不過來就找些人幫你。不要把你累著了。”

 “奴才知道。奴才感謝皇上的關心。”說完,鄧通面向皇帝,向後退出宣室殿,這才走了出去。

 看著鄧通退出去,皇帝劉恆在宣室殿站立良久,才輕輕一歎。

 做皇帝以來,他沒有一天不憂愁,日以繼夜的努力,讓他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之下,早生華須,最近在生菜沙拉的幫助之下,好不容易才白須轉黑。

 當皇帝雖然類, 但掌握別人的生殺大權,對別人的生命可以一言決,對他還是很過癮的事情。

 如果可以活久一點,皇帝劉恆心想,沒有一個皇帝可以拒絕。

 他雖然是天子,但他從以往天子的經驗中可以得之,上天並不會一直由他來管理天下,每個一段時間,上天就會收回成命,換一個人來做這個天子。

 而這個人,就是太子。

 太子逐漸長大,皇帝心中也有一些壓力。又怕他不學好,因此幫他開設了思賢苑,讓他召攬年輕的俊才,引以為己用。

 然而,他也擔心,太子長大成年之後,會不甘心屈居人下。

 皇帝與太子的關系,永遠是無解的難題。

 幸好,他的兒子夠多,讓太子多少有點警惕。

 太子成年之後,或許他可以禦駕親征,在大漢,一個武功卓越的天子,永遠是無可取代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