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漢女學堂》第186章 老大難
  錢汝君這三天裡一直忙得團團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問題還是不斷發生,於是不斷的解決問題。弄得她手忙腳亂。

  總算三天過去了,人手訓練雖然還是不足。到也能看了。到時候再有什麽不足,隻好再說訓練補救。

  最順利的應該是出攤訓練,彷佛如同天生就會的一樣,經過幾次錯誤矯正,又販賣單項產品的情況之下,他們順利的進入狀況。錢汝君最後讓五個人一起擺攤,連同炒面一起下去賣了。

  為了讓五人能夠在一起,她不在城外擺攤,而是正式在東式租了一個攤位。薛英傑雖然相信了錢汝君的保鮮能力,但還是覺得豬肉新鮮最重要,每次隻肯賣一隻豬,時常派人去確認錢汝君攤位的生意,以此來判斷賣不賣錢汝君豬肉。

  錢汝君沒辦法,她養的豬肉全部產權都屬於薄家,她不能偷拿來賣。對於信用,她還是看得很重。

  三天后,錢汝君的生意又邁進一個新裡程碑,莊項終於緊趕慢趕的,把錢汝君要的鐵板生產出一塊來。交貨付款之後,拿到第二塊鐵板的錢汝君,不算鐵板的價錢之後,總算在小吃方面能出入平衡。張蒼夫人答應的酒樓總算拿了下來,營業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中。這次,可沒有辦法三天開業,就算溫柔再厲害,此時也還沒把錢汝君換來的室內設計書,吃得通透,錢汝君只能讓他們依照這個時代的標準,開一家純大漢的門面。雖然古色古香(在錢汝君眼裡),但錢汝君看得癟扭,看來看去,她終於發現問題在那裡,這酒樓竟然是一樓,沒有樓梯,想一想,此時的二樓建築還是不普遍,大漢百姓還沒習慣走樓梯。想想也不對,城樓這麽高,沒有樓梯他們怎麽爬上去。

  皇宮大內那麽高,好像大部分是地基打得高。除了屬於太常寺的建築,二樓好像真的很少。可能這個時代沒有小腳,閣樓關不了小姐媳婦吧!

  等三天過去,錢汝君感覺過去一個月了,對於進皇宮的印象,也有點模糊起來。想到劉武的紙,不知道投入生產了沒?記得劉武好像是梁王,曾經出過一本世說新語,不知道為何會變成代王。代國本來就不算是一個好地方,這個季節,又要大雪紛飛,算是一個苦寒之地。也難怪他要整天懶在皇宮裡,不過,他的年紀已經到了。他的父親,就算允許,漢朝的大臣估計也要說話,之後他應該會常住他兄長的地盤去了。

  記得,皇帝好像賜給他兄長一個地盤,叫做“思賢苑”,思賢苑的家令非常有名,叫做晁錯。錢汝君的貧乏歷史知識,弄到這個地方,也就到底了。

  不知道她來的蝴蝶效應,能不能讓薄昭不出事。錢汝君覺得,她穿越過來之後,跟她最有關系的就是同樣姓薄的薄慶了。

  幾天不見,不知帥哥在忙些什麽東西?她竟然有點想念。這不科學。錢汝君搖搖頭,把這個想法掐掉。她覺得,或許是她穿越的使命,就帶了一個找丈夫的使命,要不然,她怎麽會變成花癡,怎麽會那麽容易思春。穿越前,她最討厭的就是花美男。可是,來到大漢後,她對花美男就沒有抵抗能力。如果對方結婚了還好,但她這個年紀,還是能遇到許多適合,又還沒結婚的花美男。

  難道,是因為這個關系,才讓她穿越成一個小蘿莉,讓她贏在起跑點上?

  事實上,太子劉啟,還沒去思賢苑,也還沒有遇到晁錯,不過,皇帝那邊,已經把這個想法提出來,跟丞相張蒼討論。畢竟他從代王到皇帝,並沒有經過太子的階段,對於如何陪養下一代皇帝,又不會讓皇室的傳承出現顛覆也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皇室身為天下權力的中樞,親情往往比不上野心。自古以來,皇帝紛紛擾擾,幾乎沒有和平的時候。

  剛經歷過名垂千古的變化,皇帝不得不小心。

  討論的結果,就是讓皇太子在上林苑建一個小朝廷,開
始他的實習。實習的地點,就是上林苑內,他的封地思賢苑的治理。裡面有具體而為的官職。這樣一於,治理好了固然很好,治理壞了,影響也不大。皇帝還能觀察現任太子有什麽缺失。

  跟別的皇帝比起來,現任皇帝還是有比較多的選擇的。當然,輕易他不會動太子。只要太子不要顯得太過愚笨,能夠把小朝廷經營下去。以現在皇帝的心理,他覺得他應該可以做到把皇權鞏固下來。那麽等他兒子繼位,就不用煩惱那麽多問題了。

  不過,他漸漸覺得,諸侯國太大了,大到隨時可以威脅皇室。

  以前,這些封國是給皇帝的兒子,拱衛皇室是理所當然,但現在許多封國是皇帝的平輩,而皇帝並不是皇太子出身。

  甚至,在兄弟裡面,還是比較不受寵的存在。這就很影響這些兄弟的心理了。皇帝對此,一直很不安心。但朝廷還沒有穩固下來,對於這些兄弟,沒有犯事,他也不好處置,甚至要好好寵絡。

  現在,他和張蒼討論的另一件事,就是把兄弟召進長安,好好聯絡感情,能籠絡就籠絡。至少也探探他們的態度如何,及早做好準備。

  對於皇帝來說,大漢其實還處於深深的內憂外患之中。而在下面的百姓看來,其實日子過得還好,就是老是還不出錢,保不住田地,有個天災,日子難過。好多地都變成大地主了。

  漢朝分田地,可不是時時分,年年分。等排上隊,發現你以前領過,又要取消資格。

  不是百姓懶,是百姓抗災能力更差。

  皇帝之所以種田,不純粹是要吃上便宜的農產。他何嘗不知道,只要是皇帝吃的飯菜,就沒有便宜的。他想要做的是,研究如何提高生產的方法。一直以來,他都不得其門而入。錢汝君讓他看到了方法。不說黑土,黑土沒辦法推廣。但淝水的種植,要是真能增產。那他就要推廣下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