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光轉,夜色溫柔。楊帆的馬車行駛在回府的路上。心情稍微有此複雜,便如外面漸歇還亂的熱鬧氛圍。
今晚的情況的確不是他有所預料的。本來抱著感謝那段純潔友誼的目的,順道去看望李師師,最終卻差一點兒擦槍走火。雖然最後陰差陽錯沒有發生什麽,可兩人的關系已經明確起來:李師師心裡是喜歡楊帆的;而楊帆雖然口口聲聲“純潔的友誼”,可捫心自問,他何嘗沒有將李師師納為禁臠的意識?
這與情欲關系不大,縱然他已三月不知肉味,可還到不了見了漂亮女人便會亂性的地步,家裡的那個小丫鬟容貌同樣皎好,他不一樣動不起心思?
今晚這種情況的發生,歸根結底還是在楊帆的心裡,李師師還是佔有很重要位置的。這可不是熟女控,而是純粹的感情因素。當然,李師師類似於後世明星的身份,或許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罷。
能與世人矚目的明星談一場戀愛,本來就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後世的時候楊帆無論如何是不敢想的,可如今有了這樣的條件,他想不出去拒絕的理由。
至於內疚感——如果是在後世的話肯定是有的,可放在這個年代,再去糾結這樣的問題,那純粹是虛偽。唯一的煩惱大概是作為一個後世之人,心裡總是還要顧慮周若英、聶雲裳、李師師的感受,雖然他也知道,在她們的心中,男人三妻四妾才是常態,若自己的男人隻對自己好,反而會是一種負累。
有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最後楊帆也只有用“順其自然”四字,來規劃自己接下來的感情之路。
……
正月十六,元宵的余波雖然仍在繼續,但熱烈的氣氛已經淡了很多。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放松之後,人們開始著手籌謀起一年的生活來,杭州城的大街小巷之間,除了依舊有些遊樂的人們之外,更多了一層忙碌的味道。
這點體現在商業上更加明顯。
兩節期間,整個城市的大部分商家固然不曾歇息,可他們針對的市場也大多局限於吃喝玩樂之上,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第三產業。然而元宵節一過,所有應該開門、開工的商家,幾乎一無例外地選擇了開業。正月十六這日上午,劈劈啪啪的鞭炮響個不停,甚至壓過了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
便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江南或者說是大宋,最大的一場生意競爭也拉開了決戰的帷幕。
便在正月十六的傍晚時分,一則消息在市裡行間紛紛揚揚地傳開:神工集團在糧食收購市場上敗下陣來,他們今日已向幾家大的競爭商行遞去消息,不日便會派出代表,與這幾家商行進行談判,以確定從他們手中購得糧食的最終價格。
這則消息就像一塊巨石砸落水中,給剛剛開市的糧食市場掀起了一層波浪。而它導致的結果便是:糧食期貨的價格又開始猛漲。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說先前眾商家投身囤糧事情,不管怎麽算計預料,終究還是有些擔心楊帆會留底手,所以始終防控制著一條警戒線,保證自己不會因此傾家蕩產。
可現在不同了,神工集團主動去與對手談判,那便說明他們沒有什麽後招,在市場上買不到糧食的情況下,他們便如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大投資,那便是跟錢有仇。
而當前糧食市場的情況卻是,所有的交易,包括實物以及期貨,均通過早已簽訂的契約進行交易,並且這些契約皆在杭州官府所設的交易所進行了備案核準,交易的過程也由該所全程負責。
當然,這樣的負責也不是免費的,一但交易成功之後,交易所要抽取交易利潤的二成作為稅收。而另一方面,官府對於商家手中的糧食數量的審查也是十分嚴格的,到了此時,能夠核準進入市場的購糧契約實際已經飽和,要想再變出多余的契約,除非此時會出現一個袁隆平式的人物。
因此,在糧食數量已定並且皆已有主的情況下,想要再從中獲利,那便只能加大成本投入,如此一來,糧價豈有不漲之理?
若是放在後世,參與這種交易的人們還會考慮莊家操盤之類因素,可是此時眾商家隻將它作為一種方便交易的途徑,哪裡會去過多考慮這種資本運作之時的風險與陷阱?
正月二十這日, 大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之內,糧食契約的交易價格已經漲到八十兩一石。而根據交易所的統計,這些契約目前已有六成之多掌握在江南四大商會手中,而其余三成多由江南各地的散戶掌握,而神工集團隻掌握不足一成的契約。
這也是可以預料的結果,畢竟這段時期以來,江南的四大商會堅持的做法便是:不管神工集團出多少錢,他們都加一成收購。而原先囤積在各地大族家中的糧食,這個年節期間,也基本在曹齊的遊說下,高價賣與了四大商會。
這還沒完,隨著神工集團公開談判的消息傳開,四大商會已經開始對市場之上的散戶發起了最後的進攻。這些散戶大多是各地不大不小的商家,他們手中有些余銀,便瞅準了機會,動用關系,早早地簽下了一批契約。
對於這部分商家手中的契約,四大商會還是志在必得的。畢竟在江南的商場上,他們的能量太大,可動用的關系和手段太多,在他們的威逼利誘之下,這些商家很難有反抗的勇氣。
相比於四大商會,神工集團的反應就顯得過於緩慢。當然,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更象是一種認命。畢竟這樣的商場博弈,除了財力之外,更多的還要比關系和底蘊。而在這點上,憑借著奇技淫巧成為暴發戶的神工集團,顯然不是四大商會的對手。神工集團主動尋求談判的舉動,也間接證實了這樣的判斷。
宣和四年正月的下旬,江南方臘之亂的硝煙正在漸漸遠去,可另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卻正進行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