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錦衣衛之殺神系統》第三百三十六章 籌備祈雨大典
  嚴龍道:“信王的品性溫良恭儉,而其待人處事,更有王者之風,所以在朝臣中自然而然地就有許多擁立者。如果太子的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算到時能順利繼位登上大寶,也是坐不安穩的。”

  天啟聽了,臉上陰晴不定。

  他看著嚴龍,嚴龍的臉上卻是一派坦然之色。

  盯了一會,天啟終於輕籲了一口氣,將目光收回。

  嚴龍所說的話是事實!他話裡的意思,天啟也曾經或明或暗地從閣臣或者魏忠賢的口中聽到。

  天啟當時並沒有多在意,在他認為,只要有他的旨意,太子朱慈炅順利繼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最近,他的這一執念被頻繁生在太子周圍的陰謀所打碎,他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有很多人想要太子死。

  現在,嚴龍又將朝中的局勢以一種比較淡然的語氣對他說出來,他卻反而有所觸動了,因為他覺得嚴龍是一個局外人。

  從一個局外人口中說出的關鍵的話,往往比局內人的更可信,因為局外人與自己沒有利益衝突。

  當然,這都是天啟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天啟揮了揮手,對嚴龍道:“好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你退下吧。”

  嚴龍的臉上顯現出恭順的態度,他朝天啟跪拜之後,退出了乾清宮。

  ……

  過了三天,天啟還是沒有批複星的奏折。

  見久久沒有回響,星的心頭就象懸著一柄利劍似的,他心情忐忑,於是問葉向高道:“皇上似乎還未下決心,進卿,我們應當如何?”

  葉向高隻回復了一個字:“等!”

  ……

  再過了三天,天啟將朱由檢宣召入宮。

  就象宣召嚴龍入宮時一樣,天啟將星與一眾官員的聯名奏折遞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看罷,面如死灰,他叩頭如蒜地道:“皇上,臣弟該死,竟讓皇上為了臣弟之事如此傷神。既然眾大臣們這麽反感臣弟留在京城,那臣弟就遂了他們的願,自請離開京城趕赴封地吧,只是濟南府與京城相隔千裡,每當臣弟想念皇上及太子之時,便只有黯然神傷了。”

  朱由檢說完這一番話,挺直身子,望著天啟,眼中流淚,但其眼神其實卻是在仔細地觀察著天啟的神色變化。

  天啟神色不變,他對於朱由檢的這一番哭訴,似乎並不為所動。

  他有些淡漠地道:“由檢,你自小一直跟在朕的身邊,朕豈能不知道你的心思,你的忠心和仁厚是世所共知的,但既然是祖宗成製,我們也確實不好違背。難得你有為朕分憂的苦心,那朕就成全你吧。過幾日,朕會下旨,讓你趕赴濟南府封地。同時,為了表彰你識大體,懂進退,朕會再賞賜你千頃良田,金銀萬兩,以作褒獎。”

  朱由檢聽罷,隻覺得一股寒意從脊椎直透而上,衝上腦門,讓他覺得一陣陣的頭暈目眩。他原本以為自己這番以退為進的說辭,起碼會讓天啟有一些感動,但結果卻是遭到了毫不留情的驅逐。

  他大哭著對天啟道:“皇上對由檢的恩德,臣弟銘感於心,此生不敢有忘。臣弟不在京城的這段時間,也懇請皇上保重龍體,臣弟先行告退了。”

  天啟見他如此,眼眶微紅,想上前去將他攙扶起來,但手伸出去一半,終究還是縮了回來,化作一聲歎息道:“信王,此去濟南府,山遙路遠,你也多多保重。”

  信王朱由檢趴伏於地,臉面朝下,誰也看不清他的表情。此時,在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恨絕的冷意,但稍瞬即逝。他繼續哭道:“皇上保重,皇上萬安,臣弟走了。”說罷,爬起身來,躬著身子慢慢地退到了殿外。

  朱由檢出了乾清宮。

  在一眾太監宮娥的視線中,只見他抹乾眼淚,神情哀傷地往皇宮
外走去。路上遇到一些宮人或者官員向他行禮,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溫文儒雅地回禮。

  等到登上了馬車之後,朱由檢的眼淚才收起來,他端坐在車廂裡,掀開一小角車簾,遙望著紫禁城的紅牆綠瓦,喃喃地道:“我還會回來的!”

  看了一小會,他才把眼神從這一片恢宏的建築中拉回來,心緒也回到了兩天前……

  今天的結果,其實在兩天前,他大概已經猜到了。

  韓爌也猜到了。

  所以當天他們就開始密議接下來的應對之策了。

  韓爌建議他向皇上哭求留在京城。

  他卻有不同的看法。

  哭是要哭的,不過不是哀求留在京城,而是主動為皇帝背鍋,為皇帝分憂。

  因為當年就是皇帝下旨,將他留在京城的。

  那時,正值前兩任太子早夭,皇帝需要一個信得過的親人留在京城。他做為皇帝的親弟弟,留在京城是理所當然的。

  但現在時移勢易,又是大不相同了,太子朱慈炅雖然多病,但經過醫治之後,似乎痊愈在即,而他做為曾經的儲君候選人的歷史使命也將走到盡頭了。

  既然已經走到盡頭,如果還強留的話,就是明目張膽地造反了!現在實力不夠,朱由檢還未傻到會走這一步棋。

  在這種形勢之下,離開京城是唯一可以將繼位懸念保留到最後的手段。

  接著,他向韓爌提出了一個計劃。

  ——刺殺太子的計劃。

  這個計劃將在他離開京城之後實施!

  ……

  時間飛逝,朱由檢奉旨離開京城已經一個多月了。

  而此時,京城以及大明各地,春夏之交的旱情已達數月之久。

  天啟皇帝每天都會收到從各地方府衙急報過來的災情報表,以及向朝廷索要賑災糧餉款項的文書。

  為了處理乾旱之時出現的物價飛漲,民變以及其他瑣碎事務,內閣近一個月以來,幾乎每天都在滿負荷地運轉著。

  但是乾旱不解除,就算人再忙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為此,天啟決定祈雨。

  祈雨,其實就是一場乞求天地垂憐的儀式。

  如果命好的話,天會下雨,但即使天不下雨,也有好處。因為起碼可以讓天下的百姓感受到皇帝體恤萬民疾苦的誠意。

  選了一個祭天的黃道吉日後,天啟提前齋戒三天。先在宮中奉先殿裡默告祖宗,然後又在致上天的表文中簽上朱由校的名字, 先一天送至南郊神庫。之後就是靜等祈雨儀式了。

  祭天祈雨的儀式大致是這樣的:黎明時分,皇帝與眾大臣們便從皇極門出,步行十裡至天壇圜丘,到了圜丘之後,皇帝跪下向天祈禱,上香之後,又要向天叩頭四次。行禮完畢,便是皇帝訓辭。搞完這一堆儀式之後,再步行回宮。

  從這一連串的儀式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到一點:需要很強的體力!

  天啟皇帝有這個體力嗎?

  旁人不知道!

  不過,據他本人說,他是有這個體力的。

  近一段時間以來,天啟皇帝總算聽取了太醫們的勸諭,沒有再服食金丹,加上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近女色,所以身體看上去是好了一些的。

  既然皇帝都話了,那這個祭天儀式就搞起吧。

  這邊的祭天時間定了,太子那一邊治病的時間也定了。

  因為隋唐說,皇上祭祀天地的那一天,天地的元氣最足,最利於太子的心疾治療。

  其實是因為皇上祭祀的那一天,國師蕭道陵與錦衣衛都指揮使嚴龍都會隨行保護!!這皇宮中的兩大玄力高手,皆不在宮中,令一向忌憚嚴龍感知能力的玄天青心情放松了不少。
r />  他等這一天,等很久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