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踢開永樂》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簡化字
又過了幾日舉行殿試,薛熙揚當然順利通過,錄為二甲進士,隨即被任命為翰林院編修,兼任中書舍人,編纂《大明大典》。

薛熙揚考取進士倒沒有引起太多非議,他這三年找許多出名的大師請教過經義,大師們出於‘教化一個皇帝親近之人’的目的也都願意指導他,所以他的經義水平大家都知道,考取也平常,何況會試不僅有經義還有策論,他的策論文章不好才不正常;當然第二點更加重要,此時外戚和勳貴的勢力不小,不是歷史上打落水狗毫無風險的大明後期,但凡還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可不敢隨意開炮。

但他的差事就太惹人嫉妒了。參與編纂《大明大典》,參與編纂綜合典籍,這是多大的榮耀!雖然《大明大典》尚未編纂完畢,但根據流傳出來的消息,已經收錄了七千多本書籍,而唐宋時期編纂的《藝文類聚》、《太平禦覽》、《冊府元龜》等綜合類典籍都只不過收錄了1000-2000種圖書,就算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明大典》,所有的文人都已經能夠想見後世之人會以何種語氣讚頌這部前無古人的典籍,會以何種語氣稱讚主持編纂的解縉,參與編纂這部典籍的人又能獲得多大的榮耀和官場資歷。

許多人都想參與編纂工作,但擠不進去;可薛熙揚剛剛中進士就能參與編纂工作,可想而知會有人多少人患上紅眼病。他們紛紛上折子,提出薛熙揚雖然才學尚好,但畢竟年輕,不適合參與這麽重要的事情,皇帝您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我?

不過這些折子除增加了宮裡處置廢棄折子的宦官的工作量之外,沒有其它任何作用,薛熙揚照舊在眾人嫉妒的目光中參加了《大明大典》的編纂工作。

這還罷了,人們頂多嫉妒的說幾日,過兩日就忘了。但薛熙揚參與編纂《大明大典》後沒過多少時候,就上了一個再次引起朝野紛紛議論的奏折。

……

……

“見過李輔官。”把守乾清門的侍衛紛紛行禮說道。

“幾位侍衛好。”李仁也還禮。雖說這些都是無品級的侍衛,但沒準人家偶然被皇帝看中,就飛黃騰達了,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下還是對任何人都禮貌些好。

“李輔官客氣了。”幾名侍衛又說了一句,隨即道:“李輔官,按照規矩,我們得檢驗您入宮的腰牌,還請您見諒。”

“你們也是按照規矩辦事。”李仁笑著拿出自己的腰牌讓他們檢驗。一名侍衛上前接過腰牌仔細看了看,恭敬的交還給他。李仁又笑著和他們說了幾句話,走進乾清門。

他又走了一小會兒走進乾清宮,向允熥行禮後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和秋輔官郭鎮打了聲招呼,看向空著的冬輔官解縉的座椅,自言自語了一句:“大紳(解縉字)竟然又沒來。”

“怎麽,元夫(李仁字)你有事找解縉說?”郭鎮問道。解縉因負責編纂《大明大典》,常年不在宮裡辦差,所以雖然郭鎮同他同事多年也不怎麽熟悉;反而李仁擔任夏輔官才不到一年,但每日都來宮中辦差,而且為人謙和,郭鎮反而跟他很熟悉。

“聽聞昨日編纂《大明大典》的諸位編修似乎有些爭論,就想問問他到底出了何事。”李仁回答。

“等你下了值,去他家裡問問不就行了。”郭鎮不在意的說道。

“大紳這人的性子,哎,若是出了什麽事情肯定不願同別人說的。我問也是白問。”李仁如此說道。其實他的本意是借著允熥在這裡,他問解縉問題引起允熥注意後,解縉肯定不敢說假話也不能不回答,

所以應該能夠得到正確答案才選擇在宮裡問的;若是私下裡去家裡問,他和解縉的交情也不深,多半是得不到答案的。但這也不好與旁人說,所以只能用這個不通的借口搪塞。好在郭鎮也沒有細想,又與他閑聊幾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票擬昨晚通政司送來的奏折。當然他也將一部分奏折分給了中書舍人。大明每天的事情太多了,奏折也多,一個人即使票擬也票擬不完,解縉又時常不在,只能交給中書舍人們代為票擬。

但他翻開頭一份奏折,才看了幾眼,就驚訝的站了起來,雖然旋即又坐下,但他拿著奏折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又站起來走到允熥身旁,躬身說道:“陛下,這份奏折臣不敢票擬,請陛下親自過目。”

“你不敢票擬?誰進的奏折?寫了什麽內容?”允熥有些好奇的問道。一般情況下,大臣不敢或不能票擬的奏折都已經提前由識字的宦官,王喜或者其他人區分開來,不會落在四輔官手裡。

“陛下,這份奏折是中書舍人薛熙揚所進,內容與《大明大典》有關。他在奏折上請求陛下推動一事:簡化文字。”李仁說道。

簡化文字,這事實在是太大了。雖然自古以來文字一直在變化,但除了秦始皇‘書同文’那一次之外,都是民間自發發生的,而且變化也不大,大多數文字從秦始皇時期開始,一直到此時的雖有所差別,但都能認出來。

可薛熙揚在奏折中建議由國家組織全天下的文人,對所有筆畫較多的文字進行簡化,而且之後在全天下推廣。李仁僅憑想象就能知道這是個多大的工程,又會引起多大的反對,就像歷史上秦始皇‘書同文’一樣遭到反對。而且秦始皇‘書同文’好歹統一了原本東方國家的文字,方便了交流,只在秦代被罵了一代,後世都是讚頌的;但薛熙揚的這個建議起不到這樣的作用,反對之聲也會更多。

李仁僅僅想到這些,臉上都不自覺的現出來苦惱的神情。

允熥聽了李仁的話卻沒多少反應,只是抬起頭來對李仁道:“你將他的奏折讀一遍,朕聽聽他建議推行文字簡化的理由。”

李仁將奏折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薛熙揚在奏折字簡化的理由。第一點是現在許多文字太過於複雜,剛剛啟蒙的童子學習起來很困難;

第二點是因為很多文字寫起來很困難,所以民間私下裡簡化的事情也不少,甚至前代許多書畫家的書法都用自行簡化的文字來書寫。與其讓民間自行簡化,不如朝廷統一進行簡化;

其三就是現在的文字筆畫眾多,書寫起來也很困難,在編纂《大明大典》的過程中許多負責抄寫之人都有過抄寫錯誤的情形,這一頁紙只能全部廢掉,之前寫的字都白寫了。若是剛寫幾個字還好說,若是已經寫了滿滿一頁太可惜了。

允熥聽完後沒有立刻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是問李仁道:“愛卿覺得如何?是讚同簡化文字還是反對?”

“陛下,臣以為,有些文字確實筆畫太過繁雜,不要說剛剛啟蒙的童子,就是臣也得認真的寫才能保證不寫錯,簡化確實有好處。”

“但臣以為此事還是應當慎重。文字乃是數千年來流傳下來的,自從秦代已來都未有過大變化,貿然改變會引起許多人反對。而且現在的文字字型優美, 也適合書寫,貿然簡化恐怕會破壞了字型。所以臣認為應當慎重。”李仁斟酌著說道。

其實他本人基本上反對簡化文字的。雖然現在的文字寫起來確實很複雜,但他們這種文人都是寫慣了文字的,反正他們不從事抄寫的工作,不過是票擬奏折,寫寫書信,也不在意筆畫多些少些。

而且他們已經對現在的文字習慣了,若是貿然簡化他們肯定不習慣,會寫錯字,他們可不願意寫錯字好像自己是個初學者使得。所以反對。

但是,薛熙揚是什麽人,是皇帝的內弟,當今皇后的親弟弟,他上的奏折,受到允熥指使的可能不小。作為輔官這樣的內朝官員,需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與皇帝頂著乾,所以在不能確定皇帝真實意思之前可不能說確定的話,就這麽模棱兩可的回答。

他這個回答自然也在允熥的預料之中。允熥對此也沒有進行評價,只是吩咐盧義:“你派人將這份奏折抄寫幾份,而且派人去請京城除警察分署、上元、江寧二縣外所有衙門的掌印官,和都察院的掌道禦史前來宮裡,朕要與他們議論一下此事。”

“是,官家。”盧義答應一聲接過奏折退下了。允熥又轉過頭來,和李仁議論了幾句昨日他票擬的兩個奏折,也讓他退下了。

不多時,衙門就在皇宮門口的幾人來到宮裡;又過了一會兒,所有人都到了乾清宮。

允熥命人搬來許多椅子讓他們坐下,命小宦官每人給了一份奏折,說道:“此事朕請諸位愛卿議一議,是否應當推行文字簡化?”8)更多精彩小說,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