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踢開永樂》第一百九十七章 為帝初上朝
第二天允熥卯時起床,在辰時到來之前來到奉天殿。今日是六月二十六日,是一個中朝,所以能上朝的人不少,並且沒有一個在崗的大臣請假,所以大殿之上是滿滿當當的。

允熥是第一次來到最高的位置,他看著面前的龍椅,略微顫抖的轉過身子坐到龍椅之上。

允熥此時還有些緊張,但是馬上,侍立一旁的都知監奉禦大聲說道:“百官參拜!”

下邊的文武百官馬上三跪九叩,齊聲說道:“臣等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允熥頓時就不緊張了,相反,他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他俯瞰著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的後背,頓時感覺自己仿佛站在雲端的天神,俯瞰著芸芸眾生。

允熥不由自主的搶了奉禦的台詞,說道:“眾卿平身!”

眾臣聽到聲音,站了起來,然後有人感覺不對:這不是剛才的那個奉禦的聲音啊!

有不少的大臣和允熥說過話,所以大家都反應過來是允熥說的‘眾卿平身’,但是此時在大殿之上也不好說這件事。

允熥說完之後意識到自己失態了,但是剛才真的是情不自禁。他咳嗽兩聲,平複了心情,說道:“朕初禦天下,又自知才能不比太祖,還需諸位臣工見到朕有不妥當之處,多多勸諫。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謙虛了幾句話之後,話風一轉說道:“但朕自認為為儲君六年,對於賢才也頗有所得,太祖臨終之前也有所囑托。”說著示意另一邊的王喜。

王喜上前一步,打開手裡抓著的聖旨,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東宮屬官左庶子陳性善,德操優良,才能出眾,以之為中軍都督府掌判官,兼兵部侍郎。”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東宮右庶子張數,德才兼備,……,以之為遼東鐵嶺衛指揮使,兼遼東行都使司都指揮同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東宮右喻德秦松,德才兼備,……,以之為錦衣衛指揮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東宮左讚善楊任,德才兼備,……,以之為戶部左侍郎。”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東宮右讚善李須虎,德才兼備,……,以之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這樣東宮屬官新官職的聖旨就頒布完了。朝臣們當然知道,允熥手底下的這些屬官這幾年也算是有了資歷,允熥是一定會把他們派到朝堂之上重用的。只不過大家對於陳性善的任命也很摸不著頭腦。

然後大家都注意到了卓敬沒有新的任命,但是這恰恰是最讓人不安的,誰也不知道允熥會把卓敬安排到什麽位置,很有可能把自己給頂了。即使是卓敬的朋友也不知道。卓敬昨天晚上從允熥的乾清宮出來直接回家了,還沒有和朋友說。

一些思慮深遠的則注意到了秦松為錦衣衛指揮使的事情。洪武末年錦衣衛不受重用,很多大臣都感受不到錦衣衛還在活動著。

現在新皇剛一上位就任命了十分信任的人為錦衣衛指揮使,難道是又要重用錦衣衛了?這對於官員可不是好事。

稍微讓大臣們消化一下這個信息以後,聲音洪亮的王喜又拿出新的聖旨,大聲讀到(其實是背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戶部尚書鬱新,調為都察院右都禦史。戶部左侍郎齊泰,德才兼備,……,以之為戶部尚書。”

“吏部尚書杜澤,調為巴蜀右布政使。吏部右侍郎練子寧,德才兼備,……,以之為吏部尚書。”

“禮部尚書鄭沂,調為太常寺卿。光祿寺卿陳迪,調為禮部尚書。”

“兵部尚書茹蟐,

調為刑部尚書。”“講武堂司務長(正五品)景清,德才兼備,……,以之為兵部右侍郎。”

“錦衣衛指揮使范淑潤,調為鳳陽右衛指揮使。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耿璿,升為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

眾臣仍然跪下說道:“臣接旨。”不管是不是涉及到他自己了。

與之前對於東宮屬官的任命不同,這些任命之前都是有風聲傳出來的,並且也都是正常的更替,沒有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的任命,所以大家並沒有太大的反應。

大家本以為今日就是說說新的官職任免的事情,不會有什麽其他的大事了。有的文官已經打算再提年號的事情了。

但是,允熥又說道:“朕自上月即位以來?br/>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啃書網推薦閱讀:

不勝惶恐,恐太祖之遺澤不能承。?br/>

“朕本不願於繼位初期就大動乾戈,但太祖臨終之時囑托朕的事情,朕卻不能不遵照太祖之遺囑。”

然後王喜又拿出了一遝聖旨,準備開始誦讀聖旨。

雖然允熥說是什麽‘太祖遺囑’,但是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允熥自己的意思,反正老朱臨終之時有一段時間單獨和允熥在一起,到底說了什麽誰也不知道,還不是允熥說啥是啥!

眾臣側耳傾聽。王喜朗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洪武二年、三年曾修訂《元史》。時天下未定,且蒙文典籍不全,是以編纂粗疏。故今特命飽學之士重修《元史》。”

自從《元史》出來以後,當時就有不少的文人批評《元史》,老朱自己後來也知道《元史》修的粗疏了,但是老朱對於這類東西並不十分重視,所以並未重修。

允熥當然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他對於歷史非常重視。與和長時間把神話當歷史的其他國家文明不同,中華文明是史料最為充足的文明,從周代就有了信史,這是中華文明最偉大之處,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希臘人的《荷馬史詩》真實性連《三國演義》都比不上,看著滿天的神亂飄,和《封神演義》差不多。

並且重修《元史》,允熥還可以夾帶自己的私貨。雖然允熥現在還是有節操的,不至於編故事,但是可以該突出的突出,該簡寫的簡寫嘛。

王喜又開始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因蒙元入主中原殺戮太甚,又不對館藏典籍善加保管,是以典籍遺失甚多。”

“為明經實義,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大明大典》。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志、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王喜的旨意宣讀完畢之後,在場所有的文官都沸騰了!中國自古就有‘盛世修書’的傳統,所有參與到了修書的人都會名留青史。千載以下,就算大明不存,也泯滅不了修書人的榮光!

底下的文官都議論紛紛,大漢將軍們連連呵斥,過了好半天才恢復秩序。

允熥看著下面激動地文官,滿意的笑了笑。允熥本來是想等到即位幾年以後,等到《元史》重修完以後,再提《大明大典》的事情。

但是齊泰、練子寧等人都和允熥說過,說他在文官看來有些偏向武將和皇族,不符合文官傳統的想法,讓他出台一些適合儒家的政策。

允熥想來想去,他又不想減稅,又不可能施行像歷史上的建文一樣的政策,只有把修書的事情提前來宣布了。反正宣布隻代表一定會修,不代表馬上會修。

現在看來,效果很不錯。允熥看向陳性善、卓敬、楊任等人,他們也十分之懵逼。昨日允熥只是說要編一部書,陳性善他們還以為是隨便編一下,沒想到是要編纂繼往開來的一部大典。

然後王喜繼續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國公常升,為人謹慎,……,改封為鄭國公,益祿五百石。”

“金吾後衛指揮使薛寧之長子薛熙冉,……,次子薛熙揚,……,均加封世襲指揮僉事。”

這個事情就和其他人無關了,不過是一個正常的加恩外戚的事情,又沒有超規格封賞,大家都沒有說話。

王喜繼續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洪武初年,設四輔官,以察納雅言,糾正過失。現複設四輔官。”

“以會寧侯張溫為春輔官,原左都禦史暴昭為夏輔官,原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郭鎮為秋輔官,中軍都督府掌判官陳性善兼冬輔官。”

四輔官就是允熥想出來的幫助自己處理朝政的官職。朱元璋即位初期,曾經設立過四輔官的官職,當時是把地方上的一些名儒請來,隨時谘詢,也有表明重儒之意。

後來等到這些人都致仕之後,老朱就不再任命人來擔任這個官職,相當於罷設了這個官職。現在允熥把這個官職又從大明的典籍當中扒拉了出來。

允熥實在是怕後世的事情再發生:以內閣協助處理政事,最後變成非翰林不許入閣。所以允熥寧願扒拉出一個官職來,然後讓內閣給四輔官打下手,讓這四輔官從一開始就是沒有名頭的丞相。

雖然當時老朱是請的都是大儒,但是並沒有明文規定必須找大儒來擔任這個官職,所以允熥就也找了武將來。並且允熥為了文武平衡,采取兩文兩武的設置。

不過在這個職位剛剛複設的現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四輔官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啃書網推薦閱讀:

到底會代表著什麽,以為只不過又是一個顧問機構,和翰林院、內閣一樣,只不過有武將而已。所以大家都沒有說什麽。

最後王喜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禁止天下女子裹腳。凡官員女兒裹腳者,一律不許升官;凡勳貴女兒裹腳者,一律降爵;凡平民女兒裹腳者,倍其賦。”

“今尚未婚配之女子,一律放腳,違者同上處置。已婚配之女子,如為二十歲以下者,放腳,違者夫家同上處置。”

是的,允熥今日的最後一道聖旨是說裹腳的。裹腳是華夏男人對於女人實行的最為卑劣的行為之一,也是隨著皇權日盛,百姓的血性越來越被閹割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男人變得不像是男人,唯唯諾諾逆來順受,那女人只能變成殘廢。

允熥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好在現在還是明初,南方裹腳的人很少,北方稍多,但是也不是多數,裹成‘三寸金蓮’的更是少數,還不像晚明時節有‘品味’女人小腳的什麽狗屁書籍,只要下大力度禁止,就能禁絕。

等到以後隨著國家再一次變得開放,老百姓的血性也會慢慢恢復,類似裹腳的行為就不會再發生了。

就在這時,一名禦史說道:“陛下,裹腳之事,為民間百姓自發之事,與國事無涉,還請陛下三思。”

允熥認得這名禦史,是洪武三十年老朱親自補錄的北方舉子,那一科的探花郎。只不過允熥不記得他的名字了。

允熥平靜地說道:“你名叫?”

那名禦史說道:“臣名叫焦勝。”

允熥說道:“焦勝,你被任命為提邢使司知事了,明日去找吏部領告身。”

這名禦史頓時楞在當地,不知如何是好。都察院左副都禦史韓宜可說道:“陛下,雖然焦勝之話不合陛下的想法,但是言者無罪,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還望陛下恕焦勝之罪。”

允熥這次才生氣了。韓宜可說的這話是什麽意思?是說他不能容人不聽人言?是看自己剛剛即位好欺負?‘就不能給這種傻逼文人好臉!’允熥想著。

然後他說道:“韓宜可副都禦史,你家女兒可是裹腳?”

韓宜可說道:“稟陛下,臣之女並不裹腳。”

允熥說道:“那你是讚同裹腳?”

韓宜可說道:“臣並不讚同裹腳。”

允熥說道:“既然你的女兒既不裹腳,你又不讚同裹腳,為何支持讚同裹腳之人?”

韓宜可剛剛說道:“臣,……”

允熥打斷他說道:“你是想說朕因言罪人,不能容人?”

韓宜可低頭說道:“臣不敢。”

允熥說道:“《皇明祖訓》有言:敢進言離間皇家骨肉者,皆斬。你的意思是說太祖也是不能容人之言的皇帝了?”

韓宜可頭更低了,惶恐的說道:“臣不敢。”

允熥說道:“那你是什麽意思!”

韓宜可不知道說什麽了。

允熥說道:“韓宜可,朕以你為瓊州府臨高縣縣令,你即刻去上任吧。”

韓宜可頓時也愣住了,實在沒有想到允熥如此決絕和果斷。他和焦勝兩個人半天沒有反應過來該幹什麽。而允熥也不再搭理他們兩個了。

官員們倒是都看出了允熥的態度,對於敢於暗諷的文臣絕不姑息。焦勝雖然從中央到地方被認為是貶官,但是好歹都是七品的官,名義上還是平調。韓宜可直接從正四品的副都禦史貶為正七品縣令,處罰很重。

同時大臣們也看出了允熥對於禁止裹腳的重視。可憐的韓宜可,成為了大家實驗新皇帝為人的小白鼠。

明初皇帝權力很大,允熥又已經當了六年的儲君,在各個衙門都有親信,沒有人可以阻止允熥命令的通過。其他的文臣不會因為這樣的事情和皇帝對著乾的。

焦勝和韓宜可被處置以後,沒有其他的大臣出來提出異議了。畢竟,這五件事情雖然說起來事情多,但是並沒有觸犯哪個部門的利益,更沒有觸犯文官集體的利益,允熥選擇在上朝當日的這幾件事情都是深思熟慮出來的,保證不會觸犯誰的利益。所以大臣們也犯不上出來反對。

允熥今日要說的事情都已經說完了,看看時間,打算讓奉禦宣布下朝了。

但是就在這時,一人出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啃書網推薦閱讀:

列說道:“臣有事奏。”

允熥仔細看了一眼,是宋麟。多數有資格上中朝的官員允熥都認識,上小朝的官員允熥更是全部認識。允熥說道:“卿有何事?”

宋麟說道:“陛下,臣昨日聽聞,陛下欲實封親王封國,臣可有說錯?”

允熥說道:“確實如此。”

宋麟說道:“陛下,六年以前,臣等就說過分封製不可行,為何陛下還要分封。”

宋麟的父親就是大儒,他本人也是深受程朱理學影響的儒臣。六年以前他就參加過那次沒有明確結果的討論。現在那一批大儒都不在朝堂之上了,宋麟就站出來代表理學派儒家了。

允熥對於他的話很重視,真正的儒臣最好不要通過強硬手段來對付,這類人都帶有殉道者的理想,從上乾掉他們不僅沒有用處,甚至會適得其反。

但是當允熥正想要開口與宋麟辯論的時候,林嘉猷站了出來,說道:“宋學士此言差矣,孔聖人之本意也是封邦建國以拱衛中央,怎麽分封製就不可行了?只不過依何製而行分封還是需慎重。”

宋麟一怔,然後說道:“……”然後他二人就你一言,我一語的鬥了起來。

允熥一開始也是一怔,然後才反應過來,林嘉猷雖然也是真正的儒臣,但是是崇尚周禮的,認為那才是儒家的本源,所以支持分封。

允熥又想起現在大明官場,信奉周禮的儒臣還不少,六年以前的時候,在巴蜀的方孝孺在聽說這件事以後,還特地寫折子支持允熥的觀點。

這其實也是必然的。因為大宋亡於蒙古人之手,當時的儒臣不知道鐵木真時代的蒙古人是開掛的,所以一直從自身尋找亡國的原因,再加上洪武時代當官不一定從科舉,所以宋代的思想在洪武時代不太受歡迎,大家紛紛從古老的時代尋找正確的儒家思想,所以信奉什麽的都有。

沒過一會兒,就有更多的文臣卷入了爭論,都是引經據典,旁邊的武將不知道他們在說啥,紛紛神遊物外,就連允熥都開小差了。

允熥也是在想儒家的事情。對於儒家,允熥的思想是複雜的,儒家幫助華夏成為大一統的國家,但是同時到了後期卻越來越封閉,阻礙了國家的發展。雖然允熥知道這是因為皇帝的選擇,並不全賴儒家,但是還是不太舒服。

但是允熥必須堅持儒家思想。從大了說,儒家一千多年都是中國的主體思想,雖然在具體運用上並不遵從儒家,但是畢竟都打著儒家的牌子,廢除一定會造成精英階層思想混亂,那國家就完蛋了。

從小了說,允熥現在自己就是儒家思想的受益者。為什麽允熥是比允炆排名更靠前的繼承人?按照朱元璋的冊封,常妃和呂妃都是朱標的妻,允炆還比允熥要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不承認平妻的存在,認為一個人只能有一個正妻,並且反對以妾為妻。 常妃在先、呂妃在後,所以按照儒家的觀點,常妃是正妻,呂妃只能是妾。

而等到常妃去世以後,就算呂妃可以算作正妻了,但是儒家反對以妾為妻,由妾扶正的妻子的孩子的地位是低於直接就是正妻的孩子的地位的。所以允熥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當然,要是朱標在常妃死後從宮外再另娶一個正妻來,那這個新正妻的孩子的地位就和允熥一樣了。

並且允熥現在其實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儒家派別的,還是有選擇余地的。

不過,允熥看了看他放在旁邊的刻漏,已經快到午時了,這些文臣討論這件事情已經有一個半時辰了,還沒有結束,難道他們就不口渴嗎?

允熥忙大聲說道:“列位臣工,列位臣工。”他說了幾遍大家才安靜下來。

然後允熥說道:“眾卿,朕意已決,分封必行,不必再討論。”

然後允熥看著林嘉猷這一派人的臉色說道:“但是如何分封,昨日朕只是與二位王叔初次商議,尚未決定。朕會和列位臣工商量如何分封,不會獨斷專行。”

林嘉猷這一派的人臉色變得好看了。允熥趁熱打鐵說道:“今日已經快到午時了,各位的衙門裡恐怕已經堆積了不少事情了,朕也要回去批閱奏折了,今日就到這裡吧。”

然後奉禦馬上喊道:“退朝!”允熥忙走了,怕還有文官攔著他。

其實他不這麽快的走也是可以的,畢竟他說的退朝理由很對,不少人確實是想起來自己的衙門裡還有不少的事情,得回去處理,所以大家都互相拜別之後就紛紛返回自己的衙門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