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三百四十三章 官紳1體納糧
> 第343章 官紳一體納糧

 高順和黃忠在沿路之上,還派人規勸陳留郡以西的百姓們往冀州遷移,因為陳留郡和洛陽之間的大片地方,將要成為戰場,戰火一點,生靈塗炭。

 關東各路諸侯的軍隊多半軍紀不良,燒殺擄掠之類的事情亦是層出不窮,並不比董卓的西涼兵好到那裡去,史載關東諸侯會盟完畢各自撤回以後,他們會盟之地足足過了七八年才恢復過來,足以看出關東諸侯跟董卓一樣,都是罔顧民生、殘害百姓的國賊而已。

 呂布早就預料到這一點,提前一個月就派人去陳留郡到洛陽之間張貼告示,號召黎民百姓到冀州逃避戰火,但他卻忘了大部分百姓都不識字,識字的世家中人不想讓治下百姓流失,那樣意味著他們將乏人剝削,所以他們並不會為這些百姓講解告示,呂布在鄴城等了一個月,沒有看到多少黎民百姓從陳留那邊過來,反倒是陳留太守張邈派人過來責問。

 呂布隻好讓高順和黃忠的人馬過了黃河,在兗州一帶就要不斷地號召百姓過河前去冀州,中央軍自從被總軍正呂范大刀闊斧地整頓了兩個月的軍紀,軍紀非常整肅,跟那些縱兵擾民的其他關東諸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兗州百姓從心底裡歎服中央軍,對中央軍的一系列號召都望風景從,一時之間,過河投奔中央軍的黎民百姓不下十萬,連帶著青州、豫州一帶的民眾也前去冀州。

 高順在兩個月前遵從呂布的將令,把冀州並州兩地十個民憤最大的世家按照私通董賊的名義,一一誅滅,十個世家的田地足有一百多萬畝,先發放給了成婚完畢的中央軍將士,余下田地又撥給了新近投奔冀州的黎明百姓作為屯田之用。

 就在呂布接受華佗治病的二個月內,中央軍向冀州、並州各地發布了征婚啟事,為一萬中央軍將士全面征婚,征婚啟事裡把中央軍將士成婚後可得到的一系列福利都明確地寫了出來:

 每戶每人皆有均分田,每一個將士結婚後,便立為軍戶,軍戶裡按照人頭,每個人頭可分得十畝均分田,若是那個軍戶家中有十個人,便可以分得一百畝均分田,當然大部分新近結婚立戶將士只有他與妻子二人,最起碼可以分得二十畝均分田。

 每個將士皆有軍功田,根據軍銜高低,從一星準武士開始可得軍功田,之所以稱為軍功田,是因為軍銜跟軍功是密切關聯的,立下軍功,軍職可能不變但軍銜一定會升,武士級別,每一個星級可增加二畝軍功田,五星準武士便可得到五畝軍功田,五星大武士便可得到五十畝軍功田;都尉級別,每個星級可增加四畝軍功田,到了五星大都尉,便可得到一百七十五畝軍功田;校尉級別,每個星級可增加八畝軍功田,到了五星大校尉,便可得到三百七十五畝軍功田;將軍級別,每個星級可增加二十畝軍功田,到了五星大將軍的級別,便可以得到八百七十五畝軍功田。

 每個將士皆有餉銀,以銅錢結算,最初級的戰兵可得到一個月五百錢,最高級的戰兵可得到一個月九百錢,輔兵所得餉銀為戰兵的一半,伍長可得一千錢餉銀,副兩長可得一千二百錢餉銀,兩長可得一千五百錢餉銀,副隊長可得一千七百錢餉銀,隊長可到二千錢餉銀,如此類推,每一級遞增百分之二十。

 冀州、並州那些寒庶地主、自耕農、小商人、仆役人家看中央軍將士的待遇比之前的官軍都要高上許多,比其他諸侯軍隊的將士更要高出許多,仔細算起來,做到一個大都尉級別,所得收入已經不下於一個縣令,做到一個大校尉級別,所得收入不下於一個郡太守,除了世家大戶嗤之以鼻之外,其他家庭都非常踴躍地攜帶女兒前去中央軍大營,以隊為單位,在地方官吏的監督下,開始相親。

 一個月內,一萬名將士的婚姻問題全部搞定,少數高級將領不僅娶妻,還納了妾侍,一時之間,冀州上下,皆大歡喜。一個月的蜜月期過後,一半以上的將士就要開赴討伐董卓的前線。

 呂布在這次建立軍戶分田時,也初步地提出了自己的土地政策。

 主要是四點,均田,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嚴禁土地兼並。

 第一點,均分田地,先立戶口,確定人口,按照人口授予田地,每一人可得田地十畝,均不可買賣,死後即被官府沒收田地再行分配。

 第二點,嚴禁土地兼並,每一戶土地都不準超過一千畝,若有額外資產鼓勵開設商鋪。

 第三點,攤丁入畝,廢除一切雜稅,均按田賦來征收,每畝田須得交兩鬥糧食。

 第四點,官紳一體納糧,取消食邑制度,不論是誰,只要有田地,皆要繳納田賦。

 一石米,約折合三十斤,一鬥米,是三斤,兩鬥米,是六斤,這個時期的平均畝產為3石,若再經過呂布刻意的農業技術改造,可以提升到4石,呂布征收的田賦按照比例折算,只是百分五而已。

 呂布征收的田賦,乍看起來低,但若是能夠把第三點和第四點落在實處,整個冀州、並州可開墾出兩千萬畝良田,一年兩熟,一年便可得到八百萬石糧食,足以養活起來八十萬軍隊。整個中土,可以開墾出一億畝良田,一年兩熟,一年便可得到四千萬石糧食,足以養活起來四百萬軍隊。

 可每個朝代都不能養活這麽多軍隊,究其根本,就是第三點和第四點沒有做好,甚至做得很差。

 明朝全國田地有一億多畝,若是全部征收,收上來的田賦應該有八千萬兩白銀,實際上隻得到兩三百萬兩,根本不足以養兵也不足以賑災,究其根本,就是因為朱元璋提出那個愚蠢的“官紳不納糧、國家養士”的政策,以東林黨為首的大官僚大商人組成的官商利益集團、中高級軍官、皇室宗親權貴一起兼並了百分之九十的良田,東南大商人豢養起來的大官僚東林黨忽悠著豬一樣的朱明皇帝取消了對工商的征稅,國家全部的稅收都壓在自耕農身上,而自耕農手裡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薄田,風調雨順還好說,一旦天災起來,自耕農無法支撐,隻得拋荒流亡,天下開始四分五裂。

 東漢末年的情況,跟明末是一樣的,世家大戶兼並了大部分的良田,卻不用交納一點兒錢糧,朝廷屢次對西羌用兵,高昂的軍費都是壓在黎民百姓頭上,災荒連年不斷,大亂自此開始。

 其實何止是明朝、東漢,隋末、唐末、元末都是如此,元朝之所以滅亡,民族衝突並不是最致命的地方,歸根結底還是土地兼並等一系列經濟政策搞差了,百姓不堪忍受,紛紛舉旗造反。

 呂布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有朝一日淪落到明朝末年那樣的地步,他一定要做一番改變。

 呂布清楚地知道,自己現有的力量不足以挑戰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所以他一開始頒布這四點土地政策,並不針對世家大族,只在中央軍內部施行,等到他羽翼豐滿之際,就會把矛頭對準世家大族。

 呂布頒布這四點土地政策,事先在軍中各級將領間征詢了意見,大家對前三點都沒什麽異議,很多將領對第四點非常抵觸,過不多久,就有激烈的抱怨聲傳到呂布的耳朵裡:“從古至今,一旦封侯,便有食邑,不會再被征收田賦,主公怎地如此吝嗇,難道不想西楚霸王之敗便敗在對將士吝於封賞嗎?!”

 呂布大驚,連忙招來所有隊級以上的將領議事,呂布先問了一個問題:“我們中央軍大興屯田,以後不會再缺糧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請問在座的諸位是想讓家裡堆滿糧食呢,還是想家裡堆滿金銀?”

 眾將大笑道:“當然是想家裡堆滿金銀了,糧食一多就會貶值。”

 呂布擺出一副無奈表情:“那你們為什麽還要那麽多田地做什麽?!我已經反覆強調過,朝廷衰敗根源在於土地兼並過度,朝廷賦稅全部壓在少數自耕農肩上,為此,朝廷的政策以後就是要抑製兼並,你們乃是我親信將領,更要配合我完成這項偉業。至於讓家人富足,很容易,我們每次戰爭所獲,都會按照每個人的戰功高低給予不同的賞賜,你們可以用這個賞賜去經營商業, 像陶朱公一樣發家致富,當然,我希望你們還是要專注在領兵打戰上,讓你們的妻子兒女或其他家屬負責經商。”

 呂布拿來一張地圖,是他草繪的地圖:“我們控制了渤海,可以從渤海這裡跟倭國、高句麗、南洋諸蠻夷貿易,我們控制了五原郡,可以從這裡向北跟鮮卑、西域各國做貿易。這樣的貿易,一來一回,都是十倍之利,豈不是遠遠強過種田!我希望你們能夠把種田的區區幾鬥米糧的蠅頭小利拋開,專注在利潤更大的跨國跨洋生意上去,把我們對外貿易給活躍起來。我希望你們的家人販售的是絲綢、茶葉、瓷器、紙張這樣的東西,千萬不要販賣鐵器、糧食等東西,一旦讓我知道你們的家人跟境外交易違禁貨物,不但你們的家人要論罪,你們自身也會受到牽連,你們本來光明的前程也會受到影響。”

 呂布現在頒布這四點土地政策,對最廣大的中央軍將士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隻對少數世家子弟或已有封邑的高級將領有所影響,呂布便一一耐心說服,再在其他地方做一番補償。但不管怎樣,這第四點的政策一定要雷打不動地推行下去,若是等到天下大定的時候再去推行就太晚了,早一點兒推行,出現了什麽問題就早一點兒解決。呂布現在還巴不得出現點問題,解決掉了,才能讓中央軍百分之百地掌握在他手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