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六百四十九章 野豬皮的祖先
孔融到達高句麗後,高句麗王故國川王聽從大臣安留和乙巴素的建議,隆重召見了孔融。 M

 孔融此番前來就是奉著大漢朝廷和呂布的詔令,希望故國川王一起出兵對付公孫度。

 但故國川王在此之前屢次三番被公孫度強大的遼東騎兵擊敗,畏公孫度如虎,他思慮再三,還是不敢下最後的決定。

 孔融便聽從副使劉政的建議,去拜見了高句麗的國相乙巴素,乙巴素在高句麗是個傳奇人物。

 數年前,故國川王后的親戚於畀留和左可慮掌握了朝廷實權,將高句麗朝廷弄得烏煙瘴氣,終於在故國川王13年,也就是公元191年,他們起兵造反,並襲擊國王,故國川王將反叛鎮壓下來以後,對王室的勢力加強了警惕,要求中央以外的四部舉薦人才,這時朝中群臣紛紛舉薦一個叫做安留的人,但安留卻舉薦了一個叫做乙巴素的農夫,說乙巴素比自己更有才能。

 故國川王聽從了安留的意見,派人去請乙巴素,故國川王授予乙巴素“中畏大夫”的官職,相當於大漢的六部尚書,但乙巴素卻拒絕了,故國川王最終任命乙巴素為國相。這一決定引起了眾多貴族的反對,故國川王卻強硬地說:“誰再反對,定會誅九族!”。

 故國川王給了乙巴素堅定的支持和絕對的信任,為了報答國王,乙巴素鞠躬盡瘁,將自己的全部才能展現出來。他通過改革教育體制。防止的發生,又通過強化人才選拔和經濟的改革。使社會政治制度有所改善,使高句麗慢慢富強起來,特別是這一年剛剛實施的“賑貸法”,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用福祉政策,在3月到7月的春荒期,朝廷先把糧食貸給百姓,然後再到10月的秋收季節收回,這種撫恤制度使得百姓可以更加安心耕作。從而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社會的穩定,高句麗的名聲也因此而傳開,吸引了周邊更多的人,而高句麗也慢慢變得更加強大。

 乙巴素從農夫而變成高句麗的一代賢相,讓世家子弟孔融感觸頗深,等回到大漢時,他變得堅定不移地支持呂布的人才政策。世家門第觀念沒有以前那樣強了。

 乙巴素不像後來的諸葛亮、陸遜、司馬懿那樣是軍政全能的人物,他隻懂得治政,他分析不清楚跟大漢朝廷聯合對付公孫度的利弊,便陪著孔融去找安留。

 安留對軍事上稍微懂一些,知道呂布兵力強大,又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討伐公孫度是以正義伐無道,便建議故國川王答應跟大漢結盟對付公孫度。

 高句麗現有五十多萬民眾,帶甲之士僅有五萬多人,便撥出兩萬人馬。在安留的帶領下,攻打公孫度的玄菟郡。牽製公孫度的兵力。

 大漢使團的副使劉政是軍政皆通的人才,他看完高句麗將士的戰力,心裡不無感歎,整個東北地區,除了鮮卑人的戰力勉強可以跟大漢一戰,其他的勢力如烏桓、扶余、百濟、高句麗、三韓,是一個不如一個,都是豬一樣的戰友,他們頂多能起到牽製公孫度的作用,要讓他們獨當一面地進攻公孫度,完全是奢望了,不過劉政很快就會看到一個強悍的民族。

 孔融帶著大漢使團,又訪問了高句麗的兩個藩屬小國東濊和東沃沮。

 東濊北邊接著高句麗和沃沮,南邊靠近辰韓,西邊與樂浪郡接壤,其領土包括後來朝鮮的鹹鏡南道和江原道以及韓國的江原道,現在東濊是高句麗的藩屬,百年後,高句麗好太王吞並東濊,高句麗從此稱霸朝鮮半島北部和後世東北大部分地區。

 東濊與高句麗、沃沮同屬扶余分支,語言文化相似,東濊人與高句麗人同在每年的第十個月舉行載歌載舞,武術表演的祭天儀式,東濊人還視東北虎為神物,東濊以農耕為生,東濊法律嚴懲佔用公用土地者。

 因東濊是高句麗的藩屬國,唯高句麗馬首是瞻,得知高句麗跟大漢簽訂對付公孫度的盟約,便從兩萬戶國民中抽調四千人馬,跟隨安留率領的高句麗大軍後面去對付公孫度。

 隨後孔融又到了東濊北邊的東沃沮。

 東沃沮經常被簡稱為沃沮,沃沮南與東濊相鄰,也是一個農耕與漁獵混雜的民族,他們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種,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於其管轄權在漢四郡和高句麗之間搖擺,沃沮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的國家,現在是高句麗藩屬。

 歷史上的公元244年,曹魏大將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東川王曾暫退到北沃沮,285年扶余王儲在遭到鮮卑襲擊時也曾逃到沃沮,5世紀初期,高句麗好太王將沃沮完全納入高句麗版圖。

 因東沃沮是高句麗的藩屬國,唯高句麗馬首是瞻,得知高句麗跟大漢簽訂對付公孫度的盟約,便從三萬戶國民中抽調六千青壯,跟隨安留率領的高句麗大軍後面去對付公孫度。

 隨後孔融的使者團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扶余國。

 扶余國曾經是東北地區第一大國,最強盛的時候最南邊到達秦長城,幅員二千裡,有八萬戶民眾,但被東部鮮卑攻擊,地盤逐漸萎縮,現在只有方圓一千多裡,戶口五萬多。

 但扶余國在東北地區這麽多國家裡面地位超然,因為高句麗是扶余國王子建立的,而百濟是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創建的,所以說高句麗、百濟的王室都是扶余人,此外北沃沮、東沃沮、東濊和扶余的族屬關系也很密切,大漢朝廷若能跟扶余的關系若能保持好,對大漢在東北地區的穩定很有益處。

 現在的扶余國國王名為尉仇台,因高句麗、鮮卑強盛,扶余在兩強之間,勢力日漸萎縮,扶余王便依附於遼東王公孫度,公孫度送了一個侄女給尉仇台做王妃,孔融前來出使,那個扶余國公孫王妃自然強烈反對跟大漢結盟。

 但偷偷前來扶余國的閻志已經用忘憂丹、神仙丹打點過扶余國重臣貴族,有那些貴族們的強烈支持,再加上呂布大破東部鮮卑的消息傳來,扶余國上下震動,扶余國王被迫處死公孫王妃,轉而跟大漢結盟。

 扶余王尉仇台派出四萬人馬,全力擒獲那些潰逃入扶余國的東部鮮卑部眾,用鮮卑人來換取供扶余貴族們享受的神仙丹、忘憂丹。

 此外,呂布還讓孔融出使扶余後,去了一趟挹婁,賄賂當地頭人,考察那裡的情形。

 挹婁又叫肅慎,在夫余東北千余裡,靠近大海,南與北沃沮接,北邊一直蔓延到北冰洋,土地多山險,人形似夫余人,言語則跟夫余、高句麗不同,有五谷、牛、馬、麻布,人多驍勇,沒有君主,各個部落有首領統轄,這些肅慎人都生活在山林間,常常挖樹洞山洞居住,“挹婁”原來指的便是岩穴的意思。

 呂布讀到孔融的報告時,讀到這裡,還覺得肅慎是一個很平常的地方。

 可當呂布讀到“挹婁土氣寒,劇於夫余。其俗好養豬,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豬膏塗身,厚數分,以禦風寒。夏則裸袒,以尺布隱其前後,以蔽形體。其人不潔,作溷在中央,人圍其表居。種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其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矢施毒,人中皆死。自漢已來,臣屬夫余,夫余責其租賦重,便叛之。夫余數伐之,其人眾雖少,所在山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其國便乘船寇盜,鄰國患之。”

 呂布不禁拍案大聲罵道:“跟後來的女真人、滿清人一個鳥樣!絕對是野豬皮的祖先!”

 呂布心中暗暗發誓:“為了北宋,為了大明,為了無數慘死的中華同胞,為了中華百年恥辱,必須要將這些野豬皮誅殺乾淨!”

 呂布想起後世被這些野豬皮後裔搞得慘不忍睹的大漢子民,心中狂恨,但因為那些野豬皮們都善用毒箭,而且善射,能射中人的眼睛,中者皆死,呂布不想讓大漢將士慘死在野豬皮的毒箭下,又沒有多余兵力去那麽遠的地方,便讓扶余人去對付肅慎人。

 呂布密令孔融、劉政以及呂岱、甘寧水師, 支援扶余國五千件弓弩、五千件長槍、五千套盔甲,讓扶余國在對付東部鮮卑的同時,集中剩余國力,遏製肅慎的發展。

 呂布從劉政的密報裡得知扶余人也懼怕野豬皮的毒箭,為了激勵扶余人去對付只有三四萬人的肅慎野豬皮讓他們互相殘殺,呂布想出一個血腥的交易,讓孔融告訴扶余王,拿一個肅慎野豬皮的人頭換一顆忘憂丹,因為郭嘉掌控下的軍情部下面的軍情司、暗香司已經將忘憂丹、神仙丹的生意做到了扶余,郭嘉、賈詡、步梵很明白呂布的心意,對待這些異族人就要不擇手段地鏟除,所以他們做這樣的聲音問心無愧。

 扶余國已經建立了二百多年,現在的扶余王是第八代國王,他長於婦人之手,沒有什麽雄心大志,隻懂得玩樂,已經沉溺於忘憂丹帶給他的快感上,扶余國的貴族們大多也都沉溺在忘憂丹上,呂布的提議順利得到認可。

 扶余王和扶余國的貴族們為了得到大漢的忘憂丹,便傾發全國國力對付肅慎野豬皮,一時之間野豬皮死亡了二萬多人,剩余的都退入山林藏匿不出,扶余國折損更多,有利於呂布日後佔領扶余國。

 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