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向蒙古騎兵看齊
呂布說出蛙、鳥能極大地幫助人們捕捉蝗蟲,韓浩卻滿臉愁容地說道:“主公,難道要各地民眾養蛙養鳥不成?”

 呂布呵呵笑道:“為什麽不可以養蛙,那些便於灌溉的水澆地裡完全可以養蛙,一畝地只要有四五十頭青蛙,就完全不用民眾自己撲捉蝗蟲,青蛙就可以代勞了。至於鳥嘛,雖然不便於養殖那些飛來飛去的,但也可以養一些雞、鴨、鵝來幫助撲捉蝗蟲。”

 “雞鴨鵝能幫助消滅蝗蟲?”韓浩從未想過那些尋常的家禽可以有這樣的功用。

 呂布鄭重地點點頭:“確實如此,我以前在五原郡的時候,就曾見過草原上牧民養殖的雞鴨吃過蝗蟲。”

 實際上這個見聞是呂布在後世去過蒙古草原見識過的。

 那個時候,每年草原蝗蟲爆發,當地民眾就噴灑農藥來消滅蝗蟲,一開始的時候取得了顯著的滅蝗效果。但由於連年使用農藥,也出現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蝗蟲開始產生耐藥性,使農藥效力降低,為了保證滅蝗效果,只能加大農藥的使用量,這不僅增加農藥殘留,汙染草場,還使蝗蟲的天敵被殺,破壞草原生態平衡。為減輕藥物滅蝗帶來的弊病,草原牧民引進了牧雞、牧鴨、火雞、珍珠雞等家禽。

 那些牧雞、牧鴨具有捕食蝗蟲的能力,一隻牧雞能防治五到十畝草場的蝗蟲。養雞滅蝗蟲,在保護生態、降低滅蝗成本上已經明顯超過飛機和拖拉機噴霧滅蝗。

 牧雞滅蝗。不汙染草場,沒有農藥殘留,還給草場帶來了有機肥料。培育了草原的生產力。蝗蟲富含優質蛋白、多種微量元素、豐富的維生素,是雞、鴨等家禽的優質飼料,牧雞捕食蝗蟲。日增重顯著,經濟效益可觀,生產出的肉、蛋是高品質的綠色有機食品,這是一舉多得的好方法。

 呂布頓時想起了他之前曾跟韓浩說起過的“牧區養禽、農區養畜”的計劃,便跟韓浩算了一筆帳:“養一頭牛出欄周期需要四年,一隻羊一年產羔一隻,收入大概千余錢。牛羊飼養周期長,草場壓力大。而且其他成本投入也不小。若是養一隻雞呢,一隻雞從孵化到出欄僅需三四個月時間,一隻雞整個夏季可圍剿五到十畝草場的蝗蟲,由於蝗蟲很肥,吃蝗蟲長大的雞售價比普通雞高得多,初步估計每隻五十錢。一個人大概可以看管一千隻雞,而且不破壞草原。出欄後的總收入不下五萬錢。這不只是對草原上的牧民,對冀州、並州的農民亦是如此,養雞既可以滅蝗,更可以致富,我們漢民又可以多吃雞肉。增強體質,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元嗣,我希望你來主持這個事宜,讓鄴城朝廷治下的民眾多多養雞鴨鵝來防治蝗蟲。”

 韓浩聽呂布這樣說來,笑逐顏開:“主公,屬下這就擬定公文,鼓勵各地民眾養雞。”

 呂布點點頭:“對,就是鼓勵,要將養雞鴨鵝的好處充分說明出來,不要強製,只是鼓勵。”

 現在的呂布名義上只是驃騎大將軍都督內外軍事,似乎除了帶兵打仗之外,別的事情不該由他來管,實際上鄴城朝廷治下的所有大事情都要由呂布來定奪,他才放心。雖然有一個內閣處理事情,但內閣輔臣裡面,皇甫嵩、朱儁、劉虞在外,盧植、蔡邕、馬日磾年歲已高,身體不好,常不理事,原來的司空劉弘、司徒楊彪參與世家叛亂身敗名裂,唯有尚書令黃琬署理六部,勉強還能為呂布分些憂。

 於禁、管亥、太史慈平定大半個青州以後,困在山上的鄭玄也得脫,來到了鄴城,得老友盧植薦舉,並經盧植懇切說服,鄭玄高徒崔琰也盡力說服,鄭玄也感念呂布派兵平定青州黃巾之恩德,隻得接受了朝廷的委任,成為新一任司徒,專司教化,他也算是整個東漢時期最有資格的司徒。

 雖然因為銅臭味名譽受挫,崔烈依然是大漢有數的幾個名士,他宦場經驗老練,也頗為知趣,崔家暗地裡也向呂布靠近,呂布便薦舉崔烈為新任的司空。

 鄭玄、崔烈也進入內閣,成為十大輔臣之一,實際上真正擔當起政務實權的只有呂布、黃琬、崔烈三人而已,而黃琬、崔烈在最近幾次的世家叛亂中都牢牢地站在呂布這一邊,表面上他們很,實際上卻已經是呂布的心腹。

 盧植是呂布在兵法、儒學上的師父,蔡邕不但是呂布在琴藝、書法、辭賦上的師父,更是呂布的準嶽父,同時盧植的兒子盧毓也時常來大將軍府跟呂布的義子諸葛亮、陸遜、呂蒙等人一起師從水鏡先生司馬徽、孔明先生胡昭,蔡邕家族子弟有多個都在中央軍中供職,馬日磾、皇甫嵩、朱儁、劉虞、鄭玄、崔烈、黃琬這幾位海內人望的名士們家族子弟也在鄴城朝廷供職,像皇甫嵩的兒子皇甫酈、崔烈的兒子崔鈞、劉虞的兒子劉和,都在朝廷榮任三品大員。

 在呂布的用心經營下,盧植、蔡邕、馬日磾、皇甫嵩、朱儁、鄭玄這些人雖然口上從不承認,但事實已經注定,他們都已經牢牢地綁在鄴城朝廷這架馬車上,也跟中央軍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呂布對於未來有很多擔憂,瘟疫是其一,呂布已經頒布了衛生法令,強製治下民眾遵循衛生條例,讓華佗、張仲景醫學院的學生到各地宣講衛生條例,督促各地民眾做好防治瘟疫的措施,短短幾個月內,冀州、並州乃至朔州、青州都改頭換面,跟大漢其他地方相比,簡直是乾淨整潔的天堂,相信未來的鄴城朝廷治下,呂布的地盤裡,瘟疫的突發性幾乎為零。

 呂布對未來的擔心,還有糧食減產,糧食減產原因不外乎大旱大澇和蝗災、兵災,對於大旱大澇這樣無法抵禦的自然災害,呂布只有嚴格要求各地官府、民眾和軍隊興修水利,應對隨時而來的大旱大澇。

 對於蝗災,呂布從心理建設、預防、根治、消除諸多方面都做了周密安排,相信今年蝗災雖然無法克制,也不會導致非常慘烈的結果,糧食的減產應該能控制在一成之內。

 對於兵災,呂布作為鄴城朝廷下面所有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嚴厲要求各個邊境的守軍扼守關隘,提防塞外鮮卑胡人入侵,提防董卓西涼兵、兗州黃巾入侵,提防其他地方勢力、世家作亂,為了讓自己佔領的四個州能夠休養生息,呂布還準備休戰一年,到公元192年再行動。

 當然呂布在這一年內,也沒閑著,除了陪著妻妾孩子享受天倫之樂之外,他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訓練騎兵上了。

 之前擊敗了西部鮮卑入侵的十萬騎兵,張遼、鞠義繳獲了二十多萬匹鮮卑馬,有了這二十多萬鮮卑馬,呂布決定再行擴編騎兵,中央軍精騎要從原來的六萬多人擴充到十萬人馬,而且是十萬戰騎兵,另外還有十萬輔騎兵,戰騎兵一人雙騎,輔騎兵一人單騎,總共算起來中央軍騎兵有三十萬精銳戰馬,剩下還有十幾萬戰馬,這些戰馬因各種原因都淘汰掉做了拉車的駑馬。

 在這三十萬精銳戰馬裡面有二十多萬都是鮮卑馬,而這鮮卑馬正是後世蒙古馬的先祖,而眾所周知的是,蒙古馬是鐵木真成吉思汗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的一*寶。

 蒙古馬體格不大,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牢固,肌腱發達,背毛濃密,毛色複雜。

 蒙古馬跟其他地方出產的戰馬相比,優勢非常明顯,它耐勞,不畏寒冷,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它骨骼結實,肌肉充實,雖不善跳躍但不得內科病;運動中不易受傷,體力恢復快,耐粗飼,不易掉膘,這點保證了它在條件極差的情況下的生存,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蹄質異常堅硬,肺部發育良好使其呼吸能適應超負荷的駝載;蒙古馬的睫毛致密,無眼疾,視力強於其它馬種,色盲程度稍輕;關節不突出,使其更善於負重行走;乘騎方面蒙古馬的平穩、舒適度,能走多種步伐就更不用說了。

 蒙古馬別看衝刺速度不如歐洲馬, 可是長途奔襲是其特長,而且對草料的需求比其他馬低,耐得嚴酷的自然條件。所以蒙古大軍可以“兵馬先動,糧草後行”,從小生於苦寒之地的蒙古人吃苦耐勞,有時候就靠喝馬奶充饑。蒙古大軍沒有輜重的困擾,所以能夠展開驚人的大范圍不停歇的機動。

 成吉思汗鐵騎西征時,經常靠蒙古馬的驚人速度及耐力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從而得到勝利。成吉思汗的兩位大將速布台和哲別攻打花喇子漠國訛答刺城時因城內保衛工事堅固而未能攻破,哲別帶軍隊退居五百裡遠,並休整隊伍。敵探得知成吉思汗大軍退到五百裡遠時,城內衛軍便放下心來,放松了警惕。蒙古大軍休整幾天后,有一晚哲別突然下令,率大軍進攻訛城。大軍夜行五百裡次日清晨到達城下,進行突攻。因城內毫無準備,成吉思汗大軍輕易攻破了城,並獲全勝。此後蒙古軍名聲大振,僅用兩年時間就打敗了強大的花喇子漠國。

 雖然呂布很反感成吉思汗對歐亞大陸民眾的屠殺,但他卻不得不佩服蒙古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是無敵的,他打造出來的中央騎兵就是向蒙古騎兵看齊,有了二十多萬匹鮮卑馬,呂布用中央軍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這個理想不是空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