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這急匆匆的戰爭結束了
最終,這場中日雙方都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戰爭還是結束了,雙方都如同受傷的野獸一般收回了自己的爪牙,默默地舔舐著自己的傷口,等待著下一次較量的來臨。
因為國民政府認為當時中國軍閥割據內亂不已、軍令政令不統一、財政極端困難,無力與日本全面開戰,所以他們希望在“不喪失國權”的情況下以最小代價達成停戰。5月5日,南京政府代表郭泰祺與日本特命全權公使重光葵分別代表中日雙方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協定規定雙方自簽字之日起停戰;取締一切抗日活動,第十九路軍留駐停戰線、劃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在上海至蘇州、昆山一帶駐軍(但中國保留行政權和警察權);日本軍隊撤退到公共租界暨虹口方面之越界築路,即恢復1932年1月28日事變之前的狀態。
不得不說國民政府的膽量也是非常的大,在停戰談判期間(1932年4月29日),朝鮮人反日志士尹奉吉在暗殺大王王亞樵的指使下混入慶祝日本天皇生日的天長節暨日軍勝利閱兵慶典,向主賓席投擲炸彈,結果日本陸軍大將、上海派遣軍總司令官白川義則被炸死。
這一下子可謂是人心大快,不管其他人怎麽看至少李舜生這些當兵的是這樣覺得的,找不到證據的日本人只能是吃了一個暗虧,打碎了牙齒往自己的肚子裡吞。
但是戰爭結束了,很多的事情卻是需要去立刻去處理的,比如重新去建設在戰爭之中受到破壞的上海市區,補充受到重創的十九軍。
這些事情終於結束了,李舜生也回到了久違的南京城,南京城沒有改變多少,雖然在事變中受到了日本人的轟炸,但是並不能抹去它身為當前中國的國都的作用,這座千年古城正在見證著華夏當前逐漸發生的變化。
到了南京城,李舜生自然是再次和周恩來聯系上了,因此他寫了一封信給遠在江西的中央寫了一封信,有些事情他感覺堆在心裡不吐不快,他需要將這些東西找個人傾訴一番,而備受自己尊重的周恩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對象。
在夜晚昏暗的燈光下,李舜生手上拿著鋼筆在紙上刷刷刷的書寫著,其間他偶爾會停下手中的筆構思一番之後的語言,他不知道這封信到了周恩來手裡他會怎麽看自己,反正李舜生覺得自己已經是努力過了,如果沒用的話那麽現在的這種生活也是不錯的。
致敬愛的恩來先生
您好
昔日一別已有數年,舜生甚是想念先生,此時我的心中有些話不吐不快,仔細斟酌的許久,才提筆寫下這封信。
近日剛剛結束的‘一二八上海事變’舜生親身經歷之後感慨良多,國軍士兵作戰的勇敢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親眼見到一隊隊的士兵明知前方是死路一條,他們依舊是勇敢的衝了上去,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熱愛。
初聽聞我蘇維埃政府對上海抗戰所做出的應對,說實話舜生感到了心寒。雖然舜生不知道國民政府的高層是什麽樣子的,但是舜生至少看到了他們為了抗戰而在前線拚命。
在前線,舜生看見了國軍的衝鋒,他們的連排級士官均是身先士卒,並無與我蘇維埃政府所言有任何的相同之處。舜生亦是看見了張治中將軍親上火線指揮對日作戰,亦無我蘇維埃政府所言有一絲一毫的相似之處。
對於中央目前的情況,舜生並無多少所聞,
因此無法對中央的想法有所任何的認同。 現如今,我泱泱中華飽受外敵的侵辱,我國家的內部真的無法切切實實的團結一心恢復我漢唐雄風嗎?
舜生亦得到消息,國民政府將派遣軍隊前往江西安微等地圍剿根據地,望恩來先生小心。
蘇聯雖是我黨的發源,但不可事事均受他們製約,我中國事由我中國人自行處理,不管他們曾經給了我們多麽大的幫助,他們都是我等華夏子孫數百年來的敵人。雖然舜生從未親眼看見他們將我們的華夏子民驅趕入松花江的事,但是舜生知道比之日本,北方的蘇俄所佔的領土更有甚之。
聽聞中央政府的要員大多為俄蘇維埃政府所製約,舜生認為此事大不妥,望恩來先生與毛委員等革命前輩慎思之。
如有可能,舜生覺得我蘇維埃可趁機向北轉移,南方為國民政府之腹地,蘇維埃政府設於瑞金處於四面的包圍之中。
值此時刻,我蘇維埃應當保留實力,而非與國民政府死磕,應對外敵終究不是靠一黨一軍就可完成之重任。
此致,敬禮
您的崇拜者李舜生致上
民國二十一年六月十三日
最近周恩來有些心緒不定,幾個不放心他的老夥計組隊來看他。
”恩來啊,最近你是怎麽了,為什麽總是心緒不寧的樣子,這樣可不利於工作哦。”未來的中國領袖毛澤東打趣道,他知道周恩來是有心事,所以才叫上老夥計們來看看什麽情況,畢竟三個臭皮匠定個諸葛亮不是,何況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這些人呢?
”你們真有興趣看?“看到自己的老夥計都被吸引過來了, 周恩來就知道這些家夥肯定是看出自己的想法了,於是他一改之前的心緒不寧,從自己的貼身口袋中取出一封信:“既然你們要看,那我也不攔你們。”
“潤之,你先看。”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毛澤東拿起了桌面上的那封信打開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個小家夥看得很遠啊,我們沒有想到的事情他都看到了。“
”是啊,我就知道這次王明同志做的太衝動了,國軍他們肯定會報復我們中央蘇區的。“
”而且我們並沒有實力和他們抗衡,至少現在沒有。“
”我們向北轉移?“
”轉移是必須的,但是不是現在。“
”我們還有事情要做。“
”必須要下定決心了。“
”中國事中國人自己來處理,不需要被人插手。“
”舉手表決吧。“
房間內的所有人都舉起了自己的手。
”那麽行動吧,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為了革命。“
”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革命。“
”話說恩來啊,把那個小家夥介紹給我如何?“毛澤東搓著手問道。
周恩來搖了搖頭:”這位同志的身份越少人知道越好,而且遲早有一天你會看到他的。“
李舜生並不知道自己的一封信居然讓瑞金的那些偉人們達成了共識,或許他只是想發些牢騷,但是卻起到了意外的效果。
歷史的車輪開始往一個奇怪的方向轉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