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偽裝之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硬處置
海軍態度強硬!

 同6軍上層心懷鬼胎的觀望態度相反,由於鈴木貫太郎,岡田啟介和齋藤實三名海軍大將遭到襲擊,海軍在第一時間內就定下了對政變堅決鎮壓的方針。

 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當天就召集幕僚,明確說明了鎮壓的態度。

 26日中午12時,聯合艦隊司令高橋三吉,向正在土佐衝演習的艦隊布命令,要第一艦隊進入東京灣,第二艦隊進入大阪灣。

 當時任海軍軍務局局長的豐田副武咆哮道:“6軍沒這個意思的話,就由我們海軍來動手吧!”。

 海軍省辦公樓前擺了一地的高壓水龍頭,以防萬一。

 海軍6戰隊奉命加強對海軍各岸上設施,包括海軍領導機關辦公樓,退役高級將領私宅的警戒。

 另外海軍還打算把天皇接到艦上,以免受到6軍叛兵的挾持。

 26日下午,橫須賀鎮守府司令米內光政的第一水雷戰隊,把海軍6戰隊士兵經芝浦送上岸,堆起了沙包工事,擺出準備戰鬥的態勢。

 27日一整天,裕仁天皇都是在焦急不安中度過的。

 此時,海軍的第一艦隊,已經在旗艦“長門”號戰列艦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開進東京灣,各艦都將炮口對準了6上的叛軍陣地。

 “長門”號瞄準的是被叛軍佔領的國會議事堂,負責測定標的的第九分隊分隊長長光大尉用測距儀很細心地測出,從“長門”艦到國會議事堂的距離是19ooo米。

 接著,加藤隆義統率的第二艦隊,也在旗艦“愛宕”號巡洋艦的帶領下,於27日上午9時許抵達大阪灣,開始實施警戒。

 雖然海軍已經把艦隊開進了東京灣,但6軍還是遲遲按兵不動。

 天皇憤怒了!

 憤怒的天皇幾次將本莊繁召到跟前催問:“討伐部隊出了嗎?”

 “交上火了嗎?”

 本莊繁含含糊糊地回答道:“因為居民尚未撤離……”

 未等本莊繁把話說完,天皇便厲聲呵斥道:“如果6軍大臣無能為力,朕就親率近衛師團去平定叛亂!快快備馬!”

 裕仁天皇的焦急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剛剛獲悉,在弘前第八師團任大隊長的秩父宮雍仁親王,已經動身搭乘火車前往東京。

 秩父宮向來與皇道派軍官們來往密切,在思想上傾向於皇道派的主張,並因此與天皇對立,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叛亂生後,叛軍已公開宣稱:“秩父宮是我們的領”。

 如果秩父宮雍仁親王站到叛軍一邊,形勢將會更加難以控制。

 日本歷史上,曾經生過許多由天皇之弟乾下的篡位之事,多得不勝枚舉,例如,神武天皇的後繼者綏靖天皇就是弑兄自立的。

 為了防止出現這種可怕的情況,宮內省派東京大學著名的右翼歷史教授、曾給秩父宮講過兩年《日本政治史》的平泉澄,前去攔截雍仁親王。

 平泉澄在上越線的水上車站,登上了雍仁親王乘坐的火車,一路上他向雍仁親王詳細說明了情況,並懇求秩父宮雍仁親王不可輕舉妄動。

 秩父宮雍仁親王神色凝重地聽著,一言不。

 當火車到達東京上野車站時,秩父宮雍仁親王就在大批軍警的“護送”下,被帶入了皇宮,徹底與叛軍隔離開來。

 見情勢如此,秩父宮雍仁親王隻好在當天晚上,拜謁了裕仁天皇哥哥,並做出了服從天皇的保證。

 28日,在天皇的一再催促下,猶豫不決的軍部終於下了鎮壓的決心。

 6軍參謀次長杉山元得到天皇同意,布了《奉敕命令》,指示戒嚴司令官,迅命令佔據三宅阪的軍官及部下撤離現場,歸複各所屬部隊。

 奉敕命令隨後正式傳達給第1師團。

 戒嚴司令部決定29日完成鎮壓的準備工作,並開始討伐叛軍。

 參加鎮壓政變的部隊,有近衛師團和第一師團各7ooo人,另外還從仙台和宇都宮調來了第2、第14師團所屬部隊6ooo人,總數近24ooo人。

 29日上午,荒木、真崎兩位6軍大將,為避免叛亂部隊遭到武裝鎮壓,前往戒嚴司令部進行交涉,但遭到拒絕,戒嚴部隊參謀石原莞爾,將兩名大將趕出了司令部。

 在荒木、真崎兩位6軍大將離開後,香椎司令官再次提出應避免“皇軍自相攻擊”,但杉山元參謀次長堅決不同意,要求必須按天皇敕令以武力討伐。

 東京街頭的坦克車裝著高音喇叭,不停地廣播著著名播音員中村宣讀的《告軍官士兵書》。

 這份由戒嚴司令部布的聲明稱:“現在歸複原隊,仍為時不晚;抵抗者全部是逆賊,射殺勿論;你們的父母兄弟在為你們成為國賊而哭泣。”

 與此同時,飛機在政變部隊上空盤旋撒下了《告軍官士兵書》的傳單,勸誘政變部隊回歸營房。

 叛軍此時已在嚴冬中堅持了3天,疲憊不堪,士氣消沉。

 大部分士兵,在聽到廣播、拾到傳單後,紛紛脫離了叛軍,返回原部隊。

 策動叛亂的軍官見大勢已去,也未加以阻攔。

 這些軍官們,隨後被戒嚴部隊拘捕,被集中到6軍省大院關押。

 關押這批叛軍軍官的是統製派的軍官岡村寧次。

 崗村寧次預想並期待著叛軍軍官們自盡,他已經讓第一衛戍醫院的護士兵,準備好了消毒藥水和脫脂棉,還準備了3o多口棺材。

 但叛亂軍官們拒絕自盡,他們想要通過公審來“揭露軍閥的陰謀”。

 6軍腦們,吸取相澤案件公審的教訓,對政變主謀實施軍法審判,審判過程不公開,不設辯護律師,一審即終判。

 由於二二六事件直接威脅到了裕仁天皇的統治權,因此對叛亂軍官們的處置也異乎尋常的嚴厲。

 此後,軍法會議判處在政變中起領導作用的磯部、香田等17名軍官死刑。

 讓人們沒想到的是,在宣判書裡,一點沒有提到謀殺罪,判刑的唯一根據是,這些軍官犯了未經天皇批準而擅自動用皇軍之罪。

 在幕後支持暴動的北一輝和西田稅,以及之前砍殺永田的相澤三郎也被處死,其余的士官和士兵則被免予處分,因為他們只不過是遵從上級的命令。

 這次對政變軍人懲處的嚴厲程度,遠遠過了此前歷次的處理,明顯的帶有徹底根除皇道派及北一輝影響的意圖。

 軍部上層,在寺內壽一主持下,統製派也趁機進行了大規模人事“整肅”。

 荒木、真崎和川島6相被解除現役,所有傾向於皇道派思想的軍官,均被從6軍核心部門清除出去。

 至此,日本統製派徹底掌握了6軍實權,確立了對6軍的絕對控制。

 諷刺的是,皇道派動政變時所積極追求的目標,軍部施行獨裁,國家政權組成以廣田弘毅為相的新內閣,采取法西斯化,這些在政變失敗後反而得以實現。

 這不僅是因為同屬法西斯派別的統製派,牢牢掌握了軍部大權,而且內閣也被以新相廣田弘毅為的文官法西斯集團所控制。

 自詡為“皇國中流砥柱”的日本6軍,最終把日本拖入了災難。

 從上海回到日本的平岡龍一,在政變生時,剛好不在東京,算是躲過了一劫。

 在叛變被鎮壓後,審問叛軍軍官時,才現,作為統製派的主要成員,平岡龍一也在叛軍暗殺的黑名單上。

 1936年3月5日下午,廣田弘毅拜謁天皇,接受了組閣大命,主張對華強硬的寺內壽一大將,入閣任6相。

 此後,日本法西斯右翼力量在日本6軍中不斷擴張,其侵略野心亦日益膨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