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偽裝之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走到前台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楊尋真抽出一份《中央日報》看了起來,這份報紙是兩個月前的。

 報紙上的一篇通訊吸引了她的眼光:

 “1938年2月18日上午,日本出動12架重型轟炸機和26架三菱96-1戰鬥機在安徽、江西兩省交會處會合,直撲武漢,。

 我空軍第四大隊接到命令後,奉命迎敵。

 代理大隊長李桂丹率29架戰鬥機升空,不久後便與敵機相遇,李桂丹命令第四大隊分頭迎戰,由第22、第23中隊擔任主攻,第21中隊負責掩護。

 空戰中,第21中隊的董明德、楊弧帆、柳哲生、劉宗武四機協同作戰首開記錄,擊落日戰鬥機一架。

 柳哲生在協同戰友擊落一架敵機後又單獨作戰擊落一架敵機,該機隊其他戰鷹又擊落三架敵機。

 與此同時,第22中隊的11架戰機與日11架戰機相遇,且被敵死死咬住,但他們並未驚慌,而是利用飛機的良好機動性與敵周旋。

 一兩個回合後,就形成了單機混戰的局面,中隊長劉志漢首先擊落一架敵機,其他戰友也相繼擊落敵機共四架。

 第23中隊的8架戰機飛抵漢口上空時,見到第22中隊正處於劣勢,中隊長即命第23中隊全體增援,一番混戰後擊落2架敵機。

 這場以機群對機群的大規模空戰,隻進行了12分鍾,我空軍擊落12架日機,其中10架戰鬥機、2架轟炸機,這也是我空戰史上十分輝煌的一頁。

 但在此次空戰中,我空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其中大隊長李桂丹、中隊長呂基淳、飛行員巴清正、王怡、李鵬翔共5人,壯烈犧牲。

 此次空戰,負責掩護的第21飛行隊,首先在漢口機場的西北方與敵人的10架飛機遭遇,並立即投入戰鬥,進入高度約4,000米,隨後,第22、23飛行隊也在武漢上空與敵展開了激烈的空戰。

 這是一場機群對機群的大規模對峙,雙方數十架飛機惡戰在武漢三鎮上空,高度從5,000米到幾百米,上下翻飛,相互纏鬥,場面蔚為壯觀。

 這場惡戰大約進行了12分鍾,我軍以擊落敵機11架,我方空軍僅損失5架的代價大獲全勝。

 日軍空襲編隊指揮官金子隆司飲彈墜機身亡,然我方大隊長李桂丹上尉、飛行中隊長呂基淳上尉、飛行員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鵬翔中尉等5人均為國光榮捐軀。

 飛行員張光明的座機被擊中29處,自己身負重傷,但仍頑強地堅持駕機返回機場。

 此次空戰,被我軍擊落之敵機墜落地點分別如下:

 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附近,1架敵機墜落於漢口和青山之間,1架敵機墜落於黃陂和漢口之間……

 其中,墜落於漢口和青山之間的敵機,大部分部件保存完好,日軍飛行員跳傘後,被我武漢城防部隊抓獲,經審訊,日軍飛行員稱,事先,有城內日諜提供轟炸坐標位置。”

 這篇通訊的最後一段話,吸引了楊尋真的目光,她心裡一陣激動,拿著報紙去找馮晨去了,她從這篇通訊中,突然發現了尋找日軍通訊密碼密鑰的途徑。

 ……

 就在楊尋真從兩個月前的一份過時的報紙上,發現了尋找日軍通訊密鑰的途徑時,丁默邨正托章正范,邀請汪曼雲到大西路67號會面。

 丁默邨同李士群勾搭上的消息,汪曼雲當然是第一時間知道了。

 此前,汪曼雲有一段時間沒去李士群的大西路67號了,為什麽呢?那還不因為於松喬想行刺李士群?

 李士群吹牛,自己的大西路67號風水好,是最保險、最安全的房子,那其實根本就是屁話一句。

 說房子風水好,安全保險,能比得上人家呂班路上的魯伯宏的府第?能比得上天主教路上的永大糧行的風水?

 魯伯宏,顧馨一,不是照樣被軍統的人給乾掉了?!

 固然,最後於松喬放棄了行刺李士群的主意,但誰能保證你李士群哪天不招惹到那班軍統的奪命太歲們?

 汪曼雲此時雖與李士群彼此來往過幾次,但與李士群還不是一回事,最起碼,汪曼雲就不曾直接與日本人勾搭過。

 此時,他汪曼雲還算是黨國的人啊。

 不過,這丁默邨也是熟人,不論是否是由陳立夫直接派遣來上海協助自己工作的,汪曼雲覺得,處於禮貌與丁默邨見見面是應該的。

 汪曼雲與章正范來到了67號。

 一腳踏進房間,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房子正中的牆上,掛有兩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旗幟的當中,還懸掛著孫中山的遺像。

 自上海淪陷後,尤其在私人的家裡,這種情景是很難看到的。

 正在驚異之間,丁默邨已踱進了房間,大家本來都是熟人,一見面便欣然相互問好,噓寒問暖。

 丁默邨指著牆上掛著的國旗與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對汪曼雲與章正范說:“這些大家都久違了吧?”

 接著丁默邨又來了一段歪理邪說的長篇大論:

 “我丁默邨這次是奉陳立夫部長之命而來的,因為在大後方,大家看到抗戰如此進行下去,總不是個辦法,共產黨的抗戰到底,是要抗垮國民黨,是唯恐中國不亂。

 為了國家的前途,陳立夫部長要我來上海探路,一俟時機成熟,他也要過來的,不過,在時機未成熟時,我們應當代立夫部長保密。

 至於日本人那裡,我已和他們交涉過,允許我們仍然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仍然可以懸掛中山先生的遺像。”

 丁默邨講的日本人,就是影佐禎昭安排的晴氣慶胤。

 日本人晴氣慶胤,不僅授意他們可以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還指使他們以倡導和平運動名義,擴大山頭。

 丁默邨的此番所謂“奉陳立夫之命來上海打前站”的表白,其實是在為自己充當日本人的走狗尋找借口。

 他是在窮途末路之時,受李士群的拉攏而賣身投靠日本人,與陳立夫毫不相乾,而章正范、汪曼雲竟然信以為真。

 因為之前,在外人的眼中,丁默邨就是陳立夫的心腹,陳立夫特別信任重用他,就連陳立夫的堂弟,中統上海區區長陳寶驊也這樣認為。

 其實,丁默邨就是狐假虎威!

 見王曼雲相信了自己的話,丁默邨邊說邊笑著問汪曼雲:“老兄有何意見?”

 “默邨老弟,這是一件大事,但我認為,以你丁默邨三個字來號召還是不夠的。”王曼雲意味深長地說道。

 “噢?老兄說說看。”丁默邨望著王曼雲,一副誠懇求教的樣子。

 “老弟,由於你過去工作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你的大名,別說黨外的人不知道,即便是咱們黨內的人,若非CC派骨乾,也很少有人曉得,這件事情,在你倒不是什麽大不了的問題,可是在號召力方面……?”

 王曼雲說半句留半句, 顯然是懷疑丁默邨的號召力。

 “老兄就直說嘛,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說我丁默邨的號召力不夠?”丁默邨問道。

 “是的,為求事業迅速成功,我覺得應速接上黨內大佬的關系,你比如汪精衛,要是你能采納我的意見,一定會事倍功半。”

 汪曼雲似乎有點小看了丁默邨,但丁默邨毫不在意,而是點著頭表示非常讚同。

 “對此,我也有同感,汪精衛先生方面,我可以派人去聯系。”

 “不知道你現在有多少人?”汪曼雲又問。

 “人數並不多,發起人連我算上七個,除了我和正范兄外,還有李士群、唐惠民、茅子明、翦建午、葉耀先。”

 這七個人,就是後來所傳說的“七人委員會”。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