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演業》第446章 泥石流
當夜,曹仁與馬超分兩路南撤,曹仁自西邊、馬超走東邊,兩路人馬繞伊塞克湖往天山撤退。

第二日大早,盟軍便發現了漢軍撤退之事,佐夫急令左右兩路軍馬追擊。

此時便看出了謀士之重要,劉曄與周不疑,不約而同的建議本部軍馬伏擊。

馬超兵馬根本未曾撤退,竟然舉全部兵力,於山路伏擊。

盟軍五萬余人的先鋒追擊隊伍,被馬超堵住,全軍覆沒。

而曹仁卻隻留了一名小將領二萬軍墊後。

這名小將,名叫郝昭。

此時郝昭連雜號將軍都不算,其隻為曹軍中校尉,但這領兩萬人斷後之事,卻沒人敢接,曹仁便隨便點了郝昭領軍前往。

若是楊錫在此,只需一查,便知道這郝昭厲害。

“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為郝昭所阻,勸降不成,晝夜相攻二十余日後被迫退軍。”

這是正史記載,郝昭那時已然為將軍。

諸葛亮數次北伐,被郝昭阻擋了一次,諸葛對其無能為力,可見這人無論意志或是膽略,皆為上等。

郝昭領兩萬大軍,很是激動。

自己不是將軍,這偶然一個機會,竟然可領兩萬軍阻敵,這卻是個機會。

此時郝昭身邊,連個謀士也沒有,於是郝昭自己單獨掏出了地圖,默默端詳。

馬超能伏擊,是因伊塞克湖東面全是山地,利於伏擊,曹仁沒有接受劉曄建議,乃是因為湖西雖然海拔高,卻多為平地,一馬平川,不利於伏擊。

郝昭看了地圖,也覺得失望,但再往西,郝昭看到了一條河,此河楊錫竟然將其命名為楚河,不知何意。

但看到楚河,郝昭整個人都不好了,原來河邊,竟然有一個小型窪地,那是一個小型盆地,曾是一個小湖,如今卻乾涸了。

郝昭靈機一動,將手指點在乾涸湖地處,手指有些發抖。

“便是此地了!成敗在此一舉!”

西面由於曹仁人多,佐夫派了十萬軍追擊,郝昭決定好好招待一番。

於是一個惡毒計劃誕生了。

郝昭令人抹去一段曹仁大軍進軍痕跡,造出大軍西走假象,又命人一萬五千人以槍為鋤,在楚河開始掘開口子。

半日後,盟軍追軍隨著沿路丟棄的鍋碗瓢盆,終於進入窪地,郝昭這時才命大軍掘開最後的一段河提。

這是一個悲劇,盟軍根本不曾想,在這乾涸的戈壁,會出現大水。河提掘開了口子,大水噴湧而出,將缺口越衝越大。

這戈壁,泥土不像中原那般堅硬,含沙量很大,大水衝開一個口子後,竟然急速擴大,帶著泥土,形成泥石流,往盆地衝殺而來。

便是郝昭的掘河兵馬,亦有千余人被卷入其中,瞬間沒了蹤影。

泥石流像一條黃龍,朝盟軍奔湧而去,仿佛天崩地裂,讓人絕望。

盟軍裝備精良,但其在偉大的大自然面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哭喊哀嚎傳遍窪地,但未曾持續多久,便悄無聲息。

郝昭也很意外,他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此種情況。

原本河水不大,但加上碎石沙土,竟然如此猛烈,十萬大軍,轉眼不見了蹤影。

這處乾涸的小湖,水位漸漸漲了上來,郝昭領軍繞過小湖,領殘軍一萬九,開始孤獨的回歸之旅。

六月初,益州發生大事,巴郡太守余少阿,突然對巴郡境內孫權軍發難,在黃蓋軍馬毫無準備之下,斬首三千級,黃蓋領十余騎走入山中,不知去向。

余少阿打散兩萬七千殘軍,並入巴郡,巴郡軍馬明面上增至六萬。

但誰也不知道,

余少阿還有白帝城新軍一萬,野人山新軍一萬五,更有一個強大的盟友,那便是野人山的孟獲、兀突骨和雍闓。余少阿得逞,劉備大喜,命余少阿領巴郡軍馬為東路,南取牂牁郡。而他自己,則自領大軍自成都南下,以關羽、張飛為大將,直擊犍為屬國。

對於益州的變故,楊錫不以為然。

這些人想得太想當然了,以為自己面臨外部壓力,便不能做些什麽。

不過楊錫此刻也的確什麽也沒做。

還不到時候。

益州大戰啟,西域大戰焦灼,黑龍郡伏爾加帝國大軍已然進入黑河北,接戰三次,丟下七萬具屍體,竟然沒能突破步槍防線,大敗北撤,暫時對峙。

孟加拉灣,阿米爾再不天真的想著從海上運兵至大漢,而是轉而走山路,欲翻過若開山脈,東擊伊洛瓦底城。

整個世界,圍繞著大漢猛烈運轉,就像一架瘋狂的絞肉機,急速的收割生命。

一場拯救地球運動,演變成了大殺戮。

但便是這殺戮,也能推動歷史進程。有人在這期間死去,有人在此獲得新生。

郝昭追上曹仁大部隊,將戰報遞與曹仁,曹仁驚喜,立刻上表曹操,請表郝昭為振武將軍。

這振武將軍,為四品雜號,這還是鑒於郝昭年少,若其現在有個三十歲左右,那一個三品平狄將軍少不了。

當然,這是曹仁的想法。

曹仁將郝昭戰功飛鴿傳書曹操,早有戰地記者將大戰記錄發於楊錫。

楊錫親自發函祝賀,而曹操,則直接於鄴城任郝昭為三品平狄將軍。

郝昭發達了。

對於曹操之舉,曹仁自然沒有想法,郝昭再如何提升,也是自己部將。

魏西聯軍利用撤退之機,殲敵有生力量十五萬,盟軍共於西域戰場損失軍馬二十萬,八十萬可戰之兵,減員至六十萬。

佐夫被驚呆了,辰河未出馬,竟然被一群土著割了一塊肉。

不過大軍少了二十萬,佐夫壓力反而還小了些,因盟軍的補給壓力變小了,人少了,吃飯的嘴也就沒這麽多了。

這當然是自我安慰。

六月底,魏西聯軍退至天山南,馬超屯兵赤谷城一帶,曹仁於赤谷城西面數十裡安營。

天山,在伊塞克湖南這段,算是最好走的了,雖然其許多山峰常年積雪,但至少山下還有路。

佐夫知道這段路難走,但沒想到難到這個程度,關鍵是每日要受到飛艇的轟炸,損失也不小,每日損失三四千人,都是被飛艇丟下的黑鐵球炮彈炸死。

於是,佐夫將大軍分成數十股,且盡量拉長行軍路線,如此一來,飛艇的投彈,便沒有意義了。

李天鴻不是個服輸的人,既然對方大軍只要飛艇一出現,便開始躲避,那自己就不去找大軍晦氣,而是轉而將目標定在補給線上。

七月初開始,飛艇隊每日出動,搜尋盟軍糧草彈藥補給路線,還真別說,如此一來,佐夫大軍便如此亂了。

有一次,李天鴻對準輜重車隊投下了炮彈,炮彈沒投幾顆,反應卻很大。

原來李天鴻找到的,竟然是火槍的彈藥補給隊伍。人可以躲起來,彈藥車卻沒這麽快,這又不是卡車,而是普通的平板車而已,人力推動,不好移動。

一車車的火藥爆炸,震動山谷,兩萬人喪生,這條路線,直接被炸得山峰崩坍,遠處高峰上都發生了雪崩現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