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演業》第262章 僭越
龐統出征,集團軍達二十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若是放在中原,足以讓任何諸侯膽寒。

 除了辰河商會,沒有人能養得起這麽龐大的軍隊開支,除非屯田。

 隨著辰河區軍隊的發展,楊錫決定開始不同於這個時代的軍隊制度改革。

 常備軍除了軍官職務,還有軍銜榮譽,此刻辰河商會的軍隊,卻沒有軍銜的說法,是以,楊錫於今年下達軍令,整理軍隊秩序。

 所有軍人根據其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授予銜稱。軍銜又分軍官軍銜與士兵軍銜。

 屯田兵分為下等兵、中等兵、上等兵三種,一年一升級。一旦屯田兵經過戰事,或者經過三年以上,則升級為士兵。

 士兵分為上士、中士、下士,對應常備軍中的班一級軍士。

 士兵以上稱為軍官,第一級軍官為尉官,從低到高為少尉、中尉、上尉,對應排級和營級。

 校官是中級軍官軍銜,少校,中校,上校,對應團級軍官。

 在往上則是將官,又稱為將軍,為高級軍官軍銜,分為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對應司及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等職務。

 再以上為元帥,為最高軍事頭銜。

 所有軍銜都有胸章,掛於左胸。

 辰河商會軍人頭銜分為十七個等級,登記伴隨終身,代表軍人級別、軍人的榮譽和待遇水平。

 軍銜終身隨人,但不得轉授,不能傳承,退休以後,軍人按照軍銜享受待遇。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指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戰爭中,由於法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銜制度,軍人的銜級開始成為一種權利,大大優於家庭出身,受人重視的是勞績戰功,而不是祖宗門第。使得法軍所向披靡,路易十四在邊境出現,邊境城市便紛紛落入法國手中。

 軍銜制度於本年度三月份登報,同時,經過戰功考核,所有獲得將軍級別的名字,都在報紙中刊登。

 龐統雖然號稱元帥,但其軍銜,仍然為上將級別。

 本期報紙出來,天下嘩然。

 楊錫憑什麽授予軍銜!這相當於爵位了,除了朝廷,他楊錫有什麽權力授予個人爵位!

 就連曹操,都沒有這個權力,他得奏請身後的哥兒。

 這相當於自立一國了。

 於是口誅筆伐,又紛至遝來,就連劉備都忍不住在漢中大為吐槽。

 不過辰河商會卻似乎對這些不怎麽感冒,大家談論的不是這個,而是那名單上面之人的來歷。

 上將有誰?龐統、太史慈、黃忠等各戰區最高軍事長官,被楊錫授予上將軍銜,大將暫時沒有,元帥也沒有,要是說有,那就是楊錫自己。

 於是幾十位將軍的跟腳,一時間成為辰河商會所有討論的焦點。

 許都,曹操見報大怒,聚眾商議。

 曹操將報紙往案上一甩道:“此事相信諸位都看過了,楊錫如此行事,幾乎自立一國,如此大逆不道,諸位有何應對之策?”

 孔融第一個站出來道:“楊錫行此僭越之舉,不容多說,必需請旨討之,若其行為朝廷不聞不問,那各路諸侯,豈不是可以紛紛效仿,那時我大漢就名存實亡了。”

 王朗等當世學者,包括新投的陳琳等人,幾乎全部站出,二十余人站出來,要求曹操請旨出兵,並發檄文於天下,號召共討逆賊。

 曹操望去,荀彧、荀攸、陳群等人赫然都在其中。

 所有文官謀士,只有三個人目前沒有發表態度,這三人便是許攸、賈詡和郭嘉。

 許攸道:“丞相可請旨討楊,但諸位請看,除了此事,報紙上還另有一事。上將龐統,領二十萬大軍於外海,若事情急切,二十萬大軍調回,再加其原本幾大戰區足足二十萬人,共四十萬人來襲,何以抵擋?而且,楊錫可並不止四十萬軍馬,還有荊南四郡屯田軍六萬,其他各地屯田軍數萬,總兵力超過五十萬,若舉兵來襲,只怕所過之處皆灰飛煙滅。”

 荀彧反駁道:“楊錫雖兵馬眾多,然其出師無名,失道寡助,丞相王師,佔有天下大義,若舉兵,則天下響應。遼東、西涼、交州、益州、荊州,可募兵馬不下七八十萬,怎不能剿滅區區賊寇?”

 許攸正待再說,曹操打斷二人爭執,詢問賈詡和郭嘉二人。

 賈詡道:“當年丞相於袁紹如何,兵馬相差數倍,亦能戰而勝之,可見戰事不一定全關兵馬多少。但如今之楊錫,於當年袁紹卻又不同,應謹慎對待,若一著不甚,則滿盤皆輸,是以,此事還得慎重慎重,畢竟楊錫此時,卻並沒有主動來犯。”

 曹操看向郭嘉,郭嘉道:“嘉不主張此時出戰,就算是要戰,亦不是此時。根據推算,龐統領兵馬南下,不過十余日,若此時宣戰,龐統領二十萬大軍救,則壓力極大,只需等四五個月,龐統大軍出武昌海峽,至孟加拉灣與阿米爾征戰時,才是最好進擊時間。”

 此事曹操還真有些為難了,不過賈詡接下來又給他出了個主意。

 “楊錫所仰仗者,富庶也,今我必須贏得發展時機,擴充軍力,又要抑製其發展。丞相可以此事為由,發文各地,令各地斷絕於楊錫商會商業往來,封鎖其產品銷售通道,拖慢其發展。益州劉璋、遼東公孫康、荊州劉表,這幾人卻容易說服。除此之外,可派一支水軍,扮作水盜,撇清與我關系,封鎖遼水,斷絕其鮮卑與青州聯系,如此一來,辰河商會發展速度,便會慢上許多。”

 曹操點頭,結合郭嘉與賈詡意見,先不動聲色,隻暗中請旨,傳旨益州、荊州、遼東並有交州孫權,令其斷絕與辰河商會商業往來,又著人聯系海盜,看能否取得合作。當然,斷絕經濟往來是笑話,如今天下經濟,依托辰河商會日久,且能說斷就斷,只能采取收稅之法。

 時有海賊管承,徒眾三千余家,兵四五千為寇,本來基地在楊錫的青州基地淳於一帶,自楊錫得了此地後,管承領三千余戶不知所蹤,隱入海島。

 曹操命人與管承聯系,準備商談合作之事。

 楊錫早知道有此人,但自從自己得了此地之後,管承撤出,於辰河商會秋毫無犯,楊錫也沒有派船隻圍剿他。

 渤海, 遼西郡往南海域,離岸百裡,在辰河船普及之前,極少有人能夠至此。

 但如今,這島上竟然住了上萬人,島主正是管承。

 從淳於撤至此島時,管承也困難過一段時間,但經過一段時間發展,每月開船到沿岸各地劫富濟貧一番,也算是有了些積蓄,現在已經有船七十多條,任何人不敢小覷。

 管承幾乎每半個月在海岸劫掠一次,如此已經持續了半年,不過他從不在同一地點作業,也不劫掠辰河商會。

 沒辦法,辰河商會船實在太多了,隱隱被稱為海上霸主,他管承還不想死得太快。

 這日,管承照例出工,領船十余艘,人員七百多人,達至海陽縣沿海,準備開始劫富濟貧。

 這次行動目標,卻是海陽縣大戶尹家,據說尹家有良田兩千畝,家產在整個海陽縣,也算是大戶。

 這消息的提供者,卻是管承島上的二號人物,二島主王孟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