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演業》第402章 學界分歧
建安十七年末,辰河環球船隊回至大漢,此事震驚天下,不管是辰河區、還是其他諸侯之民,無不人心惶惶,爭相討論楊錫猜想之事。

 建安十八年正月,回至大漢的六千余名環球幸存者,幾乎各有著作面世,其中以曹植的《寰球奇遇記》等幾部最為轟動。

 而辰河商會則從新校訂了各個學校的《地理》教科書,將許多此前不予接受的知識寫入其中。

 地球這個詞,終於從《地理》書上予以確定,並將地球分成熱帶、溫帶、寒帶三種大氣候。

 環球航行盛世,顛覆了天圓地方之說,這造成了傳統哲學與現實之間的激烈對撞,於是各種對罵以各自渠道,開始互相攻擊。

 天圓地方是陰陽學說的一種體現,陰陽學說乃其核心和精髓。陰陽學說,具有樸素的辯證法色彩,是古代漢族先哲們認識世界的思維方式。

 天圓地方是古代對宇宙的認識,數千年來,從未有人對此懷疑過。今天忽然有人說,這地是圓球,研究了一輩子的人,誰受得了。

 就連曹操都覺得自己要瘋掉了,曹植回至鄴城時,曹操便專門讓其當著上百文武的面,讓其戳穿楊錫的謊言,證明這一切皆是楊錫的一個騙局。

 曹植一路侃侃而談,說出了沿途證據,並將自己早已經於回鄴城的船上,便已然寫好的《寰球奇遇記》,丟給眾人觀看。

 眾人還是不信,曹植便糾集了自己護衛數人,共同作證。

 曹操等自然認為曹植瘋了,曹丕心中卻暗樂,如此一來,曹植對自己太子地位,已然不會有任何影響。

 曹植的堅持,讓其在曹營的地位一落千丈,只有一人眼中冒出火花,此人便是賈詡。

 賈詡見曹操對曹植等人極度懷疑,於眾人大吵之後道:“王上,詡覺得,此事要弄清真相,卻只有一個辦法。”

 眾人向賈詡投來目光,賈詡繼續道:“詡以為,要弄清楊錫是否妖言惑眾,植公子所言真假,只有一個辦法,那便是我魏國也組織船隊,從此次航行中人找些向導,沿植公子所繪製路線,再行航行求證。”

 賈詡言出,眾文武震驚莫名,議事廳中落針可聞。

 曹操思索良久才道:“罷了罷了,此事便暫時存疑吧。我魏國卻無如此財力能消耗得起,待日後擊敗楊錫,再議此事不遲。”

 於是曹操散了討論,獨自留賈詡在自己帳中。

 眾人散去,曹操道:“文和信了?”

 賈詡點頭道:“此事十有八、九為實了。王上亦知這其中關竅,乃不敢置信而已。年前玉門關傳回消息,植公子所經歷之地,卻與那消息中稱的米多帝國、羅馬帝國等地不謀而合。三年前,植公子等人於東萊郡登船時,那船隊,確實乃是往北而行,此事公孫康可證明,如今船隊卻自南折返,其中怪事,思之則明。”

 曹操歎口氣道:“我亦知其中蹊蹺,蓋因不敢置信而已。倘若楊錫所言與船隊航行證明屬實,那豈不是你我所立之地,在另一面之人,亦有人頭頂青天站立,真令人費解啊。”

 賈詡道:“此事令人費解,唯有一人能知。”

 “楊辰河?”

 賈詡點著頭。

 “楊辰河此人十三歲時記錄開始發跡,此前為普通農人之子。十三歲後,出釀酒術、造紙術、人力船、煉鋼術、火柴術、火藥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皆天下奇術,得其一可興國。楊錫將其集於一身,便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相加亦不能與其相提並論,王上難道不懷疑,此事之中有蹊蹺?”

 曹操聽著賈詡之言,隻覺得如醍醐灌頂,刹那間想通了許多。

 “是啊!便是傳說中的百家之師薑太公、鬼谷子,亦不能與其相提並論。又以武力論,楊錫二八時,便能三英中戰呂布,數年後便能與關雲長較長短。但是如此,倒能解釋,但其三十歲後,竟能三合取軻比能,獨戰雲長與其子等,將其生擒,此非人力所能及也。”

 “王上是否懷疑其身份來歷有古怪?”

 “定有古怪,縱觀其前半生,乃非人力所能做到!雖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今親眼所見,我不得不做如此想,莫非天下真有鬼神之事呼!”

 賈詡也搖頭表示不能理解,二人自然是談不出個所以然,各自帶著疑問回歸。

 與此同時,蜀中也進行著大討論,當然大部分都是抨擊楊錫此舉惑亂天下,其心可誅之類。

 便是諸葛亮、法正等,亦是對楊錫大加抨擊。

 他們認為,楊錫是有些奇異不假,但要他們相信地球之事,那也未免太過強人所難了。

 至於楊錫自己,對這些人之言論卻從不辯解,事實勝於雄辯。

 楊錫為難的是,為了此事,襄陽大隱龐德公竟然約了廬江陸康,還有自己的嶽父大人蔡邕,三人聯袂來訪。

 不用想也知道,這三人是存了何等心思。

 龐德公還好,畢竟稍微年輕一些,對於新思想,還能斟酌一二,蔡邕與陸康卻不得了,竟然直接要楊錫給一個解釋。

 楊錫只有一句話,那便是“時間能證明一切,你們要是能活的夠久,我會證明給你們看!”

 這就有點要鬧翻的意思了。

 楊錫有些鬱悶,心中隻罵了腐儒兩個字。

 建安十八年,癸巳,學界爭吵不斷,年輕學者與老輩學家之間爭論不休,但事情隨著楊錫的不出聲而慢慢淡下來。

 楊錫沒時間跟這些人瞎扯,他忙著安排各項事宜。

 楊錫之事,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則是那兩船新物種安排問題。橡膠樹雖然到手,但這是長遠之計,楊錫命田聰、劉巴在武昌島和東南亞大面積開始下種。又命將一些種子在南海島、台島、交州劃地發展橡膠園。

 這不是一日之功,一般六年後,才可開始割膠,這時才能見成效。

 橡膠樹乃是可推動歷史車輪之物,盧大志在南美數千人采集了半年,算是收獲頗多。其種子容易壞,楊錫告訴了盧大志直接將種子采回後,便種植與大船上準備好的土壤,如今有苗四萬株,楊錫將其當寶一樣分配。

 紅薯、土豆,楊錫也照樣重視,不過這些,便沒有地域限制,哪裡都可以栽種。

 第二個方面,楊錫便是在心中計劃升級政治之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