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演業》第375章 秭歸落幕
程谘取了船塢,一面往夷陵行舟,一邊則是傳書楊錫。

 楊錫收到傳書,知道戰略目標已經達到。

 拔除了水路交通障礙,再要阻止自己大軍沿江而上,已然是千難萬難。

 於是楊錫傳書在夷陵隨時準備好的呂蒙,大軍北上,直取秭歸。

 卻說趙雲撲了個空,馬上回軍見法正,法正聽了大吃一驚,隨即拍著大腿道:“趙將軍趕快回軍南岸,事不可為,江北秭歸,已然失了。”

 趙雲道:“孝直是擔心楊錫已然命大軍沿江而上,來秭歸了?”

 “必然便是了,其拔除寇封,又拔除我船塢,在水上,我軍已然無力與其爭鬥。若其著呂蒙領大軍上來,豈不是封鎖了江面,我軍補給卻在南岸,將軍豈不是被困於此?”

 趙雲乃謹慎之人,聽到此處,趕緊與法正領軍棄了柵寨,領萬余兵馬南下。

 還好趙雲動作迅速,呂蒙未至秭歸,其已然領軍自秭歸西面的水流緩慢處,渡過了長江。

 呂蒙領三萬大軍,於半路便遇到了程谘,雙方交換了消息,便各自按照楊錫規劃行軍。

 呂蒙領船隊至秭歸北岸秭歸城,大軍三萬,安營扎寨。

 趙雲回至南岸,命副將張著領軍巡視南岸,自領中軍亦參與至修築南岸秭歸城的建設之中。

 呂蒙封鎖了長江,趙雲要來攻北岸,自是不可能。

 但李嚴、趙雲等擔心的呂蒙會攻南岸之事,竟然也沒有發生。

 秭歸北岸既定,楊錫命繼續修築公路。

 第一自然是將公路自沙坪水庫南下,修往秭歸城,然後再至長江邊,又於此地建立秭歸港。

 這只是公路的分支之一。

 楊錫根本沒有放棄公路繼續往西修築。

 秭歸只是其中一個站點,這條路,是要打通蜀中與外界,為將來在此修築鐵軌、高速和開隧道等工程,建立運輸通道的。

 秭歸戰報由法正帶入蜀中,劉備又驚。

 法正道:“那楊錫用兵果然不以常理度之,按照此時狀況,若是其真要全取秭歸,只需再領大軍南下便是,主公還請早做定奪。若此時不退回,萬一楊錫改變主意,恐怕又有損失。”

 法正的意思,是建議劉備,不用在南面修築秭歸城了,還是退軍吧。就算修好城池又如何,到時候還是給別人送菜。

 劉備很是惱火,這楊錫步步緊逼,欺人太甚。

 他此時感覺到了以前劉表的尷尬。

 他劉備比劉表更甚,劉表至少前期還處在強勢地位,是以征伐身份屢屢進犯江夏。劉備卻反過來,就因為此前幫劉表攻伐了幾次江夏,結果好處沒得到,惹得一個大敵天天來盯著自己。

 劉備陷入為難境地,拿捏不下,此時孔明終於建議道:“今楊錫勢大,無論各方面都遠在我蜀中之上,亮建議,主公可先撤回秭歸兵馬,暫避其鋒芒。若繼續對抗下去,我蜀中將被其拖垮,他辰河商會要養幾十萬兵馬容易,我蜀中,若要養十萬閑軍,卻力有未逮。如此,百姓必不堪重負。”

 在場之人皆知這道理,劉備無奈,隻得下令暫時調回秭歸兵馬,如此,楊錫便復得秭歸縣,寇封造成的戰略影響,終於彌補回來。

 夷陵,寇封被押解回來後,便一直被關著,且傷口處理得很好。

 越是如此,寇封越是害怕,其從獄卒那裡獲悉,再有三日,便將進行審判。

 寇封很後悔,但這世界沒有後悔藥。

 六月初七,辰河區軍事法庭就秭歸縣兵變案件進行審理,整個審判過程,由一位審判長和六位陪審團成員組成。

 六位陪審團成員中,有一人正是楊錫之女楊念。

 楊念自從出獄之後,終於變得成熟,考入了辰河大學法學院。

 三年後畢業,楊念進入軍事法庭,如今也在法學界小有名氣。

 毫無意外,寇封作為秭歸叛軍首領,被軍事法庭判處絞刑,這是辰河區最嚴重的刑罰。

 建安十六年六月,正夏,由楊錫發動的大戰,至寇封被宣布極刑那日便正式結束。

 大戰結束了,天下格局大變,交州、中南州歸於辰河商會,南郡也被辰河商會實際控制。

 曹操屯兵南陽郡新野、樊城,抗拒楊錫北上,劉備修築上庸城,屯兵東抗楊錫,益州南北兩方相安無事。

 大戰結束,但各諸侯並未停止活動,劉備調兵秭歸縣後,孫權以周瑜為都督,同時調兵往西南,準備收服永昌郡的雍闓、孟獲、

 周瑜進軍至永昌,八萬大軍壓境,雍闓大敗,被周瑜趕往南方。

 時益州郡大族魏之煦因投奔了雍闓,兩人聯合,加上孟獲,竟然也非周瑜敵手,於是三人整合殘兵萬余,繼續往南,退至烏戈國。

 烏戈國國主兀突骨擁兵三萬,皆藤甲兵,於是兩方聯合,欲繼續抵擋周瑜。

 周瑜得了永昌,便請魯肅總督糧草,教化蠻民,安撫各族,又兵分二路,以黃蓋為左、自領大軍居右,八萬軍馬浩浩蕩蕩,沿橫斷山脈南擊。

 野人山於橫斷山脈中間狹長地帶,其中毒蟲猛獸多不勝數,蠻人長期居於其中,濕熱瘴氣皆能適應。周瑜軍馬多為嶺南交州之人,益州本地人隻佔了三成,且皆不習山林作戰,遂不敢深入。

 周瑜不敢入山,孟獲等人又不出戰,雙方僵持。周瑜命人於野人山外,依山傍水修築柵寨,防止蠻兵騷擾,又請魯肅等人學著辰河商會之法,進行教化,效果令周瑜也滿意。

 卻說雍闓等人逃入野人山,每日以漁獵為生,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與蠻王孟獲本就習慣了在山林生存,倒也自在。

 於是局勢就這麽僵持下來,益州又相安無事。

 但益州看似穩定,其實卻人心惶惶。

 劉備集團整日裡如履薄冰,生怕楊錫將公路修至蜀中,那時候便能長驅直入。

 有了大量的水泥澆築混凝土和鋼鐵,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已然不是這個時代之人可以想象。

 楊錫就親手征服了兩座相鄰山崖。兩座山崖之間,相隔百米,下面峽谷稱為一線天,要從這邊至對面,若是按常理,必須要繞道下崖,再過對面,如此要行走三四個小時。

 當楊錫在峽谷中豎起三座百米混泥土鋼筋橋墩,再將陸地橋澆築其上,這從來不能征服的險地,就此成為坦途。

 秭歸從新奪回之後,楊錫並未停留,而是將修築公路之事,全部交由呂蒙,自己則回至辰河城,準備另一件事。

 此時,辰河郡總督李珪,被楊錫請到了辦公室,二人正在商量著什麽。

 原來,楊錫正準備建立一座城堡,這城堡,將是以後辰河區建國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元首府第。

 城堡自然是要建立在辰河郡的,楊錫、李珪商議的,便是這城堡的具體位置。

 到底是武昌城,還是鄂縣范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