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戰艦,這一次雖然沒能完成目標,但是俘獲物資船,也是很大的一筆收獲,可以用來武裝他們的士兵。
首次海戰,日軍取得勝利。當晚,日軍就準備開始攻佔平壤。
為了贏得這次的勝利,被成為日本陸軍之父的山縣有朋親自統帥。
山縣有朋被稱為日本陸軍之父,除了因為當初在征討幕府時,立下赫赫戰功外,還因為他是對天皇的忠心。
這是一個瘋狂的軍國主義的軍事家政治家。
頒布《軍人訓誡》,要求每個日本士兵,都要對天皇絕對忠心,絕對服從,日軍對天皇的狂熱正是由此開始。
此時,經過李鴻章的幾次增兵,在朝鮮的清軍數量已經達一萬五千人。
山縣有朋同樣率領一萬五千的兵力,從仁川登陸,前往朝鮮王城平壤。
從仁川到平壤,有幾百公裡,瘋狂的山縣有朋,讓所有士兵隻攜帶三天的口糧,輕裝突襲,同時為了加快速度,將軍隊分為四路。
四路大軍,走四條路,要在三天后,在平壤王城外匯合,讓後發起總攻,一戰拿下平壤。
這絕對是一個瘋狂的行動,完全是一種賭徒的心裡,一戰而定。
要麽勝,要沒敗。
從兩國此刻在朝鮮的兵力對比,山縣有朋的的行動,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
只要稍微冷靜點的人,都不會同意這個方案。
平壤現在已經聚集了一萬五千的清軍,兵力上不比日軍少。
眾所周知,攻城要比守城難,通常攻城方的兵力要比守城方多上三倍,才能有效攻下城池。
可山縣有朋這次隻率領了一萬五千的兵力,和守城方的清軍持平。
重點是,日軍是攜帶三天的口糧,三天奔襲數百裡,到了平壤也是人困馬乏,就這樣的疲憊之兵,想要打下平壤,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但是以山縣有朋在日本的地位,即使他的策略有著重大的漏洞,也不會有人反對。
日軍,就以這樣瘋狂的方式,兵分四路,衝向平壤。
不管哪一路,只要路上遇到清軍,絕對要覆滅。兵力本就不多,兵分四路下,每一路也就幾千人。
但是清軍的統帥,以前的猛將葉志超,如今根本無心和日軍打仗,他來這裡,還是被李鴻章給逼來的,一直想跑回去。
先是收到消息,運兵船被擊沉,他就想放棄平壤了。
但是不戰而逃,這個名聲太難聽了,揮下的將領沒有人聽他的。
不過有人同意撤退,但為了面子上好看一點,他們決定,等日軍到來後,和日軍打上一場,然後在撤退。
不過卻有一個人不同意,正是被李鴻章抽調過來的左寶貴。
左寶貴並不是李鴻章直轄下的軍隊,他的番號是廣州的,不過卻一直在東北剿匪。
因此,被李鴻章抽調過來,帶著三千五的兵馬,渡過鴨綠江,來到平壤。
對於葉志超想不戰而逃,左寶貴絕對反對的。
他這次本可以推脫過去,不用來朝鮮作戰,但是為了為國家,明知這一次危險,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了。
結果卻是這個結果?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
在意識到葉志超想逃跑後,左寶貴這個下屬,強硬的派了自己的人將葉志超控制起來,避免葉志超逃走。
輕裝上路的一萬五千的日軍,很快就在平壤城外聚集。
左寶貴建議趁著日軍出來疲憊之際,出城迎戰。
但是主帥葉志超根本無心和日軍作戰,根本不同意左寶貴這個無比正確的決定,而是按照常理,進行守城布局。
甚至,在這之前,還沒往城外派探子,探查日軍情況。
如果派幾個探子在外面,很容易就能發現日軍的情況——軍容疲憊,更是沒有糧草,每個士兵身上只剩下一個飯團。
日軍到達平壤城外後,後先切斷了平壤成的電報線,讓葉志超和天津那邊失去聯系。
然後讓所有士兵原地休息,吃下身上攜帶的最後一個飯團。在半小時後發起了總攻。
看到日軍出現在城外後,已經毫無戰鬥意志的葉志超,沒有同意左寶貴出城決戰的意見,而是開始布局城防。
清軍總攻有一萬五千兵力,心中打定注意要逃走的葉志超,悄悄分出了五分之一,總計三千兵力,出了平壤,守住平壤與通往鴨綠江的要道,保證後路安全。
然後用剩余的一萬兩千兵力,布置城防。
清軍的主力被安排在城南,也是正面面對日軍的方向,總計六千萬的兵力。
然後是東西城門各兩千,最後北城門只有一千五百士兵。
而這北城門的守衛,葉志超交給了左寶貴來負責。
對於只有一千五兵力,左寶貴覺得兵力太少,對於葉志超這樣的布置也有疑問。
雖然北面的城門,相對來說地勢險要一點,而且日軍想要攻打北面城門,需要繞一圈路。
但是日軍狡詐,極有可能主攻的就是北門。
可惜葉志超借口兵力不足,並沒有給左寶貴增加兵力。
左寶貴雖然不滿,但葉志超畢竟是主帥,他可以讓人監視葉志超,避免葉志超臨陣脫逃,但對於葉志超的命令,他也必須服從。
就這樣,左寶貴帶著一千五百人,已經四門火炮,鎮守北門。
很快,日軍就在南門發起了衝鋒。
似乎葉志超的布置是正確的。
但日軍在南門看似猛烈的攻擊,只不過是佯攻而已。
山縣有朋親自帶著主力,七千多日軍繞到北門, 開始發起衝鋒。
鎮守北門的左寶貴知道看著城下黑壓壓的日軍,心知自己猜中了。
狡詐的日軍,果然只是在南門佯攻,主力來到了北門。
幾百名日軍,將幾門大炮抬上北門邊上的山頂,開始用大炮轟擊北門的城牆。
很快,北門的城牆就在炮火下被洞穿。
但是在左寶貴的命令下,清軍一直沒有出手,靜悄悄的躲在城牆後面。
在城牆被炮火洞穿後,日軍開始正式發起衝鋒。
當這批日軍準備從城牆的缺口進入時。
哪想左寶貴早已安排好士兵,守在兩邊,進來的日軍全部死在毛瑟步槍下,無一生還。
這是左寶貴多年剿滅土匪時,得來的經驗。誘使敵人接近,在將敵人一舉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