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松並沒有在尼姑庵待多久,很快就離開,對於這樣的地方很不喜,如果他有實力,早就將這裡封了。
“林兄,你真的太無趣了。”陸羽連連搖頭,來的時候,他心中覺得林安松一定會喜歡,沒想到林安松卻是如此沒有情趣。
“你這樣活著有什麽意思?”陸羽只是TJ縣縣令的公子,家底並不豐厚,因此對林安松這個土豪很是親近。
拉著林安松來尼姑庵,心中也是念著讓林安松幫忙出點錢,讓他在這裡爽一爽。
尼姑庵開業到現在,也只不過才五天,但陸羽的錢已經所剩無幾。
他的父親只是一個縣令,雖然也撈了一點錢,但這裡畢竟是TJ也不敢做得太過份,直隸總督李鴻章現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已經有十幾個官員被扒了官服。
因此,他這個縣令公子的口袋也是有些乾癟。
“我只是覺得這些地方對身心有害,還是遠離一點好,我可是想活一百歲的。”
“哈,世上有幾人能活一百歲。”陸羽搖頭笑道:“我只要活過五十就滿足了。”
“陸兄,你只要不來這些地方,活到七十肯定沒問題的,如果,每天都來抽大煙,不要說五十,三十能不能挺過去,都難說。”
“沒這麽嚴重吧。雖說這個會上癮,不抽的時候,身體無力,但抽上一口,馬上就變得生龍活虎。”
“生龍活虎?那只是因為你抽大煙的時候,精神興奮而已,其實身體還是無力,只是一種錯覺,若真的生龍活虎,那些官兵還會如此無用?”
“朝廷的兵馬之所以失敗,自然是因為武器不然那些洋人,和這個沒有太大關系吧。”陸羽道,雖然知道大煙對身體不好,但不好到什麽程度,他卻不是很清楚。
“怎麽沒關系,一群走路的力氣都沒的士兵,還能拿得起刀槍上陣殺敵?要知道,我們可是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士兵卻打不過洋人幾千人的軍隊。這在幾十年前,你敢相信?”
林安松在沒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心中也是認為,就算大清的軍隊武器在怎麽差,用人命堆,也能將洋人堆死吧。
來了之後,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大清的軍隊不僅僅是武器裝備落後,士兵的素質比起英美等國的士兵,也是差了好幾個檔次。
而且火器的出現,和大規模的使用,但大清朝的作戰理念卻並沒有太過改變。
大清朝的將領士兵,幾乎都已經腐化。
晚清這幾十年,也就只有湘軍淮軍還有北洋系能看。
湘軍淮軍之所以有戰鬥力,那是因為和太平天國十幾年打出來的。
可惜,太平天國被剿滅後,曾國藩馬上就解散了湘軍。
而李鴻章的淮軍雖然沒有解散,但因為李鴻章權勢越來越大,對淮軍的掌控也就變得越來越弱。每次他前去視察的時候,那些將官士兵都只是裝個模樣。
距離太平天國覆滅已經過去二十多年,當初還能拿得出手的淮軍也早已腐化,士兵幾乎都沒有訓練,每天幾乎都在抽著鴉片。
也就是甲午戰爭之後,袁世凱接過練兵之權,在TJ練出了北洋軍才有戰力。
現在的這些士兵軍隊,說他們是紙老虎都是誇獎了。
如果不是仗著人數說,大清朝說不定早就被洋人滅亡了。
也就是人多,洋人自知一口吞不下,又不想給其他國家得利,每次打完都只是來逼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
收取好處。 不然印度緬甸等國就是清政府的前車之鑒。
在這個時代,生活的越久,林安松對局勢也就看得越加清楚。
……
從尼姑庵出來之後,又過去了小半個月,趙大張寶兩人終於傳來消息,石山今天出了武館,不過兩人跟了兩條街,就把人給跟丟了。
送走趙大張寶,張麗跟著向蒙來到林安松的小洋房。
“林大哥,沒想到你竟然住在這裡。”張麗有些吃驚,向蒙和她說的時候,她還有些不信當初住在工廠宿舍的林安松現在竟然在租界買了一座洋房。
“張麗,你怎麽來了?”林安松有些意外,他在這裡買下洋房,鴻運紡織廠中,也就只有向蒙知道。
除了向蒙,知道他住在這裡的人也不超過十個,他也沒和張麗說。
“後天就是除夕了,我娘聽說你孤身一人,就讓我和你說,要你後天去我們家一起吃個年夜飯。”張麗紅著臉說。
“都除夕啦。”這些天,林安松東遊西逛,日子過得好不瀟灑,不是張麗提起,他都要忘記了。
林安松腦中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往年這個時候他早已經放假回家。
“林大哥。”張麗看出林安松出神,道:“林大哥,你在想什麽?”
“家人。”
“林大哥,你是哪裡人?”
“江南的。”
“你很久沒回家了吧。 ”張麗突然化身成好奇寶寶。
“嗯。已經很久了。”
“林大哥,後天去我家裡吃飯吧。”張麗又道。
“不了,我在京城有個結拜兄弟,我和他已經說好,去他家過年,明早就走。”
雖然看不到養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但這具身體對這個世界的父母也是有依戀的。
過年了,不能和自己的父母過,他最想的也就是和這具身體的家人一起過個春節。
張麗心中頓感失落,又和林安松說了一些話,就告辭離開,林安松送她出門,回來之後倒是去了向蒙家中噌了一頓飯。
第二天,林安松和趙大張寶見了一面,給了兩人十兩銀子,交代了點事情,就去了前門火車站。
他沒有再想著騎馬去京城。
上一次從京城來TJ林安松騎馬也是想體驗一下,沒想到半路就遇到了馬賊。
這次他可不想了,而且騎馬雖然比兩條腿快,但怎麽也比不上火車,即使現在的火車還是燒煤的,但時速基本都能達到五六十公裡。
最快的甚至可以達到一百宮裡每小時。不過這樣的火車,大清朝是沒有的。
林安松來到前門火車站,火車站的人還是很多的,有從京城來的,也有和林安松一樣準被去京城的,密集度快趕得上後世的春運。
這也是因為火車的面積過小。
火車票很貴,能做得上火車的都是非富即貴,其中商人佔了一大半。
一張火車票,快趕得上普通百姓半年年的收入,這還是只是百多裡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