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如此多嬌》第一百九十三章豎子不足與謀
幽靜金鑾殿內,百官退去,楊明坤唯獨留下太子,楚王,楊鉞,及蜀王!

 四位皇子面面相覷,不清楚皇上究竟何意,百官離去,卻偏偏把他們留下來。

 金碧輝煌龍椅上,楊明坤起身,虎目掃過楊鉞四人:“與朕前往禦書房。”

 言罷,甩著龍袍衣袖,楊明坤移步離開龍椅,一杆太監宮女,陪同左右,走進大殿左側紗帳後通道內。

 觀之,楊鉞四人緊隨其後,快步追上去。

 途中,皇上穿過曲折走廊後,太子楊泓靠近楊鉞,低聲道:“六郎,今天,你在朝堂提的什麽餿主意,若大軍不勝,九方節度使反撲,誰來負責,你這不是把父皇往火坑裡推嗎?”

 “皇兄,這頂帽子,臣弟不接受,什麽叫把父皇往火坑裡推,臣弟敢提出來,就有九分把握。”聞聲,楊鉞毫不留情反駁。

 “哼,世事多變,難預料,你何來自信?憑借五萬右武衛嗎?”被頂嘴,太子不悅,怒問。

 “沒錯,世事多變,結局究竟怎樣,誰都不敢斷言,皇兄這般不看好臣弟建議,難道有未卜先知之法?”楊鉞冷眸瞥了眼太子,暗暗不爽。

 平日裡,他與太子關系不鹹不淡,即使曾經有爭奪太子的事情,卻沒有徹底撕破臉皮。‘

 今日,連皇上都同意他的策略,太子卻暗中指責,是沒有把皇上放在眼裡,還是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你…你…..”太子聽聲,氣的面紅耳赤,揮一揮衣袖喝道:“豎子不與之謀!”言罷,疾步離開!

 旁邊,楚王楊彥,蜀王楊驍,目睹太子與楊鉞爭論,笑而不語。

 他們兩人鬧得越凶,對余下皇子越有利。

 楊鉞曉得對方欲作壁上觀,收漁翁之利,不曾例會,加快步伐。

 禦書房中,楊明坤專門讓宮女為楊鉞四人泡了熱茶。

 他們走進禦書房中,更被賜坐。

 四人落座,楊明坤放下青花瓷茶杯,開門見山詢問:“太子,你們對接下來局勢有何看法?”

 “父皇,兒臣擔心世子之事,尚未考慮今後局勢?”太子急忙起身,卻被楊銘酷烈差阻止,面帶愧色,有點自責。

 邊上,楊鉞無動於衷,靜心思考。

 依照他計劃,九方節度使送世子進京後,外部環境穩固,該趁機鏟除宇文家,五姓七望,及關中四姓。

 把控制在他們手中的軍權,財權,全部收歸皇室手裡。

 但是,有件事兒,楊鉞心似明鏡,這些家族曾經全部支持皇室奪權,有從龍之功,延續數百年,勢力遍布大唐各處。

 沒有嚴密計劃,興許尚未實施,便在門閥,軍門阻擋下胎死腹中。

 旁邊,楚王沒有太多顧慮,眼見太子不嚴,沒有主意,朗聲道:“父皇,兒臣覺得,當前有兩條路,假若世子不進京,唯有全面作戰鎮壓節度使。

 假若世子成功進京,外部環境穩固,兒臣覺得,可設法收回軍門手中兵權,尤其是宇文家,賀家手中兵權,一旦皇室收回兵權,再采取措施,收回門閥手中財權。

 若不出意外,軍權,財權兩年內皆歸朝堂所有。朝堂穩固,父皇可趁機大展拳腳。”

 “沒錯,一旦搬到宇文家與賀家,若世家門閥不同意,可前行收獲財權,哪怕血流成河,在所不惜!”蜀王支持秦王提議。

 不管宇文家,賀家,還是門閥世家,皆為太子一派,雖說尚未與太子沆瀣一氣。

 長期來,卻不曾主動向他投誠,假若趁機搬到宇文家,賀家,及門閥世家,太子一派力量被沉重打擊,對他而言百無一害。

 坐在左邊上方的太子,深思良策時,聽聞楚王與蜀王言語,面不改色,卻記恨上兩人。

 他未登上大統之前,斷然不能廢除宇文家,賀家,及門閥世家,至少不能廢掉賀家與門閥世家。

 不然朝中無官員支撐,他在朝堂孤掌難鳴,太子地位會受到嚴重威脅。

 急忙起身,道:“父皇,朝堂之事,牽扯甚廣,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均有可能發生意外,兒臣覺得,朝堂事務該徐徐圖之,切不可貪功冒進。”

 太子言語,無非阻擋蜀王與楚王建議,實際中,沒有道出與問題有關的內容。

 龍椅上,楊明坤聆聽太子三人建議,心中有自己判斷。

 楚王建議,較為籠統,僅有大方針,不錯了個有細綱,真正實施起來,非常困難。

 蜀王建議,太過剛烈,殺氣極重,朝堂議政,非戰場殺敵,斷然不可采取太血腥手段。

 何況,軍門,世家之間,盤根錯節,聯系緊密,牽一發,動全身。

 憑借武力手段,只會把對方逼到絕路,與朝堂為敵。

 至於太子提議,不僅沒有提及事情重點,更有包庇軍門,世家嫌疑。

 虎目掃過太子三人,楊明坤把目光集中在坐在太子下方的楊鉞身上,問道:“六郎,你有何想法,為何許久不言?”

 聞聲,楊鉞起身,愁眉不展道:“父皇,收回軍門及門閥手中權力,兒臣再猶豫采取徐徐圖之的變法之道,還是采取雷霆手段,武力掠奪。”

 “你偏向溫和還是強硬?”楊明坤詢問, 他否定蜀王提議,自然不會讚同楊鉞武力掠奪的方法。

 詢問楊鉞偏好,有試探楊鉞處理政務的能力,還有希望聽到楊鉞的變法策略。

 沉默片刻,楊鉞做出決定:“假若可保證外部安穩三年,兒臣更偏向文治,何況武力奪取,僅能解決當前問題,文治變法,徐徐圖之,便能解決大唐積攢數百年的許多頑疾,最終能夠實現收復兵權與財權的目標,還可為後世子孫,留下清明環境。”

 得知楊鉞意圖,楊明坤端起龍案中茶杯,輕允起來,思考著楊鉞提議。

 變革!

 他從未考慮過,不過歷史中,也有朝堂衰落時,進行深刻變革圖強的事件。

 大唐進行變革,定是紛繁複雜,阻力不斷,若觸及利益太多,勢必引起不少利益團體聯合反對。

 這會兒,他想聽聽楊鉞意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