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如此多嬌》第八百零九章蜀王背黑鍋
作為戶部尚書,掌管大唐錢糧支出,聞人鈺清楚,大唐穩定一年,錢糧有所增添,然家底依然太薄,經不起折騰.

若戰,必須是局部區域錢糧消耗,斷然不可傾舉國之力,即使將來與突厥,契丹作戰,錢糧調遣支配,也許必須是局部區域消耗.

且時刻做好積極恢復生產的準備,如此大唐府庫方可保證充足錢糧,平叛四夷時,做到立於不敗之地.

“淮南道,江南東道可減免賦稅,做好戰後恢復的準備!“楊鉞讚同聞人鈺提議.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領兵作戰,錢糧是基礎,沒有錢糧,空有口號,將是持久戰.

豐富的邊塞作戰經驗告訴他,唯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才能保證邊塞兵將威震四方!

這時,右仆射范恆文挺身而出,站在議政堂中央,雙眸掃過旁邊諸將,作揖向楊鉞詢問:“皇上,收復淮南,鎮海,皇上內心可有合適將領?”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

短時間內平叛,長安留守諸將中,范恆文內心有合適人選,他推崇張玄衡及狼騎軍.

不過,領兵作戰,皇上素來有主見,范恆文不好直接推薦.

“將軍出馬,首當立威,目前長安留守的將領不少,然神武軍,龍武軍,羽林軍,驍果軍初步訓練完成,兵勇沒有沙場作戰經驗.

朕提議葉慶虎,南道冥領驍果軍前往南方,收復淮南,鎮海,諸卿覺得如何?”

楊鉞沒有猶豫,道出自己的想法.

當初,讓南道冥,葉慶虎在南方招募兵勇,組建驍果軍,目的之一,就是掃平大唐境內節度使.

現在驍果軍初具規模,初露鋒芒,該派遣去戰場試水.

當然,他也清楚,南道冥,嶽世忠,武安略皆為秦王舊將,朝廷內,有不少官吏,將領,生怕南道冥等將領不效忠他,有不軌之心.

不過,兩年來,他沒有區別對待這批舊臣,朝廷內矛盾也沒有爆發出來.

群臣聞聲,紛紛望向南道冥,葉慶虎,猜不出皇上為何在諸將內選擇兩人.

論作戰經驗,羽林軍將領袁狂歌,端木夜不遜於南道冥,葉慶虎,論軍隊作戰實力,京師附近沒有軍隊比狼騎軍更凶悍,初具規模的驍果軍,更無法相提並論.

靜默中,張玄衡再次邁步出列作揖請纓,道:“皇上,末將帶領狼騎軍在長安訓練一年,末將請戰,領兵先滅淮南,再平鎮海.”

“皇上,末將請求帶左羽林軍前往淮南作戰!”端木夜出列請纓.

袁狂歌欲出列時,楊鉞擺手阻撓,朗聲道:“大唐軍隊的重心在北疆,在西陲,而非在東邊殺伐.

眼瞧著林將軍,燕將軍,李將軍帶帳下精銳在邊疆鎮守近兩年了,是時候回長安休整!

屆時,狼騎軍,羽林軍需前往換防,龍武軍,神武軍分別前往州,蘭州與張將軍,洛將軍,郭將軍.韋將軍換防!

沒有親自經歷戰火的軍隊,作戰能力終究有限,朕期待四夷暴動前,大唐各軍全是訓練有素,戰鬥經驗豐富的悍卒!

況且,突厥,契丹非善類,今年春耕被破壞,天曉得,盛夏時,突厥會不會派精騎南下掠奪.”

獲悉楊鉞安排,諸將沒有再多言.

與其說皇上與群臣商議,不如說早有主張.

軍隊事宜,早有安排.

況且,大軍換防,提早讓新軍適應北方,西陲環境,將來雙方全面開戰,唐軍個個將是驍勇悍卒.

“皇上英明!”

群臣躬身行禮,齊齊稱讚.

楊鉞沒有多思量,

朗聲命令:“南道冥,葉慶虎聽令,即刻整頓軍馬,驍果軍處在作戰狀態,禮部官吏從淮南,鎮海傳回消息,若勸降失敗,驍果軍快速按兵部制定的計劃東征,入冬前,務必收復淮南,鎮海兩地.”“末將遵命!”南道冥,葉慶虎出列抱拳道.

今日,皇上派遣他們帶領十萬驍果軍收復淮南,鎮海,將來驍果軍還可能平叛隴右.

邊塞戰爭全面爆發前,驍果軍主戰場在大唐內部.

這時,楊鉞轉身端起茶杯喝了口,道:“高愛卿,張愛卿,蕭愛卿,大軍換防需盡快完成,神武軍,龍武軍,羽林軍,驍果軍,戰鬥力須快速提升上來,你們與各軍將領擬個折子呈上來,若沒有破綻,各軍盡快調動.”

“遵命!”高孝雲, 張韶卿,蕭雲抱拳領兵.

議政堂沉默少時,左仆射張韶卿匯報道:“稟皇上,微臣與李尚書商議,大唐內部安定,戰爭集中在東部,西部,微臣建議朝廷盡早開恩科,從天下學子中選拔優秀學子為官.”

“皇上臣附議,從宇文家叛亂,長安陸續遭遇兵禍,數年內未曾開恩科,微臣覺得該趁天下安定,趁時在天下學子中,選拔一批年輕官員了.”吏部尚書李玄奇出列建議.

“嗯,恩科非小事,耽擱不得,況且,收復淮南,鎮海,隴右道,需大量官吏,李玄奇,吏部出事昭示,向天下學子宣布,金秋十月在長安舉行恩科!”楊鉞沉思片刻,朗聲道.

“遵旨!”李玄奇微微躬身領命.

長安,議政堂內,楊鉞揮斥方遒,指點江山,與群臣商議大唐前途.

豐州城.

蜀王地盤.

庭院內,蜀王攥著兵書,負手度步,面容陰沉.

近來,他處境日漸糟糕,思緒煩躁.

從去年冬末時,豐州一帶糧價飛漲,運來北方的糧食卻逐漸減少.

近日內,長安糧商從京畿道運來大批糧食,然價格又飆升一倍.

與此,蜀地送來的糧食每月遞減,勉強供養左右驍衛,想平息豐州城糧價,難如登天.

百姓怨聲載道,民怨沸騰,他在豐州,東受降城幾座城池內,聲望受損,威望蕩然無存.

蜀王清楚,豐州一線糧價飆升,與楊鉞暗中抗衡突厥,故意哄抬糧價有密不可分關系!

怎奈這個黑鍋,偏偏讓他乃背,他想辯解,怎奈主政北方,簡直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