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謀天下》第625章:張江陵的評價!
?張居正!
無論這個名字上背負著何種評價,都毋庸置疑,這是一位載入史冊的人物。
作為銳意改革的一代首輔,他的身上有著太多的評語,但是在萬歷朝,這位生前權勢直逼宰輔的人物,所得到的評價卻大多盡是汙名。
欺君弊主,專擅權謀,攬權自重,結黨營私,排除異己……
自張居正死後,無數的彈劾之聲甚囂塵上,最終被徹底清算,所有張居正時代的心腹盡皆被革職罷免,而張居正本人被查抄家產,褫奪生前詔書誥命,罪行昭告天下,親屬盡皆餓死或被流放。
張居正的一生心血一條鞭法,也漸漸被廢止,回首這位名震一時的首輔一生,生前強硬風光,無人敢攫其鋒,然死後卻得抄家之禍,幾近滅族,不免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這個名字被朱常洛說出來之後,大殿內的氣壓卻是瞬間低了一大截。
這個名字無論是在這位的生前,還是如今,都是一個禁忌的名詞,多年以來,這個名字看似已經銷聲匿跡,但是但凡能夠做到如今的大明高級官員的,無不是自張居正時代走過來的,對於這個名字的感受自然是無比複雜,當然,最為複雜的莫過於現今的首輔王錫爵了。
老首輔濃重的歎了口氣,語氣當中摻雜著不知是惋惜還是痛惜的情緒,緩緩開口問道。
“張公乃我朝首輔,臣等自然記得,只是不知殿下提起張公,所為何意?”
“元輔明鑒,當初張公所在之時,本宮尚未出世,待得年歲大些,曾聞張公之名,謂之權大欺君,黨同伐異,其罪不勝枚舉,本以為此乃本朝之大奸人,然大行皇帝臨終之前,曾有感歎,謂張公之功之才不下英宗朝之於謙,故此本宮方才有此一問,諸公皆是自張公之時入仕至今,可否秉持公心,將張公之事告訴本宮?”
朱常洛面色誠懇,一副虛心向學的態度開口問道。
說來,他其實和張居正還是有些淵源的,更加準確的說,和張居正有淵源的是他娘王恭妃。
當初王氏被發現懷孕之時,張居正尚且在朝,雖則身體有疾,精力不濟,但是若非有他震懾,單憑李太后的幾句責問,恐怕王氏的去向還不知是何,更大的可能是生了孩子,卻被過繼給別人,王氏被封為恭妃,張居正在其中也是起了作用的。
只可惜的是,就在王氏被封妃之後的數月之內,張居正的身體急速衰弱,最終與世長辭。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張居正其實對朱常洛是有恩的,盡管他當時可能只是為了規范皇帝的行為隨手為之,但是終歸是救了朱常洛母子一命。
“這……”
王錫爵的神色一陣猶豫。
朱常洛開口發問,他不能不答,但是雖然皇帝已經龍馭賓天,但是事關張居正的話題,仍舊是一個無比敏感的話題。
尤其是他身為首輔,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自當小心謹慎。
“哦,對了,本宮記得,在東宮之時,嘗讀往年奏疏,似有元輔對張公評語,只是年代久遠,記不大清了,不知元輔可還記得?”
朱常洛俯了俯身子,面色依舊無比誠懇。
王錫爵心中微微恍然,那份奏疏他自然記得,那時他還年輕,並無顧忌,說話之間也銳氣十足,但是如今……
王錫爵歎了口氣,拱手道。
“殿下明鑒,江陵公為首輔之時,獨斷專行,篡人主之權,欺壓異己,扶持親信,生活豪奢是真,

然相業可觀,輔國定邦,功在社稷亦是真,臣侍大行皇帝之時,亦曾多次見大行皇帝感歎江陵公才學勃然,果敢剛毅,然私德不修,終為人所詬病!”
應當說這個評價是比較中肯的。
張居正本人是個銳意進取的改革家,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完人,他的所作所為固然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他自己生活豪奢,且鋒芒太露,卻也是事實,據說當時張居正出行之時,所乘之轎需要三十二人抬起,足可以容四輛馬車同時通行的大街都被擠得滿滿當當,所到之處,眾臣避行,威風可謂一時無兩。
但是同時,他的改革無疑是有效的,一條鞭法的推行,讓逐漸走入末路的大明王朝再度煥發了新的生機,說是為大明王朝續命也不為過,足可稱得功在社稷。
不過中肯是中肯了,但是卻不是朱常洛想要的回答。
王錫爵這話看似不偏不倚,客觀公正,但是實際上還是有些貶低張居正的。
當然,和朝中普遍將張居正貶低的一文不值的大臣們相比,王錫爵的評價已經是十分公正了。
當下微皺眉頭,朱常洛開口問道。
“元輔所言,本宮著實有些聽不明白, 這世上,如何會有如此之人?有才無德,卻功在社稷?”
“殿下,其實臣以為,張江陵之平生足可稱奇,然其篡人主之權,亂朝堂法度,肆意打壓異己,閉塞言路,諸般罪名早已為天下共知,殿下又何必在此人身上多費工夫?”
相比較王錫爵的委婉,衷貞吉說話就比較直接的。
當然,這和他們的經歷有關系,王錫爵比衷貞吉入仕要早得多,當初王錫爵資歷已經足夠入閣之時,衷貞吉卻還是河南巡撫,尚未調入京中,理論上來說並不在權力中心,所以所聽所言不免受士林輿論影響。
而王錫爵則不同,王錫爵是實實在在從張居正時代走過來的人,當初張居正意欲奪情之時,王錫爵曾秉持公心,上疏彈劾,那時正是張居正權勢最盛之時。
而後來被奪官下罪,王錫爵亦曾上疏為其仗義執言,他和張居正之間的糾葛,比在場任何人都要深。
這也是朱常洛之所以會問王錫爵的原因,這件事情只有這位老首輔最清楚,也最能客觀評價,說出的話,也最有效。
雖然並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回答,但是王錫爵的態度已經足夠了。
朱常洛望了望衷貞吉,又望了望王錫爵,一副疑惑的樣子,頓了頓,方才說道。
“既然關於張公之評價,二位先生有如此大的分歧,不若集思廣益,令朝中諸大臣直抒其言,品評張公一生,也好不負大行皇帝遺願!”
王錫爵愣了愣,有些意外,不過到最後,還是拱了拱手道。
“老臣謹遵殿下令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