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不像混沌生物的其他產品,可以全國或者全球制定統一售價。( bi qi wu 的拚音)因為樹屋涉及到土地價格,口岸等等這個就是不確定因素,所以沈淮在剛剛的介紹中並沒有說定樹屋的售價。這讓觀眾們心癢癢,都說了便宜,到底便宜多少錢啊?
沈淮吊足了觀眾們的胃口,他說道:“按照樹屋的基因設定,它還可以長得更高,只要不認為破壞樹屋的壽命也在百年以上。但是為了結構的穩定,和住戶的安全,我們對其進行了生長阻攔,當它在兩個月時間長到413米左右時就會自動停止生長,這個時候樹屋就是完全成熟可以居住的狀態。”
“目前,全球第一組三株樹屋已經在詠月島的西海岸完成生長,其中一套住房剛剛我已經送給了那位幸運的帥哥,其余的住房公司將會無償的提供給混沌員工,這就是公司取消住房公積金的原因。
在這裡,我接著發布會平台宣布一項公司的內部通知。凡是入職混沌生物的正式員工,將會獲得樹屋的居住權,凡是在混沌生物工作五年及以上的員工或者不滿五年但是擁有突出貢獻的員工,他將擁有一套樹屋的所有權!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減輕員工們的住房壓力,希望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和實驗中,而不是將精力投入到投機取巧的賺錢當中!”
沈淮色厲內荏不點名批評道:“有些員工認為在混沌生物上班就天下大吉了,拿著豐厚的薪水不好好工作,在混沌生物工作一兩年有個幾百萬,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投資房地產上,投資股票上!對於這種員工,公司查到一個嚴肅處理一個!”
優秀的公司一定有豐厚的福利和嚴格的規章制度。
混沌公司的福利讓現場觀眾和觀看直播的觀眾們十分嫉妒!
秀優越啊!純粹的秀優越啊!這就是別人家的公司!
網友吐槽道:“自己家的公司過年發大米發糧油,別人家的公司發住房、發鯤和特斯拉!”
“肯定是這樣啊,你看混沌生物每年恐怖的盈利就知道了,給員工發點這些小福利很正常嘛!”
“我特麽要是在混沌生物上班,年薪百萬,肯定認真努力工作,誰特麽還炒股炒房啊!找死”
“我孩子今年考大學,我鼓勵他去考伊諾學院,要是畢業後能進入混沌生物就好了,再不濟進入混沌生物的某個分公司也好!”
由於現在是發布會,沈淮借此對員工的告誡也是點到為止,發布會進行了兩個小時,沈淮繼續對樹屋和未來的城市理念進行說明。
“我們將會以樹屋為基礎,在都市中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居住區。樹屋將會是三顆一組,每個小型社區至少有兩組樹屋,中型社區在五組以上,大型社區在十組以上。
未來社區將會按照詠月島的模式配備智慧生物,打掃衛生的清道夫,在各個商店和飯館為大家服務的智慧生物,以及以鯤為基礎的便捷空中交通樞紐。
社區將會配套相應的生活和娛樂設施,混沌生物將在每個社區開辦幼兒園和醫療診所,大型社區將會配備小學、初高中學以及混沌生物醫療中心。我們將會讓每個社區都得到最好的生驗!”
人們如果要購買一處住房,除了參考住房本身的結構和小區環境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參考小區周圍的配套設施,如學校、體育設施、醫療機構等等。這才會有所謂高價學區房、醫療房等。
依照混沌生物在醫療和教育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這些資源本來就是屬於它自己的,不用引進社會資源。
這樣誘人的條件,超過了現今市面上銷售的任何一個社區。特別是沈淮表態混沌生物將會開辦小學和初高中,想都不用想,這一定是未來最好的學校!
沈淮往旁邊退了幾步,大屏幕上出現未來社區的模擬,這也是用智網世界做的,就是未來的真實畫面!
在樹屋社區,清晨暖暖的太陽照射到每一戶人家的花園裡和窗台上,這裡空氣清晰,環境自然,四處都是綠意盎然。
上班的人吃完早餐後從花園裡走出來乘坐鯤前往公司,家中留下管家在認真打掃衛生。
小孩子也乘坐學校的統一飛行生物(由鵬改裝)到樹屋下的小學念書。樹屋之間相連的枝條上,超市、電影院、餐館紛紛開業,智慧生物侍者在其中忙碌著招待著每一位客人。
在樹屋的腳下,是混沌生物開辦的醫療中心,身體有恙的人們享受著全國最頂尖的醫療服務。
大型社區裡還設置了智慧生物飛行場,想要遠行的人們通過手機APP叫到一隻共享鯤,鯤將乘客送到飛行場,乘客再在飛行場乘坐鵬前往一千公裡外的城市……
“太美了!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小區, 這輩子也無憾了!”
“我感覺這才是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和那些鋼筋混泥土的商品房比較起來,樹屋簡直是人間天堂!”
“生活在樹屋社區,應該就是生活在最真的大自然吧,人類也是動物,我們渴望自然,我們渴望更加便捷的生活!”
“沒有汽車尾氣,沒有空氣和水汙染,有的只是愜意和便捷的生活,智慧生物在為我們服務,家中還有美麗的花園!高處的空間被充分利用,這才是立體化的城市構造!”
某城市規劃專家看著視頻直播,也是無比感歎道:“合理的空間利用,完美的功能分區,這才是未來城市的樣本,和樹屋社區比起來,什麽碧桂園未來城,什麽恆大山水城,真的不是一個檔次的。”
剛剛還抱有一絲僥幸心的王地產看著未來城市的樣本,心中涼了半截。國家或許為經濟和就業暫時擱置樹屋的發展,但是未來呢?人們渴望這樣的生活,他們一定會是樹屋發展的推動者。未來會是幾年?十年二十年還是三五年?傳統地產經濟能支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