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曹操現在是當朝丞相,一舉一動都被全天下人盯著,凡是更要有個師出有名。
便向郭嘉道:“奉孝,即刻發布詔書,就說,袁譚勾結塞外蠻夷,致使幽州數十萬百姓慘死,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此等慘狀,實在駭人聽聞,我身為當朝丞相,掌管天下征討大權,袁譚趕下如此喪心病狂之事,若如不將其討伐之,我們眾將士便無臉,面見天子,面見天下人,因此,我決定舉兵三十萬,攻打幽州,趕走蠻夷!”
“屬下遵命!!”
聽到曹操命令,郭嘉當然是義不容辭,但是他這次曹操是真的發怒了,不但派遣了三十萬大軍繼續北伐,反而還直言不諱的告知天下諸侯。
前幾次發怒是因為失去自己的朋友,這次生氣是因為那些慘遭烏桓傷害的黎民百姓,不光是郭嘉,就是在場的所有將士也都很慶幸。
慶幸自己不是跟著袁紹,不是跟著呂布、公孫瓚等其他人,而是跟著曹操。
曹操幾道命令下,讓眾人都開始陸續的退去。
第二天,尚未雞鳴,鄴城北城門,以曹操領軍,幾十萬大軍出發,向西北方向前行。
同時,天還未亮之前,一道詔書向天下頒布,頓時席卷東漢土地。
“青州刺史袁譚,出自名門之後,本應該承其父輩,為朝廷效忠,為百姓效力,然而此獠,不但不如此行事,反而因為一己之私,令塞外蠻夷入寇,致使幽州百姓,十不存一,悲聲哭喊之聲,響徹與天際,此情此景,人神共憤,今丞相曹操,率領大軍三十萬,出師西北,務必將幽州袁譚斬殺,將烏桓一族盡數殺絕,使其塞外蠻夷得知,犯吾強漢者,雖遠比誅!”
這一道從鄴城發布出來的詔書,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發到了各州各郡縣,遍布了整個天下,令整個天下的百姓都清楚。
讓那些此時沒有戰亂的地方百姓和官員,也都知道這慘絕人寰的事情,知道現在天下不太平,知道太平來的多麽不易,珍惜自己現在太平日子。
當然曹操其實還有一個用意,就是現在那些南方的勢力安分一點,因為現在的曹操是去對外殺敵,不要趁虛而入,對兗州亦或許都打什麽主意。
當然這道詔書一出,天下所有蠢蠢欲動的諸侯,也都明白了,現在出兵,那就等於是泥土掉進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不管你如何說,在天下人看來,出兵進攻曹操的後方,就等於是去幫助袁譚和烏桓的。
光是這一點,就讓大多數諸侯打消了心思,然後其實,袁譚這一次與烏桓勾結,使蠻夷入關,真的是踩到東漢天下人們的底線了。
因為其實,在齊恆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將四方蠻夷徹底的打出了華夏之時,中原大地之上的人們,對於四周的蠻夷,天生潛意識之中就有著一種高傲和俯視感。
從戰國直至秦朝統一,再到西漢,四周諸侯更是被漢人給壓著打,不知道有多少蠻夷在這一段時間之內,煙消雲散,這更加大大的增加了中原大地心中的驕傲。
而現在大家不止是因為烏桓人在幽州的所做作為,還因為這種驕傲感現在正被挑戰。
曾經對於這些蠻夷,自己是王者,現在竟然被這些人給大肆的屠殺,對於中原大地上了人來說,這不是恥辱,還能是什麽?
面對曹操三十萬大軍向自己這方的進發,憋著不甘、不服之氣的袁譚,也終於在幽州有了軍隊,準備向曹操來的方向出發,進行之前的報仇雪恨。
同時烏桓人在幽州邊境掃蕩一次後,將所得財物都運草原,
又要準備以與袁譚合作的名義,與其回合,借此機會,再掃蕩幾個郡縣。很快,曹家大軍經過幾日的趕路,兩軍在幽州的一處可謂天險之地。
還未真正進入,從遠望去,只見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
在曹操驚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時,只見‘雁門關’三個大地出現在了眼簾,只不過看到這三個字,曹操便覺得有這樣的險境之地也不足為期了。
因為凡是現代稍微看過點書的,誰不知道‘雁門關’三字的名諱,這裡自古以來都是遏製蠻夷的要塞之地。
最出名的宋朝時期,楊家將在這裡前仆後繼的故事,更是在現代的熒屏上讓人家喻戶曉。
雖然現在還只是在三國時期,但是這裡早已經不知道已經發生了多少戰爭。
由於歷代都知道這裡的重要性,因此雁門關關有東、西二門,都是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在曹操看來,這兩句腦海裡出自於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來描寫這雄關的豪邁氣勢最為貼切。
當然不光是曹操知道這裡的重要性,那袁譚同樣知道,在曹家大軍剛剛看到關門之時,他們已經也到了這裡的外圍。
不久之後,只見雁門關內一處空地之上,兩軍終歸相遇,黑色的曹軍和黃色的袁軍將士相互對視列陣。
漆黑色的金字曹軍大旗和黃色的袁字大旗,隨風搖擺,發出一聲聲巨烈的,劃破空氣的響聲。
“大人,曹操帶領三十萬大軍,而我們幾經招募與拚湊才二十萬,是不是要等他們來了再,,,,,?”
許攸看著對面氣勢洶洶的曹家將士,不免擔心的道,當然話語裡的‘他們’,是指那些烏桓人。
“哼!許伯,你聰明一世,這時候怎麽有些糊塗了?我可沒說過要和他們在這裡真正的打起來!這裡是什麽地方,如果真發生衝突,恐怕我們連一天都抵抗不了,但是我們可以逃跑引誘他們,現在他們已經出發到了我們後方,他們二十萬人,大部分都是騎兵,和我們一起,拿到還打不過他們?”
袁譚不無得意的回答道,好像烏桓人就一定能打得過曹家將士一樣。
“大人真是聰慧啊!先父在天之靈知道,也會感到欣慰的!”
只聽許攸回道,但是內心對袁譚的自大卻重重的歎了口氣,更是從他口中所確認的與烏桓人合作感到失望。
因為方才這後半句,明明就是對於袁譚的反話,但是他卻絲毫沒有聽出來。
袁紹都知道對付蠻夷,要麽敬而遠之,要麽將他們打的服服帖帖,而且自己國家的事自己解決。
可是這袁譚現在的做法,卻是讓自己這個有著漢人血統、又飽讀詩書的人,內心感覺到十分羞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言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