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初超越記》第七十一章正月15和春考
  三人剛剛坐好,小二上了一壺酒“客官,這是狀元紅,這可是狀元樓的好酒呀,請慢慢用。”說完就下去了。

  “兩位,來,我們先乾一杯怎麽樣,祝我們在這次相見。相見即中有緣。”等都坐好了之後,田豐說道。

  “這,……好吧。幹了。”說完,就喝了下去,田豐是第一次喝大明的酒,酸酸的甜甜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度數就是太低了,也就是十來度的樣子。

  “怎麽樣,田大國師,我大明的酒還能入你的法眼吧。沒有你田大國師府的酒好吧!”周小姐說道。

  “還行吧,各有所長吧!怎麽過年都沒有這麽熱鬧,現在過年的氣氛反而顯得更濃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再過幾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吧。這個可是約會去看花燈的的好時節呀!田公子可想好怎麽過了嗎?”周小姐說道。

  ……………………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談田豐終於知道了,原來現代和古代過年是不同的。和現代人相比古人更在意的是十五,也就是中國的情人節。

  堯舜時,將“年“叫“載“,夏時叫“歲“,周時才開始叫“年“。但當時甚至是後來的春秋戰國之時,戰亂不斷,各國的年節不可能得到統一。秦統一中國,進行了文化上的大一統,但時間太短,也無法做到各國年節的統一。漢代之後,國家得到了初步的統一,再加之社會安定,於是,年節習俗在漢代得到定型。

  傳統的年的最初概念,是與作物生長的周期性和人類生產勞動的周期性相關聯的,莊稼獲得了好收成,人們不免要慶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個節日。據文獻記載,早在堯舜時代,就有慶賀豐收、喜迎歲首的習俗。

  過年的時間確定在正月伊始也是在漢代以後。以前過年的時間是不斷變化的,往往是一朝一代就有一個慶豐收的時間。對不同民族而言,慶祝的時間也就不同,這跟各民族的傳統習慣密切相關。

  春節的習俗在漢代基本定型,現在我們過年的許多習俗,大都可追溯到漢代。如貼門神的習俗,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當然當時的門神不是現在的印刷品,而是用桃木刻成的,沒錢的人家就用兩塊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鬱壘“兩位門神的名字,掛在門上,鬼就不敢來了。古人認為桃木是有神性的,能避邪。除了放門神,還有掛葦索,也就是草繩子。繩子能捆人,自然在人們的理解中也能捆鬼,所以鬼怕繩子。另外就是放爆竹。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裡扔竹子,竹子遇熱爆炸,認為這樣可以驅鬼。在宮廷中還要跳儺舞來驅鬼。這些風俗在很長時間內--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都有保留。除夕也是家人團聚的時刻。在《晉書》中,甚至記載有放犯人回家過年的故事。親人團聚的目的之一就是守歲。實際追其原始目的,也是怕鬼神來騷擾。人們為求平安,不但一夜不睡,還有滿院子點上篝火,避免鬼怪的襲擾。在晉代,隨著醫藥學的發達,引人矚目,世面上還出現過一種躲避鬼怪的丸藥“卻鬼丸“,元旦那天,男左女右,系在胳臂上。總之,歷史上的春節或者說早期的春節主要是驅鬼、祭祖、慶豐收,而現在的春節它的主要功能是娛樂、聯絡人際關系,這是春節演變的一般規律。

  ………………………………

  “田上仙,田公子,你十五打算怎麽過呀,有沒有相約好的朋友呀,難道你們田府就沒有什麽節目嗎?”周小姐說道。

  “也沒有什麽,就是大家怎麽樣,我田府就怎麽樣吧。”田豐說道。

  “我還在告訴你哦,過了十五,在遠處的秀才們就要開始動身來京城趕考了呀,到京城就會熱鬧起來。到時可有很多的人的哦。來咱們再來一杯怎麽樣。”就這樣他們一杯,接一杯的也喝了不少。他們是越說越投入,反而喝了不少,也許是喝多了,還是怎麽的,女扮男裝的周小姐臉是通紅一片。

  “周兄,小環,怎麽樣?要不我們就到這裡了怎麽樣,我們也喝了不少了。”田豐說道。

  “不,不,我還要喝,我……”周小姐說道。一看就知道喝多了。田豐一看也沒辦法。隻好自己扶他倆回去了。

  “小二結帳。”田豐喊道。

  “你好,客官,一共,五兩銀子。”小二說道。

  “給。”田豐說道。

  田豐從談話中知道了周小姐的家,就去扶他們二人,誰知被打段了,聽到周小姐說:“你是誰呀,不知道男女授手不親嗎?你不要碰我。”田豐也沒有在意,什麽男女授手不親的。看來是真的喝多了。

  田豐隻好扶著他們二人問好路向著順天府方向走去。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