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軍收復雁門關的隋軍行軍總管燕榮雖然打心底裡不願放雍虞閭所率突厥西路大軍輕易出關,礙於有楊廣、李徹的軍令在,不敢違命行事,隻得暫且率軍撤出雁門關,為雍虞閭所部人馬讓出了一條撤軍的退路。雍虞閭也正如周搖所料想的那樣,急於率軍安然撤出關外,沒有在雁門關留下兵馬把守,故而,在突厥大軍撤出關外之後,雁門關又重新回到了隋軍手中。
從突厥東西兩路大軍分路包抄,入關以來,直至雍虞閭和染乾分統大軍奉命緊急撤至關外,開皇三年夏秋之季發生的這場隋朝與突厥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隋軍方面,因雁門關被突厥軍隊不宣而戰攻破,戰死於沙場的軍士就多達兩萬人之眾,其後,又在砂城折損了幽州總管李祟,定州和砂城兩座城中被窟合真所部強擄至關外的百姓人數也有近萬人之多,而突厥方面,在此次南征過程中共計折損了三萬多人馬,並且沒有實現開戰前沙缽略定下的作戰意圖——攻佔並州,持平論之,雙方堪堪戰成了個平手。
戰事結束的十幾天后,新任河北道行軍元帥,尚書右仆射虞慶則率領十萬援軍趕到了並州,同時,給包括楊廣本人在內的河北道諸吏員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鑒於突厥自開隋以來,屢屢舉兵來犯邊關,皇帝已決意派大軍出關,主動進擊突厥,滅其囂張氣焰。
楊廣向虞慶則交割罷兵符令箭,又陪著他檢閱過並州當地的府軍,二人回到晉陽宮正殿落座已畢,楊廣對虞慶則表態道:“虞仆射奉父皇詔旨,不日即將親統大軍北征,大軍糧秣供應之事,理當由本王來負責籌集,所幸前些時日突厥兩路大軍南侵,並未掠得多少糧食,保證供應北征大軍充足的糧草應當無虞。不知虞仆射還有什麽事需要本王來幫辦的?”
虞慶則自開隋以來,曾一度因府中失竊一事罷相,後奉命移防西北,成功地阻擋住了突厥五可汗大軍南下而重獲重用,此次率軍北上征討突厥,雖有皇帝詔旨任他為河北道行軍元帥,然對自出鎮北境以來就屢有不俗表現,在朝中聲望日隆的晉王楊廣仍不免心存一分敬畏,生恐重蹈衛王楊爽的覆轍,與楊廣鬧得不歡而散,灰頭土臉地返回長安。因此,聽到楊廣主動承擔起為征北大軍籌集糧晌的重任,也不知出於感念,還是惶恐,忙從座中站起身,十分恭敬地答道:“殿下乃天潢貴胄,出鎮就藩的朝廷親王,肯躬身為大軍籌辦糧晌,令慶則感佩之至。此番慶則奉旨率軍出關進擊突厥,不敢在殿下面前誇口必勝,但將沙缽略逐出白道州還是勉力能夠辦到的,就請殿下在並州靜候佳音吧。”
由於楊廣和虞孝仁是太學時的同窗好友,平素在虞慶則面前多以晚輩自居,此時見他起身答話,忙也站起身,客氣地謙讓道:“虞仆射無需多禮,請坐下說話。本王尚有一件小事相求,還望虞仆射莫要推辭才是。”
“殿下但有吩咐,慶則必定竭力報效。”
楊廣笑著衝虞慶則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方說道:“前些時突厥兩路大軍南侵之際,窟合真臨從定州撤軍前,曾強擄定州數千百姓出關,其中就有曾在本王府中值事多年的花工江陀子,倘若可能,本王想請虞仆射在關外找到江陀子,將他帶回並州。”
虞慶則聽得楊廣托他來辦的事情雖小,卻不易做到,略一沉吟,抱拳答道:“是否請殿下派一名熟識江陀子之人隨慶則一同出征,以便到時辨認真假?”
楊廣聽虞慶則說得也有道理,正想派自己的親近護衛鮮於羅隨大軍出征,話到嘴邊,轉念一想,想起虞孝仁與江陀子也並不陌生,且派他隨其父出關征討突厥,也可趁機對他進行試探,查明是否是他泄露了自己率軍奔襲元尼那山的消息給突厥人的,遂微笑著衝虞慶則說道:“令公子孝仁兄與江陀子就頗為熟稔,不妨就命他隨虞公出征,一來可應虞公之請,到時辨認真假,二來也可守虞公身邊,便於照料起居,你看如何?”
帶上虞孝仁一同出征,這是虞慶則做夢也不敢想的好事,一旦北征獲勝,兒子便可順理成章地立下一份軍功,晉官賞爵,那是板上釘釘的事,虞慶則聞聽此言,急忙二次站起,向楊廣表示感謝。
“我與孝仁情同手足, 區區小事,虞公不必如此致謝。虞公既任河北道行軍元帥,且位居朝廷宰輔,前些時突厥南侵之時,幽州總管李祟為解並州之圍,率軍自東線來援,不幸戰死於砂城,虞公此次率軍北征,幽州總管一職不宜空置,本王欲與虞公聯名保薦行軍總管周搖暫代幽州總管一職,確保東線諸州無虞,不知虞公可願否?”
若是換做高穎、蘇威兩人,縱使是楊廣當面向自己提出要保薦某人擔任某職,也多半會對其人多方了解之後才肯答應下此事,而虞慶則則大為不同,想都沒想,即爽快地答應道:“殿下保薦之人,自是文韜武略過人的俊才,慶則自應向朝廷舉薦。”
兩人相談甚歡,話題不知不覺又轉到了此次北征突厥的上面,楊廣問虞慶則道:“父皇詔命虞公率軍出關進擊突厥,卻隻交給虞公十萬兵馬,加上並州當地的府軍,合計兵力也不過二十萬人,而據我所知,單隻沙缽略麾下就有不下三十萬兵馬,以二十萬對陣三十萬,虞公有克敵製勝的良策嗎?”
話到這兒,虞慶則示意左右退下,待殿中只剩下他和楊廣兩人,才壓低聲音答道:“回稟殿下,慶則此次率領的雖只有十數萬人馬,然從長安臨行前陛下交待得明白,要慶則趁突厥內亂之機,率軍收復白道州,盡可能地削弱沙缽略一家的兵力。因此,看似我軍只有不到二十萬兵馬,但沙缽略須同時面對的則是來自西、南兩路的同時進攻,如算上阿波和達頭兩可汗麾下的二十萬大軍在內,則此次沙缽略要面對的就是近四十萬大軍,而非十數萬我大隋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