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高度認同了裴蘊的分析,遂於當日即命人前往江陵,嚴命江陵總管崔弘度務須首先查明劫走十萬貫贖金的布局、主使人是否就是“雁巢”大護法蕭如水本人。
待到次日,張衡奉命過江來到了廣陵,楊廣便在廣陵總管府議事廳召集張衡、裴蘊、諸葛穎等人會商在江南各地推行均田製一事。
這兩天由於諸事龐雜,使得楊廣靜不下心來仔細考慮諸葛穎關於在江南推行均田製的建言,正好趁此機會首先將諸葛穎的建言向張衡等人做了介紹,希望聽聽他們的意見。
“從河北、中原等地征調大批官吏到江南各地任職,負責督促推行均田製,此事恐怕過於冒險了吧。”裴蘊在南陳居官多年,對江南各地的情況頗為熟諳,聽罷楊廣的介紹,首先搖搖頭,質疑諸葛穎的建言道,“王爺奉旨撫綏江南以來,已歷一年有余,孜孜致力者,實為尊祟江南儒士、禮敬江南賢達以收人心一事,如今初見成效,於此事驟然從河北、中原征調大批官吏到江南任職,會不會引來江南現任官吏以及士人的普遍猜疑,甚至是抵觸,反而不利於均田製的推行、落實呢。”
裴蘊的話正說中了楊廣的心思,兩天前與諸葛穎同船共渡時,他之所以在聽了諸葛穎的建言沒有當場表態,正是由於對諸葛穎使用摻少子的辦法征調大批官吏到江南任職感到心裡沒底,不知會不會招致江南各地現任官吏的反對。
諸葛穎對此作出的反應只是淡淡一笑,拱手衝裴蘊說道:“直接從河北、中原甚至是關中等地征調大批在任官吏來江南任職,一則極易招致江南現任官員的抵觸,不利於均田製在江南各地的推行,二則需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從各地層層遴選出合適的人選,也不太現實。所以,草民也以為,不宜采用直接從河北等地征調大批在任官員在江南任職的辦法解決具體督促實施均田製的官吏問題,而是建言王爺向朝廷上章,通過舉行科舉考試的辦法從各地選拔出一批年輕有為的候任官吏,派他們到江南各地督促實施均田製,這樣一來既可大大減少江南現任官員的抵觸、猜疑情緒,又可利用這批新官吏初登仕途,建功心切來更好地推行均田製。”
裴蘊立即反駁諸葛穎道:“諸葛先生向王爺建言的這一辦法好則好矣,但也需事先奏請聖上詔準,擇期舉行科舉,再加上之前的各州各郡推選出參加科學的人選,之後的評卷錄用、詮敘發遣等環節,待這批新選拔的官吏到江南各地任職,至少也得是半年之後的事了吧。如今朝廷詔旨已下,豈能等到半年之後再在江南推行均田製?”
“凡事皆可從權,下官倒以為諸葛先生向王爺建言的這一辦法可以變通而行。”一直保持沉默的張衡此時忽然開口說道,“開皇十年聖上下詔,在全國舉行科舉製,並在當年通過科舉考試的辦法選拔錄用了幾十名官吏,然細究現今朝廷推行的科舉製,實則仍是九品中正製的延續,一名士子若要參加全國的科舉考試,仍需先得到州郡長官的推薦,受到各地推薦名額的限制,既然如此,何不由王爺上章朝廷,省去科舉考試這一環節,直接由河北、中原、關中等地的州郡長官像科舉製那樣推薦出本地品行方正、才識過人的士子,直接委以江南各地的均田監使之職,負責督促實施均田製呢?”
“建平說的這個辦法好。”楊廣受到張衡的啟發,眼前一亮,轉向諸葛穎道,“三國時魏國采納鄧艾建言,為推行屯田製在各地特設了屯田監使一官,如今為在江南推行均田製,為何不能單設均田監使一職呢?任用各州郡推薦的士子來江南充任均田監使,既能保證這批士子盡心竭力為朝廷效命,又可避免江南各地現任官員對他們的抵觸情緒,確不失為良策。”
張衡的建言雖然得到了楊廣的首肯,他本人卻仍心存顧慮,思忖著說道:“即便如此,也很難保證這批士子到江南各地任職後不受到現任官吏的猜疑、掣肘,從而影響到朝廷推行均田製的大計,王爺只怕尚需設法對江南官吏、士子稍作安撫方可。”
楊廣聽張衡點到即止, 本想請他具體說明如何對江南官吏、士子進行安撫,然而與張衡四目相接,卻見他衝自己眨了眨眼睛,便已明白他有話要單獨向自己稟報,遂轉變話題,與裴蘊、諸葛穎討論起推行均田製的其它事項來了。
“還有件事需提請王爺留意,草民所以建言通過科舉選拔官吏來江南督促實施均田製,概因草民深知,單止清除與官匪勾連,向百姓強征租稅的蠹蟲就決非一件易事,不經過三五個月的徹底清查,很難將他們一一掃除乾淨。”諸葛穎將楊廣和張衡二人的神態舉止盡瞧在眼中,卻故作視若無睹,拱手提醒楊廣道。
“衝之,關於清除蠹蟲一事,本王於返回牛耳村的當日不是吩咐你在做了嗎,可有結果了?”楊廣轉向裴蘊問道。
裴蘊這幾天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根據諸葛項的供述,清查張仲堅及其同黨這件事上了,聽楊廣問及他清除蠹蟲一事的進展情況,不禁一時語塞,答不上話來。
楊廣見裴蘊如此,已知端的,遂說道:“衝之既要主持清查‘雁巢’殘部,又要兼顧為推行均田製清除障礙,恐怕力有不逮。自今日起,落實朝廷詔命,推行均田製一事便由建平掌總負責,暫且委屈諸葛先生以晉王府記室的名份協助建平,幾位若無異議,衝之和諸葛先生先請退下,我和建平還有話說。”
待裴蘊、諸葛穎二人領命離開議事廳,楊廣方衝張衡問道:“你既讚同諸葛穎所說,從河北、中原等地選拔大批士子來江南充任均田監使,且說說吧,有何良策安撫江南官吏、士子,使他們不至對推行均田製進行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