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鐵血鑄新明》第98節 帝王心術
  第一卷風起於飄萍之末

  軍中錦衣衛暗探把天雄軍發生的所有事情層層上報,至辰時,崇禎已拿到駱養性給他的奏疏,細細觀之。

  “男兒路,隻一步,生死榮華莫回顧!

  男兒血,真如鐵,刀山火海亦不悔!

  文采斐然,寫得甚是熱血,無愧臨浦案首之名。

  王伴當,你去安排,早朝後抽點時間見一面。”

  秦浩明的表現引起崇禎的興趣,淡淡朝旁邊的王承恩吩咐。

  崇禎原本並未打算見秦浩明,雖然對他有印象,有好感。可區區一個四品的武將,他還沒放在心上,有待細細觀察。

  大明武將升官容易,品軼普遍高過文官。可在崇文抑武的環境下,並沒有沒有什麽用處。

  見到比自己級別低的文官依舊要恭恭敬敬,若是級別相距較大,還要下跪行禮。

  宮中小黃門來得很及時,天雄軍將士正在整裝待發,奔赴趙縣。

  昨晚天雄軍將士醉酒人數眾多,又沒有任務,倒是借機修整了一番。

  聽到崇禎要見自己,秦浩明有點受寵若驚,立馬把拋下手中事務,隨小黃門進宮。

  乾清宮冬暖閣當中,花梨木雕製的寬大太師椅中,墊著厚厚的織錦軟墊,右手放著平矮的桌案,擺放著一些精致的宮內糕點。

  崇禎勤奮,經常在早朝後還召內閣大臣詢政,且時間甚久。

  內閣重臣中多有年歲已長之人,耐不得寒冷饑餓,崇禎皇帝便體貼的配備軟墊糕點以供使用。

  秦浩明年紀輕輕,自然無需如此。就是坐著有點不舒服,概因隻坐了小半個屁股的緣故。

  崇禎皇帝暫時還沒有功夫理會他,正埋頭在禦案上批示奏疏。

  雖說坐得別扭,可秦浩明挺胸昂首,不敢有絲毫異動。

  今天能見崇禎是一個意外之喜,看來是昨天的表現引起他的注意,也不枉自己絞盡腦汁作秀一場。

  只是應該求得什麽樣的支持,又應該如何應對,才對目前的局勢有好處呢?

  原本自己認為任務已經結束,剩下的就只能交給盧象升。

  所以,對見崇禎,他思想考慮不充分,也根本沒料到有這樣的機會。

  “秦愛卿膽子不小哇,膽敢私下妄議朝廷官員。

  居然說禦史吃什麽,侍郎、尚書皆有言及不雅,朕的肱骨被你一網打進,簡直是有辱斯文!”

  秦浩明正專心一意想著如何“對付”崇禎之際,耳邊卻傳來了威嚴的聲音。

  “微臣惶恐,此皆戲言,當不得真?”

  秦浩明趕緊雙手作揖從太師椅上站起來,順便活動有些發麻的雙腿。

  同時心裡暗自一稟,這個笑話自己隻對李永茂說過。

  當時只有自己和他的兩個親兵在場,如不是他的親兵中有錦衣衛的暗探,那便是李永茂自己講給崇禎聽。

  不過眼角看見崇禎臉上並無怒色,知道跟之前的靜坐一樣,是在敲打自己,估計這也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

  “以後要多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畢竟現在也是朝廷大臣,比不得在野之時。

  若是被言官抓住把柄,朕也愛莫能助!

  不過你這個笑言倒是編排的挺形象,無愧臨浦才子之名。”

  崇禎消瘦白皙的臉上抹過一絲笑容,顯然也是為秦浩明創作的笑話感到好笑。

  再想到昨晚他慷慨激昂的言語,不禁蔚然而歎!

  還是年輕人有激情有熱血,

不像朝堂諸位臣子,隻知朋黨,罔顧國事!  “多謝陛下恕罪,微臣當銘記於心,以謝陛下拳拳愛護!”

  秦浩明行禮的同時,心裡在揣測著崇禎的意思。

  短短幾句話,透露出來的意思卻很多。

  首先,表明昨天的所有舉動他已經知曉,告誡自己。

  其次,表明他看重自己,這就是先敲打後拉攏,還是帝王心術。

  最後,話裡也無意中透露他對禦史言官反感,或者說有些無奈。

  禦史有風聞奏事的特權,即無需任何證據便可彈劾朝中大臣,而被彈劾的大臣一般都需回家,閉門思過。

  原本是由唐宋的禦史台發展而來,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

  與刑部、大理寺並稱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會審,亦稱“三司會審”。

  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改前代所設禦史台為都察院。

  設都禦史,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是天子耳目風紀的部門。

  所有大臣奸邪、小人結黨、作威作福膽敢亂政者,便彈劾他。

  制度是好的,是皇權用來製衡相權製衡文武百官的工具。可惜到了明末已經淪為文官集團黨爭的工具。

  即使是崇禎在很多時候也無奈,畢竟他雖是天子,但要推行一個政策也無法親力親為,必須通過自己信任的大臣。

  而這些大臣遭到敵對派禦史言官的彈劾,也隻得停止工作,回府閉門思過,無心事務,讓崇禎既恨且惱。

  譬如最近和建奴的議和舉措,便是讓禦史言官所攪合,以至於崇禎大罵“黃口小兒誤國”。

  “簡單說說此次趙縣大捷的經過,畢竟塘報內容有限,沒有你這個親歷者敘述來得詳實。”

  崇禎一撩龍袍,坐到上首特製的禦椅。其椅比其它座椅高約一尺,居高臨下,彰顯皇家威嚴。

  秦浩明微微鞠躬作輯,在崇禎的示意向坐回太師椅,仰著頭向崇禎匯報趙縣大捷的詳細情況。

  但其間並未提及自己分毫,只是著重說明盧象升如何在艱難的情況下,運籌帷幄,急皇上所急,想皇上所想,率領天雄軍將士浴血廝殺以報皇上知遇之恩!

  “九年了,盧愛卿還是熱血依舊,身為總督還上陣殺敵,說起來朕多有不是,辜負與他。”

  聽完秦浩明講完關於此次跌宕起伏的戰鬥過程,崇禎臉色沉重,幽幽的歎了口氣說道。

  他們君臣相宜始於崇禎二年,敵酋皇太極首次破關南下,兵臨北京。

  當時大明防線崩潰,各路援軍畏縮不前,十九歲的青年皇帝,第一次體會到心寒齒冷的痛苦。

  不到30歲的大名知府盧象升,在當地招募了一萬多民團,千裡迢迢奔赴京城勤王。

  面對凶悍的滿洲韃虜八旗,這群從未見過刀兵的民兵,在當時還是白面書生的年輕知府盧象升帶領下,非但毫無懼色,反而群情激昂,多次積極請戰,要和韃虜拚命護衛崇禎周全。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崇禎記住盧象升的聰明睿智,帶兵有方,更重要的還是熱血與忠誠!

  之後就是盧象升大小百余戰,先後擊敗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等部,成為大明朝的擎天柱石。

  現在更是一戰殲滅萬余韃虜,可謂驚天大功!

  想到之前自己多有偏頗楊嗣昌,讓他堂堂的“兵馬大元帥”領兵一萬,崇禎有些黯然。

  “難道議和真的是錯誤的決定嗎?”崇禎喃喃自語。

  秦浩明有點同情的看著崇禎皇帝,這個想力挽狂瀾的年輕人,跟個鬥士一樣,背負大明整整十七年,永不放棄!

  奈何無力回天,可依舊無悔初心。

  時也?命也?

  “皇上,並不是說議和就是錯誤的決定。”

  秦浩明想了想,最終還是緩緩開口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